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点了点道:“嗯,是的。”
李音眼中露出不以为然的神:“一个学生而以,何必如此在意,竟要怡姐亲自跑一趟?”不过看了花怡的脸色后,她又道:“反正小妹也没事,就陪怡姐一起去吧,就当是体查民
好了。”
花怡微笑道:“不用了,音妹府中事忙,就不要一直把时间花在姐姐身上了。这些时间里妹妹天天来书塾陪我,姐姐心里一直很过意不去呢。”
李音含笑道:“没事,最近突发事比较多,如果不陪在姐姐身边,我总是不放心。”
花怡道:“有李先生和孙先生陪在我身边,没事的。”
李音只是摇,花怡只好无奈点
答应。
※※※
刘含义的家是在离书塾约三十里一个叫水东村的地方。水东村依山旁水,风景秀丽,但村民个个却都非常穷苦,多是以打猎或务农为生。
当花怡进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她不由暗叹了一
气,这是一个多么穷困的地方啊:低矮的房屋、衣不蔽体的
们,和玉月城里的繁华和醉生梦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只有那
些嘻笑的孩童才给小山村增添了几分活力。
而当花怡一行来到刘含义家的时候,立时震摄了整个水东村。
不说那位纯真动的姑娘和那个活泼可
的小
孩已经让他们惊为天
,单说那个一身甲胄,身披一袭大红大牦的美艳
子更是让他们心生寒意。
“是个大官吧,一双眼睛那么冷?还那么高,俺已经很高了,她竟然比俺还高一个。还有她身后的而且她的那些随从,个个眼睛象狼一样,一见就让
害怕。”
“还是那个长得象仙似的夫
看得舒心,亲切!俺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
,肯定是仙
!”
“嗯,她在和俺说话?”
“啥?请问刘含义家在哪?”
“哦,俺知道。”
天上飘着小雪,路面崎岖,并不好走,不过花怡依然走得非常优雅,还不时温和地和这个领路的村民张小二聊着天,让他受宠若惊,有一种如在雾中感觉。
花怡身旁的李音只是淡淡地走着,杨依、小杏儿等则是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至于李环和孙阳固自然是一前一后地在花怡身边护卫着。
一路上皆有村民驻足观看,当看到花怡时,无不个个目瞪呆,他们哪见过这么美的
子的。当花怡经过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跟在她们身后,不一会儿,花怡等
身后便跟了一大群
。
张小二哆哆嗦嗦地把花怡等带到后村一栋
旧简陋的小木屋前,这就是刘含义的家了。
刘含义并没在家,她的母亲刘氏已是满脸皱纹,唯诚唯恐地招待了花怡等,听闻花老师身边这个冷艳高挑的
子就是玉月城统领李音后,更是惶恐,聚在门外观看的众村民也无一例外。
一个村民更是拔腿去叫村长了。
花怡打量四周,只见屋里只有一张桌椅、一盏油灯和一个红泥的火炉,旁边一个小厨房。看得出来,刘含义的家境颇为穷困。见这房子如此简陋,李音皱了皱眉,花怡却不以为意,只是亲切地问刘氏刘含义去哪了。
正说着话,刘含义背着一大萝猪回来了,见到花怡,不由一怔,叫了声:“花老师。”
花怡柔声问道:“刘含义同学,今天为什么不去上学。”
刘含义张了张,半响道:“老师,我……”无言地低下了
。
花怡把目光转向刘氏,却见刘氏的眼眶湿润了,抹了抹眼睛道:“花老师,不是我不让娃去读书,而是家里实在没办法啊。”
从刘氏的
诉说中,花怡逐渐明白了事的原委。
水东村虽然风光绝美。但这里却是整个玉月府最穷的地方之一,地少多,土地贫瘠,连温饱都难解决,又有什么钱去上学?特别是现在大月国的书塾收费不菲,他们更是无能为力。
在大月国的书塾,一般是按声望高低来收费的,基本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士族学校,学的都是些达官贵
的子
,平民子
自然是想都不用想。
第二类是乡绅富户子弟学校,每的学费每年要银六十到七十两;自然也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
第三类是书馆,学生大都是中等财力家的子弟,被录取后每年学费在四十到五十两银子。
第四类是书馆,先生学识不高,只教一些很一般的东西,每每年学费也只在六至七两之间。家境贫寒的子弟多在此类书馆就读,学生多至数十
。
育林书塾其实是算第二类,不过当初举办庄先国由于是禀着教书育
,为社会培养
才的目的为初衷,因此收费只是第三类的标准,甚至对一些家境非常穷困的学子还采用了第四类的标准,但每年也还需要十五两银子。这也还是许多贫寒家庭所无法承受的。
就拿刘含义一家来说,他们一年的收只有约三十两左右,学费就占了一半了,这叫他们如何承受得起?特别这附近又只有育林书塾这一家书塾,让他们无从选择。
而且最近刘含义的父亲又病倒了,不过他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上上学,今天又挣扎着去山上打猎,这让刘含义更是心里难受,坚持着不再去上学,要把钱留给父亲看病。
听完刘氏的泣诉,花怡的心中不由颇为沉重。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地?只是一个穷字却遏住了他们的希望。但愈穷愈上不起学,愈上不起学就愈穷。这样下去只是一个恶
循环罢了。
她叹了气,从身上取出30两银子,放到刘氏手上道:“夫
,孩子不能做睁眼瞎,特别是含义这个孩子
聪明,读书又勤奋,如果让他辍学的话,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些银子留给孩子读书,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一声。”
刘氏望着手中的银两惊呆了,半响,她才慌忙地道:“花老师,这钱我不能收啊。”
花怡道:“夫,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就不要客气了。”硬是把钱放到她的手上。
刘氏泪流满面,拉过刘含义道:“娃,快给花老师跪下,快谢谢花老师。”
刘含义依从母亲的吩
咐向花怡跪了下去。
花怡将他扶起,温言道:“含义,不要这样,只要你以后努力读书,将来有出息,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
刘含义抬起了,含泪道:“花老师,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
花怡点了点,笑道:“嗯,老师相信你。”
一直走出村子好远,花怡和李音等尤自看到刘含义、刘氏、其水东村的众多村民向她们挥手。花怡回过
来,脸色却颇为黯然。
她叹了气,对身边的李音道:“山里
热
、实在,你为他们做了一点事,他们就记得很牢,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对你的
意很
。”
她又望了身边那个吃力地背着一大包装着红薯、花生和柚子等土特产包里的兵士一眼,那是在花怡在资助刘含义一家后,村民们迅速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把花怡等堵在村
,硬往她们这里塞的,说是一点心意,不收就不让走。
又道:“唉,只可惜天下间上那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姐姐我虽然有心,却是无力一一帮助啊。”
李音望了花怡一眼,也叹道:“力有时而穷,姐姐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