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翰井大营,仁多保忠离开了嵬名的大帐。
这是他们第十次密会。
这两老朽对自己毫不怀疑,看起来,计划一切顺利。
但是,宋江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辽国那边进展如何,按计划是
早应该发动了。也不知道辽国现在反应如何,不知道向宋朝宣战了没有。自己时
间上需要把握好,但是在宋朝的探子多没有报传,实在不好掌握。
这两个老家伙,自以为能够凭借军力压服梁太后。却忘记了两厢各监军司只
会听从来自兴庆府的命令,你嵬名阿埋已经不是六路都统军了,你现在能够指挥
的只有保泰军柔狼山的那几万。
不过这正好方便自己左右逢源。
此二带兵打仗确实不俗,但是若要论
谋诡计和自己比还差得远呢。仁多
保忠信马由缰,向锉子山方向走去。走着走着,没有来突然打了个冷战,想起了
唐云。
那个汉蛮子,大概是自己平生仅见的谋家,和自己是同一类
。
当自己第一次见到他时,就能感觉到那种同类的威胁。就像是食猎食者发
觉同类闯自己领地一样的那种威胁,自己和他注定了一山不容二虎。
他从来没小看过那个汉蛮子,就像他从来都不轻视自己。后来果然自己的直
觉是正确的,这小子结梁太后,行事不择手段且杀伐果决,竟然执掌一品堂成
为国之重臣,竟还以监军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平夏城之役。
那时他才惊觉这汉蛮子在梁太后心中的地位已经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别看
这汉儿位卑权却重,再加上自身也是才出众,加以时
必将取代自己的地位。
不过幸好自己还是技高一筹,先结果了他。
不过他临死前问我是否还天都山,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年他执掌一品堂,军方在天都山锡翰井一带秘密开凿水源,以备大军隐蔽
驻扎之用,有些事确实瞒不过他。但是他能想到几年以后?除非他是诸葛武侯再
世!
但是不知为什么,他越想越觉得心中忐忑。
这种野兽般的直觉已经不知道救了他多少,突然之间,他感觉皮发炸!
那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让他莫名其妙,他突然之间下了马,摸黑爬上旁边的一个
石山
,往远处眺望。
他的心脏甚至都停止了跳动!
却见黑压压的马暗影在风雪之中,好像沉默的黑色洪流一样,漫山遍野的
滚滚而来……
李月和云娘、宋江、药宁站在一座山之上,身边是几具西夏斥候的尸体。
他们看着远处的峡谷那满山遍野的灯火,还有那洪流般的兵马呐喊冲杀,到处是
火光,到处是厮杀。
那里就是锡翰井峡谷。
「起风了,风雪天都山,此战必将名垂青史……」宋江喃喃而言。
「要开始了……」李月好像在自言自语。
大哥,你在天之灵别散,看着吧。今夜,将是仁多保忠的命运终结的时刻…
…
「我要走了……」药宁突然说道。
「嫂子不想看到仁多授首吗?」李月微讶。
「此战宋军必胜,仁多再经此败,将在朝廷内再也无法翻身。今晚之后,他
不管是死是活,他和他的部族都将失去以前的地位。这对于他来说,比杀了他还
要难受。在我的眼中,他死还是活已经没有别了。」
药宁说完,转身飘然而去。
「我也要走了。」宋江自顾自的也走了,「云哥儿与我有个赌约,我可不能
偷懒。从现在起,我却是要重开始奋斗了……」
云娘看着李月,李月的目光竟是有些痴了,不过终于还是恢复了清明。
「咱们也走吧。」
「去哪里呢?」
「不管去哪,我都跟着你」
「那就走吧。」
两条影,渐行渐稀,终于完全融化于夜色之中。天地之间,只留下寒冷的
朔风,在默默地注视着、诉说着……
*** *** *** ***
后 记
宋元符元年十二月,宋渭帅章楶集骑万匹,以折可适、郭成为将,六路出
兵奔袭天都山,大夏军,斩俘数千。西夏名帅嵬名阿埋、妹勒都逋皆被宋军生
擒。仁多保忠为宋将李孝杰所袭,赖部下死战侥幸负伤逃生。
此战之败,夏军彻底丧胆,曾经代表西夏军威的天都山自此被宋军完全占领。
也为哲宗朝宋夏军事对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次年正月,辽遣萧燕六为使夏言和亲事并仁多楚清事,耶律翰特剌陈兵
十万于辽夏边界以壮声威,并秘遣兵数千自沙漠
界。李乾顺暗结萧燕六,借
助辽国力量在兴庆府发动政变,成功推翻了西夏太后小梁氏的独裁统治,并将小
梁氏鸩杀。自此持续三十多年的梁氏专权局面终于结束,李清父子俩带夙愿在李
云死后两个月终于成为现实。
折可适在此战之后,再次成为天下敬仰的名将。哲宗特别在文德殿召见折可
适,亲自为他庆功。并将他占领的天都山地改为西安州,并以折可适为历史上
第一任西安州知州。之后折可适继续以武将之资态活跃在宋夏前线之上。在五年
之后的崇宁三年,他终于坐上了他的老上司章桀曾经的位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马步军都总管、渭州知州,成为了对西夏作战前线最高司令官。又七年之后的大
观四年,折可适终于活着达到了宋代武臣成就的最高峰:淮康军节度使,并成为
历代折家将之中唯一活着建节的。在当年十月,这位戎马一生的传奇名将在边
关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章楶在此战之后名满天下,不过哲宗驾崩后他也被调离前线。宋徽宗登基之
后他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成为大宋帝国军事最高负责。在崇宁元年,章桀
病逝。而他身后的评介非常之高,宋史之上对他的评价在狄青和王韶之上,称为
「西边功为最」。
章惇与此战之后继续执掌政权,并且直至哲宗驾崩,他始终独相。之后因为
在皇位继承斗争之中站错了队而遭到政治报复,堂堂宰相最后被贬到岭南雷州成
为司户参军,并最终死在雷州任上。而他认为「轻佻不宜为君」的端王最终的
表现也证明了章惇的预言正确无误。
何灌此后继续在河东为将,历经岷州、沧州、河州等地,与西夏作战之中屡
立战功。后参与镇压将南方腊之立下大功,得到旧识童贯赏识,被点名参与宣
和北伐,北伐失败之后调汴京殿前司为将,卷
宋徽宗二子夺嫡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