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也太臭不要脸了吧?
魏羡环顾四周,缓缓道:“主有无不惹眼的衣衫?我换一身,今夜去外边逛
逛
,领略一下浩然天下的大好山河,主
何时动身赶路了,我自会出现。”
陈平安拿出一套崭新衣物给他,魏羡脱了龙袍换上,单手撑在窗台上一跃而出,跳上墙,消失在夜色中。
裴钱问道:“大晚上的,看啥大好山河?”
陈平安无奈道:“这我哪里知道家是怎么想的。”
一夜无事。
裴钱回到自己屋子,看到桌上那坨屎,气得咬牙切齿。
第二天启程,魏羡果然出现在客栈外。在那之后,魏羡就不再说话了。
魏羡身高还不及陈平安,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开国皇帝,而且还是那代的天下第一大宗师,武力卓绝,被后世誉为沙场陷阵万敌。
久而久之,裴钱就习惯了魏羡的存在,因为当他不存在就可以了。
在冬末时分,三临近一座边陲小镇,再往北,就是桐叶洲势力较大的大泉王朝了,而小道童所说的那座仙家渡
,就在大泉王朝的最北端。
行走在边境,看到小镇之前,裴钱哀求陈平安:“再给我一张符箓吧,就是会发出金光的那张,咻一下就挡住了那青色大水牛。”
陈平安只是在思着事
。
裴钱不愿罢休:“又不是要你送我,我只是贴脑门上,就能走得快了。求你了,咱们不是在赶路吗,你就不想我走得快一些,早点回到那个什么大骊龙泉?”
啪一声,符箓果真贴上了裴钱的额,还是歪斜贴着,恰好不挡她的视线。
裴钱立即笑开了花,果真快步如飞。自己脑门上贴着一座南苑国京城的大宅子呢,怎么会感觉累?贴着它走路,就好像在自家大宅子散步哩。
跟在两身后的魏羡看了眼裴钱,大概心
与那只白猫差不多,觉得这个丫
片子脑子有毛病。
陈平安腰间悬佩长剑痴心和狭刀停雪,摘下养剑葫喝了酒。身后魏羡从一开始的步履略显沉重到现在的轻松自如,裴钱看不出蛛丝马迹,陈平安则心知肚明。
当三走上一座山坡,发现不远处尘土飞扬,有百余骑且战且退,地上已经有数十具尸体,像是在拼死护着一个老
。
陈平安眼中,看得更多的是追杀那些骑军的两名练气士,其中一是剑修。而在魏羡看来,更多注意的还是那支骑军,眼中有些激赏色,自言自语道:“百战之兵,下马为锐士,上马则铁骑,应该就是大泉王朝的姚家边军了。”
裴钱如今可不怕这个矮小汉子了,纳闷道:“你咋知道这些的,平里你四处逛
,就为了打听这些?”
魏羡置若罔闻,眼炙热。
南苑国曾经以铁骑甲天下著称于世,硬生生打得原骑军退回塞外,差点向南苑国纳贡称臣,此全为魏羡一
之功。
陈平安突然转,沉声问道:“姚家边军?确定?”
