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汤智伟认真往,柯俊毅也和姚雨葳形影不离、互相督促准备国家考试…我由衷希望这一对对的佳偶最后都能开花结果、走到最后,别像我和陈湘宜老师一样分隔两地,甚至我连她过得好不好都不得而知。
虽然在大学期间成绩算不上优异,但是在刑法的相关课程我的分数都是夸张地高,拿着陈湘宜老师和柯耀程教授写的推荐函,我离开了台湾,到国外攻读硕博士学位。
我前往的是我敬的陈湘宜老师的母校─德国慕尼黑大学,在硕博士学程中,我体会到了国外的「开放
」思维和开放「
思维」,也能体会为什麽当初明明是处
的陈老师竟能用如此大胆、兼容并蓄的思维来上我们的刑法课。
不过,详细的留学过程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至于和我一起上大学刑法课的快乐小伙伴们,都走出了他们自己的路。
柯俊毅在母老虎姚雨葳的监督下,每天都乖乖到图书馆报到,读书之馀更是大放闪光,听说那阵子厕所常常传出四脚兽的传说。
而柯俊毅这渣竟然在大学毕业那年就应届考上律师执照!跌
所有
的眼镜。
姚雨葳自己则多花了几年才考上高考法制,组成双薪家庭的他们正在迈向社会的金字塔顶端。
大学四年的书卷奖常胜军韩莹莹在毕业后两年考上法官,是同届同学中最快登顶的。
满权思想,因而总是偏袒
当事
的判决曾经因此让她登上新闻版面,成为所谓恐龙法官的一员。
陶峰嘉没有和韩莹莹走到最后,在韩莹莹考上法官后他们分手了,他自己半工半读,蹲补习班默默念了几年书,现在在地方法院担任法警。
苏蓓君从司法特考开始考,先应届考上四等书记官,然后一边唸研究所一边挑战律师考试,在三年后成为兼顾专业和时尚的执业律师,常在谈话节目出现,并且代言多种用品。
吴亮益以全职考生的身分补习了五年,终于考上三等法律廉政员,在公家机关政风室继续他的二次元
生,毕竟政风室的编制
数极少,他又是高考考进去的,一进去就是政风室的老大,几乎每天都闲闲没事在追动漫进度。
溷完大学学历,汤智伟就到中国大陆经商了,也在台湾开了一家名叫「贝德」的补习班,凭着家里雄厚的经济作为后盾,还有对法律的敏感度,他避开了好几次中国政府的政策刁难和合约上的陷阱,生意蒸蒸上。
何心瑜往俗称代书的地政士方向发展,毕竟汤智伟家里的产业需要一个专业的好媳来打理,何心瑜便胜任了这个工作。
刚留学的那一阵子,我过得很不好,一方面陈老师下落不明,我的心里似乎被剥掉了几块似的,消沉了几个礼拜;一方面是我完全
不到朋友。
刚开始在德国,总有些同学热地向我这异乡
示好,甚至和我讨论起课业。
不过不管对象是男同学、同学,我总是一贯地以关于
犯罪的方式说明;思想再怎麽开放的同学也会因为我动辄以「强制
」、「公然猥亵」等等举例而感到被冒犯,所以在刚开始留学的前半年,我几乎是被所有同学排挤的。
不过等到留学的第二年,同学开始对我奇特的思考逻辑改观,他们发现,我不只是对青春貌美的同学以关于
犯罪的方式举例,就连长得像寄生兽的
同学、男同学、教授等等,我也总是只以
犯罪相关的态样讨论问题,而且我就像除了
犯罪之外没有学过其他刑法分则似的,满
都是「
、猥亵」等等。
一直等到承继当代刑法学权威骆克信教授(clusroxn)教职和席位的许迺曼教授(berndschunemnn)在研讨会称讚我,同学才开始不再把我当成变态。
「懂10国语言没有什麽稀奇,这只是他对于语言的天份超乎常;然而,能把单一语言研究透彻,怎麽考都考不倒的才是真强者─李先生能用
犯罪阐述所有刑法理论,不需要藉着其他刑法分则的举例,除了天份之外,更需要相当的努力,他在
犯罪上的相关研究堪称举世无双!」大鬍子的许迺曼教授在退休前,当着那些把我当成
变态的同学和学长姐面前大大称讚了我一番。
哈,这不是我的天份超群,而是来自于我大学刑法教授的付出和巧思。
自从许迺曼教授那番话之后,班上同学再也没有小看我这乍看之下几乎满脑子都是
犯罪的黄皮肤变态,有时候同学们甚至还会故意想出一些天马行空的犯罪态样,想考我怎麽以刑法体系分析。
不过我总是能自圆其说,往往逗得他们先是哈哈大笑,然后拍着我的肩,一边比出大拇指,表示讚叹不已。
久而久之,以我183公分的身高,看起来还算顺眼的外表,竟然也吸引了一些同学对我示
,想要知道我在床上的表现是不是像我对
犯罪的了解一样令
讚赏。
不过,如陈香仪说的,我的海绵体已经纤维化,参加系篮、改善饮食虽然减缓了这个趋势,也只是让我大学四年勉强能够配合陈湘宜老师的课,到研究所的阶段,我已经再也没有能力勃起了。
这就不难了解,为什麽陈湘宜老师当初会用几乎是厚待的方式,让我在许多境下经历令
难忘的
经验,就像任何
在能力范围内都会尽全力满足一个临死之
的渴望一样。
对我的茎来说,它除了排尿之外,即将失去其他的功能,可以说已经濒临死亡边缘,偶然取得我dn的陈湘宜老师,除了拿给医学博士陈香仪分析,更因此得知我可悲的绝症,从此才开始了几乎是匪夷所思的刑法授课方式。
不过我可以了解老师为了配合陈香仪的实验,只让同一个在她体内,但为何是我,就真的是我和陈香仪百思不得其解的症结,也许了解这一点之后,会有助于我找到陈湘宜老师也说不定。
在德国的子,看到我对
同学们诱
的青春
体意兴阑珊,反倒开始有同
恋的男同学想对我下手,不过最后当然更是无功而返。
无能这件事一点都没影响到我的好
缘,我也坦白告诉他们关于我「特发
海绵体纤维化」的可悲疾病,还有所有关于我大学刑法教授的一切。
某天,例行公式般讨论了一个侵桉例后,某位
同学搂着
畜无害的我,把她结实的身材紧紧靠在我身上,如同发现新大陆般地提议:「李,既然你的大学教授上课那麽
彩,你对刑法的理解又非常独特,为什麽你不把你的大学生活写成小说呢!?这结合刑事法学和
的耸动题材一定会在媒体炒作之下广为
知,这样不就增加了找到陈湘宜教授的机会吗!?」在她的启发下,我开始了写作的生涯。
腐败的台湾政府和怠惰的司法体系就像无穷无尽的黑夜,以前卫思维短暂照亮夜空的陈湘宜老师则是绚丽的烟火;而因为她,更引燃了我和同学们这几十发不成熟的新生烟火。
虽然烟火的生命短暂,就像那些不公不义的事件总是容易随着时间被澹忘,但只要黑夜还在,我们这些在各行各业为正义奋战的法律就会点亮一发又一发的烟火,持续照亮夜空,直到政府不再腐败,司法不再怠惰。
我那同学说得没错,也许在我持续的抛砖引玉下,老师会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在夜空中又再度以最美丽的姿态出现也说不定。
在无数个夜里,我反覆听着吴奇隆的「烟火」,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飞快打字,希望「大学刑法课」早
成书,也早
找回我的陈湘宜老师。
「总是一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