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标题上的“张老师”还能让我心里保留最后一点侥幸,这一段关于学校里美老师的描述便杀死了我内心里最后的幻想。
这些美老师的说法我也听说过,不论是姓氏还是年纪,教的科目,都能一一对上,我不信能有这么巧合的事。
看了一眼时间,正是去年的七月,也就是说楼主现在读高一。
王晟宇……
除了他不可能是其他了。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他当时说的“同道中”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在那之后难道真的和妈妈还有接触吗?
我下意识回忆起自那之后和妈妈相处的时间,却完全想不出什么绽,甚至妈妈在那之后不是还一直在给我做
处理,而且还和爸爸也做过吗……
图片终于加载了出来,却不是我想象中的妈妈的照片,而是李老师的照片。 不过这除了更加佐证了我的猜想外,也带不来什么好消息。
往下翻了几楼,前排都是嘲讽楼主初中小孩的,说他为了撸管还挺会幻想,还有说让他好好学习的,楼主还和他们吵了几楼。
然后楼主又发了一段长文。
“清者自清,我没必要和你们证明什么,不过有些还
身攻击,这个我忍不了,有话好好说,不
看滚出去。我先把我的攻略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
首先是李老师,就像我说的,她这么年轻,而且刚结婚还没小孩,攻略起来是非常简单的。
这个阶段的少面对的压力是非常大,且非常繁杂的,首先是身份上的转变,从单身
生转变为已婚
,我们常说结了婚的和没结婚的比就是更成熟,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睡一晚就会让
突然变得成熟?用脚趾
想都知道没那么简单,更何况现在婚前
行为并不少见,那
们会觉得和男朋友有过
行为的
生比没有过
行为的更成熟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对半分的,有觉得是,有
觉得不是(我好像说了句废话),不过在我看来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甚至在老古董看来,这些有婚前
行为的
生反而才是更不成熟的一方,因为她们不
惜自己的身体。
那么我们再剖析一层,为什么不惜自己身体这种行为会被视为不成熟? 我们都知道,在婚恋市场处
比非处
更少见,也更高贵,我们不扯那些所谓的
自由,也不扯什么处男才能找处
之类的政治正确,客观事实就是处
要比非处
高
一等,要彩礼都更好张
一些。
这代表什么?没错,把我们刚刚的观点结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惜自己身体的
更懂得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更大的价值,可以是经济价值,如彩礼,可以是身体价值,如找一个同样是处男的老公,也可以是社会价值,如声名,这个在古代比较重视,现在倒是不至于因为
方不是处
而被男方家长置喙,不过要真是处
的话肯定男方家长会更重视一些。
所以再往前推一层,为什么有觉得
惜自己身体的
更成熟?成熟意味着什么?我们大胆地给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能够用各种手段给自己带来更多价值的
,就更成熟。
成熟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幼稚,是单纯。但是这并不是贬义词,在我看来成熟才应该是贬义词,单纯的多好啊。
好像有点跑题了,不过也没有太跑题,我想说明的就是,李老师就处于这种由幼稚往成熟转变的阶段,没有可以一直幼稚,总会有成熟的那一天,而这种转变往往和婚
姻脱不开系,或者和怀孕脱不开关系,或许这其中有激素的作用,不过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转变。
处于这种转变阶段的,自然会面对极大的压力,因为要学习很多东西,还要舍弃很多东西,会
不自禁地想要逃避,会需要鼓励和安慰。
这个鼓励和安慰的避风港一般况下可以是丈夫,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闺蜜。
不过根据她结婚了之后没有准备怀孕来判断,李老师的丈夫应该工作压力极大,可能是房贷,可能是钱,也可能是他自己也处于这种压力极大的转变阶段,所以想让她丈夫给予有效的正反馈是不现实的,甚至只会带来负反馈——这也是很多新婚夫妻结婚后突然发现结婚并不美好,不如谈恋
时甜美,然后关系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翻译成网络词语就是没法提供
绪价值。
这就给了我可乘之机,只要我接近她之后,充当她的绪宣泄
,给她一个逃避的地方,然后告诉她,不趁着现在多玩玩,以后就没机会了,加大她内心的压力和逃避的想法,基本就成了。”
大段大段的心理分析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全程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但是却给我一种他的胡说八道很有道理的感觉,甚至让我忘了我刚刚有多愤怒了,还有点想看他后续是不是真的就像他说的这样简单就拿下了李老师。
随手往下翻了翻,或许是长文起到了左右,回复终于不再全是冷嘲热讽,而是多了一些“不明觉厉”,“楼主加油”这样的回复,不过依然有顽固分子坚称他是在胡说八道,瞎几把扯。
楼主没有鸟他们,而是又发了一段长文。
“然后是祝老师和张老师,她们的况比较类似,都是已经成熟的果实,前者更熟一点,拿下的难度可能低一点,但是后者也高不到哪里去,主要是创造上手机会。
有个不太好的消息是,祝老师只教文科班,张老师只教理科班,我高二大概率选课不会选历史,所以要拿下祝老师基本只能趁着高一了,李老师也得趁早,不然等她过了转变期,或者怀上了就难下手了,这样高一会有点忙,不过问题不大,一看她们的照片我就动力十足。
综上,张老师这个最让我垂涎的我只能留到最后再享用了。”
那我还得谢谢你嗷……
又往下翻了翻,发现第一页翻到底了,便翻了一页继续往下翻,这一页除了楼主和回复互动外也没什么货。
这时候我注意到帖子里有“只看楼主”的功能,便把它勾选上,然后刷新,终于屏
蔽掉了那些没什么货的回复。
然后找到时间去年9月份的内容,看到楼主终于又发了一段长文。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高一被分到了祝老师当班主任的班上,这下不用想办法找机会了,接触机会多了去了。
坏消息是我好像刚好和张老师教的班错开了,我高一的时候她教高二,我高二她教高三,我高三她教高一或者高二,反正不可能是高三,麻了呀这下,得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她补课或者啥的了。
不过反正最近的目标主要是祝老师和李老师,疼的事回
再想吧。” 再往下翻,过了一个月,也就是差不多国庆节之后的时候,又是一条。 “李老师拿下了,得手比我想象的还要简单。
竞选完班长后就有了跟老师们多接触的借了,祝老师那边先不急,需要两次考试给她一个我成绩优秀的印象,这样她才会更专注我,到时候更好下手。 李老师这边进展可谓非常顺利,音乐课没有课代表,我以班长的身份帮她组织了一下课堂纪律,她就对我有一点好印象了,然后下课帮她把她带来的吉他给她搬回办公室,期间跟她搭搭话,嘴甜一点,说自己对音乐很感兴趣,想学吉他,然后就加了她的微信。
晚上回到家就开始跟她时不时聊聊天,学一学吉他,其实我以前就会,不过跟生聊天嘛,投其所好最重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