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的逻辑。“对上负责”、“逐级负责”。已经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一种实际上的“提法”,很难再付诸实施。
罢官事件来得突然,作为卫生部长的张文康在免职的前几天接受凤凰台的阮次山的采访中,他还成竹在胸,在说“不用戴罩”的誓言。我们真应该庆幸,我们碰上了一个全新的班子,碰上了
民如子的“青天”,“朱青天”之后,又有一代青天为民办事,为民作主!
但回过来想想,如果再靠我们的“青天”而不是靠一个制度的保障,难道就能保证我们将来十年、二十年永远出的是青天大老爷?而不是几十年前的那场灾难一样,来一个“三面红旗万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的问题。
由于非典,当年仅泰山旅游区,游客下降60%!保守估计,非典将把中国经济增长至少拉低一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中国将至少损失一千个亿!
张文康曾说,他是13亿的卫生部长,而非500万医务工作者的卫生部长。而今
,他为一己之私,竟置13亿
安危于不顾!
非典,三分天灾,七分祸,而张文康毋庸置疑就是罪魁祸首!他做为堂堂中华的卫生部长,主管全国的卫生防疫工作,却因个
或小集体的利益,而枉顾全国上下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从这一点上讲,他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尽管现在的他未能受到应有的处罚,但他这段不光彩的经历,必将被历史记录在档,遗臭万年。
当然,现在因为有了陈锋的介,张部长看来是没有机会再正大光明的召开记者会,向世界郑重宣布:“在中国工作、生活、旅游都是安全的!”
当天早上在和陈锋谈完话后,王兆祥就马上出发前往国务院办公,安排得力下属对广东那边的“非典型肺炎”展开调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的吓了一跳,疫的蔓延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候了,他当即将自己掌握的
况,向总书记进行了汇报。
陈锋在和爷爷谈完话后,对非典一事自然非常的关心。
一整天的时间都呆在房间里,没什么心思上网打电话,也暂时谢绝了陈可盈一家今天的宴请,改为明天,专等自己
爷爷那边的消息。
到了晚上,陈锋等得心焦,终于忍不住向爷爷王兆祥打去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陈锋就开门见山的问道;“爷爷,广东那边有结果了吗?况怎么样?”…,
王兆祥沉吟了一会儿,才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嗯,结果出来了,况很不好。真的被你不幸言中了,小锋,这个消息你真的是在网上看到的?”
面对王兆祥的询问,陈锋心里打了个激灵,连忙肯定道:“是的,是我几天前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而且,前段时间我也刚好在网上看到广东有关这个非典型肺炎的报道,我觉得无风不起
,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我说了,我的直觉一向很灵的,这次果然又被验证了。”说到这,陈锋马上转移话题,“对了,爷爷,我上次看到报道说,广东方面即将成立了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该小组的组长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认为他应该能较好的找出防治非典的方法。”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很多都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面对肆虐的“非典”,钟南山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在最短的时间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创下广东省sars的死亡率全世界最低的最好成绩,钟南山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誉。
面对来势凶猛的“非典”,钟南山勇敢地站出来,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送到他们医院。钟南山对同事们说:这是需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他身先事卒,
隔离病区,亲自检查每一位病
,并制定出治疗方案,2003年的整个春节钟南山都是在会诊和指导救治的忙碌中度过的。
为了摸清“非典”的规律,钟南山率领着研究团队夜攻关,他曾连续38个小时没合眼,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摸索出“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救治办法,使广东1511名确诊的sars病
中,死亡率控制在3.8%,而这个数字创下世界范围内的最好成绩。
南方网的通讯称:这是一座在“非典”激流中,岿然屹立的南山!
2003年的四、五月间,钟南山多次赶赴北京,用他的勇气和智慧帮助更多的抗击“非典”。并借用电视视讯的方式把他的经验传到了海峡的对面。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这样评价说“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民众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9%的受访者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钟南山并非一夜成名。1979年,他作为中国首批派往国外的学者到英国丁堡大学及伦敦大学呼吸科进修,他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得出的科研成果曾经在全英医学会上引起轰动;1985年他就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先后获得了2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70多篇论文。他在呼吸疾病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奠定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
钟院士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广东地区“非典”危重病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
的治疗时间。
作为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和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病的最前线。呼研所,成为广东病
最危重病
的庇佑所。…,
作为全省医疗救治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不顾年事已高,冒着被感染危险,悉心指导救治病,成为救治业务的主心骨。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开展合作,努力寻找病原,其科学家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成为学界楷模。
作为一个受敬仰的老先进典型,钟南山在南粤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又一次成为广东
的骄傲。
一份难得的战绩报告:截至4月19,广医一院呼研所共收治101名“非典”患者,已有87
康复出院。其中54
是需要
管的最危重病
,抢救成功率为87%(只有7
因转送太晚,或合并有其他重病而死亡)。
呼研所集中收治危重病,不仅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而且大大减轻了兄弟医院的压力。钟南山,成为同行们的“靠山”。
广医一院收治“非典”病始于去年12月22
,患者是由河源送来的。钟南山听说5天过去了,还找不到病因,就亲自会诊。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特殊病例。在暂时不能确定病因的
况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取无创通气等疗法缓解患者的病
。接着,河源又传来惊
消息:曾经抢救过该病
的几位医务
员也感染了同一种病!钟南山觉得问题严重。12月31
,他指示迅速向防疫部门报告。
1月2,省卫生厅决定请钟南山派专家率队到河源调查会诊。专家组立刻成行。
接着中山又报告类似病例。呼研所又派出专家,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其他单位的专家一起赶赴中山。1月21,国家cdc的专家飞抵广州,当晚赶到中山。钟南山也于当天下午赶去调查指导。《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调查报告》连夜完成。23
,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