笑颜开。
只要你夸我家旭宝,那我就不跟你计较那么多啦。
她洗洗手,拿起一个糖油饼撕下一块,随即送进嘴里,觉得确实又喧软又香酥。
这糖油饼炸得确实可以。
旭宝好样的!
厨房里。
林旭尝了一块糖油饼之后,打开高压锅,将里面的肥肠捞了出来。
虽然名字叫炒肝儿,但这道京城的国民美食主料却是肥肠,至于猪肝,只占肥肠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之所以有这样的搭配,是因为过去猪肠是没人要的东西,价格低廉,而猪肝的价格却比较高,所以就把起点缀作用的猪肝当成了名字。
这种命名方式跟京城人的习惯有关,总想把最好的亮出来。
就比如京城的另一道美食——熏黄鱼儿,其实是猪头肉,因为做的时候每一锅里面会放一条比较名贵的小黄花鱼,所以才有了这么个称呼。
肥肠刚捞出来时比较烫,而且过于软烂,所以要先晾一会儿再切。
趁着这个功夫,林旭把油饼全炸了出来。
接着正式开始制作炒肝儿。
炒肝儿需要的配料并不复杂,主要有干黄酱、生抽、老抽、大蒜、口蘑汤、肥肠、猪肝、绿豆淀粉等配料。
口蘑汤沈老太太已经准备好了,有小半盆。
这是京城人做饭离不开的一种调味品,不管荤菜还是素菜,做的时候来上两勺,香味就会大不一样。
把干黄酱挤到碗里,加入一些黄酒,搅拌澥开。
用黄酒来澥干黄酱,能让酱的香味更浓。
澥开放在一边备用,把刚刚炸油饼的热油倒进油罐里,锅底稍稍留一点底油。
用漏勺从高压锅里捞几颗煮过肥肠的八角,等锅里的油烧热,把八角扔进去,炸出香味儿。
之所以用煮过的八角,而不是新鲜八角,是因为煮过的八角香味更柔和,没有新鲜八角那种浓烈的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