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爷爷当即拍板:“开流水席,我出钱!”
哪能让他一个出钱,沈鱼他爸,还有叔伯们,甚至沈鱼他叔爷爷,都表示这是整个沈家的大事,都愿意出钱出力。01bz.cc
比价可惜的是,沈鱼在兴城有事回不来,但流水席肯定是要办的,回不回得来都要办。
沈家筹备起流水席庆祝家里出了个大学生,沈鱼这边的升学宴也要开始准备了。
他给老家打过电话,问长辈们要不要来,他的升学宴,如果有长辈在更好,当然,不来也行。
不是不想让家过来,天气太热了,来回转车太折腾
,他年轻气壮跑一趟,回来瘫了一天不想动,爷
年纪都大了,受不住折腾。
沈爷爷沈都要来,不怕折腾,这可是他们宝贝孙儿的升学宴,猫儿开
了,走路也要走来。
老两可高兴了,村里开了一天流水席,十里八村都晓得沈家出了个大学生,把
羡慕坏了。
流水席开完,两老立刻动身来兴城,参加沈鱼的升学宴。
老年纪大了,只他们两个上路,沈鱼都不放心,但这次来可不是去打架的,要不了那么多
。
实际上是嫌路费贵,老家舍不得钱!
沈鱼给也不行,他猫儿的钱也是钱,不能白白费。
于是最后一起来兴城的,是沈爷爷沈、沈鱼他爸,他继母,还有三个小孩董三林、虎妞、和桃丫。
其实也不少,爷
肯定是要来的,沈鱼他爸也得来,毕竟是沈鱼亲爹,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他。
上次回去接触之后,沈鱼觉得继母不坏,以后跟他爸过下半辈子,他就算看在他爸面子上,也得给她几分尊重。
所以这次就主动跟他提出,可以把张桂芝带上,当然,找了个借
说照顾
。
沈心领会,孙儿愿意跟后妈好好相处,她可不会做那种坏婆子挑拨感
,家和万事兴,张桂芝好好的不作妖,她也乐得看她和猫儿关系融洽。
继母都来了,家里就剩董三林一个孩子,沈鱼脆让他们把三林子也带上。
虎妞闹着要一起,沈鱼这个偏心眼,想到上次他从家里走的时候,小丫抱着他的腿,被她妈拎回去揍
,一边哇哇大哭还要喊他,就心软了,帮她说好话,让
同意带虎妞一起。
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一共就两个堂妹,虎妞来了,脆把桃丫也捎上。
虎妞好歹去年还来过一回,桃丫一次都没来过,走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
而且这姑娘子有点儿软,沈鱼有心想让桃丫出来开开眼界,看看大城市,最起码心里有个念
,以后好好念书,有机会来大城市里生活。
一家子高高兴兴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虎妞亲哥沈壮从他外婆那回来了,转着圈的缠磨,想跟他们一起。
他没见着沈鱼这个传说中的堂哥,但收到了他送的作业本和铅笔,妹妹还有一只自动铅笔,可把沈壮羡慕坏了。
不光沈壮,家里小孩都想跟着,老太太才不松,虎妞这么大的孩子能买半票,一张车票也得好几块钱,再多带几个,心疼死她了。
而且带去了就是吃她猫儿的喝她猫儿的,这咋行。
收拾好东西,沈家一行高高兴兴上了车,踏上去往兴城的旅途。
肖家,梁凤霞左思右想,茶饭不思,魂不守舍好几天,终于下定决心。
她找了个借请了个假,坐上去往隔壁市的班车。
第156章
沈鱼没见过梁凤霞娘家那边的亲戚,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一个都没见过。
梁凤霞不是石里面的蹦出来的,当然有自己父母家庭,只不过因为一些事闹得很僵,已经不来往了。
原身很小的时候,听梁凤霞抱怨过,怨恨父母送她下乡,只能被迫嫁给沈安民这种没用的农村男。
后来梁凤霞跟沈安民离婚回城,接走沈鱼的时候,她已经跟肖建设结婚了,沈鱼直接被带到兴城肖家,也没跟梁凤霞娘家碰过面。
这么些年,肖家耀都快十岁了,梁凤霞一次都没回过娘家,时间久了,沈鱼都忘记了这回事。
现在梁凤霞在肖家失势,肖建设对她非打即骂,肖家小辈不尊重她,也有她没有娘家撑腰的原因。
她没有勇气跟肖建设离婚,自己立不起来,离开肖家又无处可去,肖家可不就把她当软柿子捏,随便欺负。
单听梁凤霞的抱怨,好似是她娘家对不起她,所以关系才僵成现在这样。
当初她在乡下的时候,时不时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也验证了一部分她说的话,父母对她确有亏欠。
但梁凤霞这种,只想让别
吃亏,别
让她吃了亏,她一定会牢牢记在心里,迟早要找补回来,除非是像沈鱼那样,惹不起打不过,碰一下自己要倒霉。
然而沈鱼高考考了个状元,还被京大录取这事,对她刺激太大了。
梁凤霞辗转反侧,肠子都快毁青了,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挽回一些。
经过这么多事,她好歹学聪明了一点儿,知道不能跟沈鱼来硬的,关键是来硬的她也不敢,怕沈鱼又喊沈家来打她。
可她现在跟沈鱼关系这么差,就算她求到沈鱼面前跟他说好话,沈鱼也不见得会搭理她。
梁凤霞左思右想,想了个迂回办法,她麻溜请了个假,硬着皮回去阔别十来年的娘家。
梁凤霞的娘家在隔壁文州市,文州是离兴城最近的城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兴城形状比较怪,边缘有一块凹下去的,恰好把文州市包裹了大半在里。
所以两个城市联系较为紧密,但相对于省会城市兴城来说,文州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
梁凤霞原本的家庭也是工家庭,粱父曾经是文州市木材厂的工
,梁母则是文州市棉纺织厂工
,双职工家庭,家境尚算不错。
梁家有两子两,梁凤霞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她排老三。
这样多子家庭,不上不下的排行,很多时候都会被父母忽视,上不如兄姐受重视,下不如幼弟受宠
。
但梁家不是这种况,梁凤霞比大姐梁红霞小七岁,比大哥梁平小五岁,差的岁数多,她出生的时候,兄姐都已经懂事,不用父母太过烦心,能腾出更多的心思放在刚出生的闺
身上。
而且梁凤霞从小就长得白漂亮,谁见了都夸,听得多了,当父母的难免得意,对这个
儿也更看重几分。
哪怕翻年梁母生下幼子梁安,也没有对这个儿疏忽多少,小闺
小儿子俱都疼
。
但梁安是早产儿,梁母生他的时候难产,梁安生来体弱,担心他立不住,粱父梁母难免分了更多心在小儿子身上。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尽量给梁安拿来补身体,一两
的,这分别就出来了。
梁红霞和梁平年纪大一些,也比较懂事,知道父母是担心小弟弟活不下来,哪怕嘴馋,也强忍着。
可梁凤霞和梁安只差一岁,从小只见弟弟吃好的,到她能尝尝味儿就不错了,这心里的不满和怨言,就慢慢积累下来了,和幼弟关系很差,怎么都处不来。
如果仅仅是这样,只是讨厌幼弟,怨怪父母偏心,也不至于弄得现在这般,跟娘家几乎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