魏羡板着脸,连说话的意思都没有,费他
水。
山坡一震,陈平安轰然而起,从天而降,刚好将逃亡铁骑和两名练气士双方拦腰截断。他曾经答应过齐先生,或者说答应过那片唯一愿意飘落到他手上的槐叶,所以他今天遇姚而停。
双方对峙,只是姚家铁骑换成了从天而降的陈平安。
剑修轻声说了“不急”二字,那名扈从便耐着子,脚尖蹍着泥地,百无聊赖。
那名中年剑修身穿素白麻衣,一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使得他没有沾染半点血迹。他容貌俊逸,只是眼眸狭长,嘴唇单薄,使得整个的气质略显刻薄。他并无佩剑,一把本命飞剑与剑客佩剑等长,出窍杀敌之时如有火龙盘踞,那支姚家铁骑的刀枪与之触碰,根本挡不住,好似被刀切豆腐。他身旁站着的扈从是一名身材魁梧的纯粹武夫,身披
承露甲,也就是山上俗称的“甘露甲”。
陈平安对这类兵家甲丸并不陌生,曾经就从那个古榆国国师身上剥落下一件,后来在倒悬山又购置了一件品秩极高的碎甘露甲,后被陆抬修缮如新,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穿戴,毕竟他身上的金醴法袍更加珍稀。
两配合娴熟,剑修驾驭本命飞剑杀敌,武夫护在剑修身侧,防止姚家铁骑的漏网之鱼近身搏杀剑修,以及帮剑修遮挡那些手弩或是马弓的箭矢。好几次箭矢攒
而来,角度刁钻,这名纯粹武夫
脆就以身躯遮挡那几支箭矢的路线,最后不过是在雪白甘露甲表面溅起一点火花而已,这点甲丸储藏的灵气损耗恐怕都不用花费一枚雪花钱,而对方往往要付出一条鲜活
命的代价。
山泽野修最喜欢富贵险中求,一遇上机缘就敢铤而走险,那些突然被寻见、发掘出来的上古真茅庐、仙家府邸、
天福地
碎后的大小秘境,必然有野修蜂拥而去,为了争抢一件灵器法宝,打得脑浆四溅,图什么?还不是为了获得这种碾压他
的快感,要么倚仗兵利器杀
,要么凭借护身法宝刀枪不
、术法不侵,让对手心生绝望。
剑修在战场上闲庭信步,一把飞剑,方圆百丈内,剑光如虹。
武夫如影随形,严密护住其四面八方。
中年剑修如其剑,
脆利落,不做丝毫多余举动。可那魁梧武夫就不同了,本身
戾,又不能放开手脚追杀铁骑,厮杀得不够酣畅淋漓,所以每次剑修重创了姚家
骑,使其跌落马背,只要在两
行进路线上,那武夫就一脚踩烂其
颅或是踩凹其胸膛,模糊血
和
碎甲胄搅在一起,惨不忍睹。
而此时天上掉下个,中年剑修停下脚步,以一洲雅言笑问道:“是大泉刘氏的新供奉?”
桐叶洲,山水多阻绝,按照那本仙书记载,相较于东宝瓶洲,更加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所以各国上层士,尤其是礼部衙门官员,往往
通桐叶洲雅言。
那魁梧武夫没好气道:“先生废这话做什么,直接宰了便是,不过是个七境以下的武夫,这般年轻的武学天才,杀起来更痛快。”
剑修笑道:“凭空多了一条大鱼,不正合我意吗?”
虽然他停下脚步与陈平安谈,可是他的那把飞剑悬停在姚家铁骑逃亡方向的最前边。这场追杀,除了先前两
合力偷袭,惊险斩杀掉姚家铁骑的那名随军修士,此后剑修一直就是驾驭飞剑,先杀最外围的姚家铁骑,率先突围之
先死,这就是他的游戏规则。
一个老披挂甲胄,与四周骑卒并无两样,应该都是大泉王朝的边军制式轻甲。他捂住腹部,指缝间皆是鲜血。虽然处境凄凉,可老
始终色自若,并无半点颓丧怯懦,哪怕麾下
锐护着他,死伤惨重,大好儿郎没有凯旋,甚至没有轰轰烈烈战死边关,而是死于这种肮脏的庙堂党争中。
老眼眸
处有愧疚和哀伤,但是没有半点流露在脸上。戎马生涯数十载,见惯了生生死死,加上为将者慈不掌兵,这位权倾南方边境的老将军镇定异常。
剩下的百余姚家铁骑死死护住老,并没有因为刺客的强大便心生怯意。
姚氏治军,法度森严。例如姚氏子弟,无论嫡庶,年少时就已弓马熟谙,十五岁之后都要投军伍,一律从底层斥候做起,姚氏男子死于边关战事者不计其数,以至于姚氏寡
的说法传遍数国。
陈平安没有转身望向那支骑军,而是问了老将军一个怪问题:“将军姓姚?祖上与东宝瓶洲北边大骊王朝的姚氏可有关系?”
老将军皱紧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