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负着的包袱里露出两截金光闪闪的锏柄。紧随其后的是一个
黑脸大汉,一脸虬髯,面相威猛,腰间挂着一根沉重的竹节钢鞭,走起路来虎虎
生风,眼神锐利如电。跟在最后的一位,则是个身形异常魁梧的壮汉,年纪看上
去与前两位相仿,但脸上却布满了与年龄不符的
刻皱纹,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
转,显得有些滑稽,此刻正飞快地打量着现场的
况。
那黄脸短须的汉子快步走到男
面前,抱拳拱手,恭敬地禀报道:「将军,
都安排好了。万年县官兵随后就到,道上的尸首和活
也都已经派
安置妥当。」
听到这声清晰的「将军」,鹿清彤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她抬起
,
正好对上男
的目光,忍不住嫣然一笑。
男
看到她这副模样,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只是冲她点了点
,算是默认了她的猜测和她方才那番
彩的分析。
那黑脸虬髯的大汉显然是个急
子,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满地的尸体和
已经结束的战斗,脸上顿时露出了百无聊赖的神
:「来晚了,没得打了。」看
样子是没赶上这场杀戮,心里正觉得不痛快。
最后那个小眼睛的魁梧大汉倒是乐呵呵的,拍了拍黑大汉的肩膀:「老黑,
这不是还有活儿
?走走走,跟我捆
去,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说着,他便不由分说地拉着那个黑脸大汉,两
兴冲冲地朝着那些或跪地求
饶、或受伤倒地、或吓得瘫软的响马们走去。他们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找来
匪徒们自己用的绳索,将那些还活着的家伙一个个捆得结结实实,像串粽子一样。
那黑脸大汉似乎把没架打的郁闷都发泄在了捆
上,手上力道极大,勒得那些响
马一个个鬼哭狼嚎,场面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赫连明婕跑到男
身边,看着鹿清彤,有些好奇地问:「萧哥哥,你们刚刚
在说什么呀?小姐姐笑得这么开心。」
男
没有回答她,只是眼神又流连在鹿姑娘的脸庞上,把她看得羞红低
。
「带上
,走。」
随着男
一声令下,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便开始行动起来。
那黄脸短须的汉子
最为沉稳,他走到那群依旧惊魂未定的
面前,脸
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用安抚的语气说道:「各位夫
、姑娘莫怕。都跟我们走吧,
出了林子就安全了。」他那温和的态度,让这些刚刚经历过恐怖的
感到了一
丝久违的安全感,纷纷点
,互相搀扶着站起身来。
另一边,那黑脸虬髯的大汉则简单粗
得多。他将那串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响
马俘虏从地上一把拽起,然后冲他们眼珠子一瞪,厉声喝道:「都给老子走快点!
谁敢磨蹭,先打断他的腿!」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那些响马一个个噤若寒
蝉,连滚带爬地跟着队伍向前走。
而那个小眼睛的魁梧大汉,则和赫连明婕走在了一起。他显然和这个小姑娘
很熟,一路上都在跟她叨叨咕咕地闲聊,内容无非是吹嘘自家的将军如何英明神
武。
赫连明婕则扬着下
,一脸骄傲地回道:「那是当然了!也不看看是谁看中
的男
!」两
边走边嬉笑打趣,走出了几分郊游的轻松感。
鹿清彤已经完全整理好了自己的仪容,她紧紧地跟在男
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她的目光扫过地上那些形态各异的响马尸首,心中依旧感到一阵后怕。随即,她
的视线又落在了那些被解救的
身上。她看到,其中有几个年轻的
,虽然
逃出生天,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反而一边走一边用袖子偷偷地抹着眼泪。鹿清
彤知道,她们的父兄、夫婿,刚刚在这伙匪徒的刀下,或许已经无
生还。从一
个地狱解脱,却发现自己早已家
亡,这种痛苦,或许比死亡更令
绝望。想
到这里,她不禁轻轻地叹了一
气,眉宇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
绪,走在前面的男
忽然放慢了脚步,与她并肩而行。
他没有看她,只是目视前方,用他那惯常的平淡语气说道:「跟上吧。走出这片
林子,外面有车马送你们去县城安顿。后面的路,我会安排官差护送你,确保你
安然抵达长安。」
鹿清彤心中涌起一
暖流,她再次停下脚步,郑重地向他施了一礼,真诚地
说道:「将军的大恩大德,清彤没齿难忘。只是……还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后
若有机会,清彤也好报答。」
这一次,男
转过
来正视着她,表
若带几分期许。
他很有些自矜地道:「若是萍水相逢,问了也无益。若不是……以后再见时
总会知道。」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转过身,迈开大步,继续向前走去。只留下鹿清彤一
个
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他那高大而神秘的背影,细细品味着他那句意味
长
的话。萍水相逢?不,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之间,绝不会只是萍水相逢。
天汉宣和三年,仲秋时节。
秋高气爽的长安城,褪去了夏
的燥热,迎来了最美的时节。丹桂飘香,金
风送爽。今
恰逢中秋佳节,又是三年一度的大朝会,整个皇城内外,都沉浸在
一片庄重而又喜庆的氛围之中。
天还未亮,通往宫城的朱雀大街上便已是车马粼粼,
声鼎沸。在京的文武
百官,远道而来的四夷使臣,各地的封疆大吏、边关重镇的节度使派来的属官,
无不身着最隆重的朝服,在鱼贯的灯笼引领下,汇
通往紫宸殿的洪流。他们要
在这一
清晨,向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天子赵佶,致以最崇高的朝贺。而到了晚间,
还会有由当今的杨氏皇后亲自主持的宫廷夜宴,与万民同乐。
在今
这盛大的朝会中,有一队
格外引
注目。他们便是今年新开恩科,
刚刚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他们也将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上殿朝贺,并接受皇帝的
亲自面试,钦定官职,从此鱼跃龙门,踏上青云之路。
而在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进士中,又有一抹最为亮丽的风景线——那便是十
年未曾开设的
科进士。
科举士,本是则天万岁「代汉」称周的年月里,为了不拘一格降遴选
才,
彰显
皇治世而首创的制度。其后若
年,大政重归赵氏皇族之手,这
科也随
之几经开设,又几经废止,争议不断。当朝圣
赵佶在位多年,虽然已倦怠了政
事,更乐于舞文弄墨,流连宫苑享乐,却颇喜欢搞些宣示恩典的隆重尝试。上一
次钦点
科,已是十年前的旧事。此次时隔十年再度重开,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