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华出生在黔南省陇南县,一家五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弟弟。『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父亲赵岩在木材加工厂上班,母亲李晓利在陶瓷厂上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工厂连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两家工厂破产倒闭了,因工厂倒闭被迫下岗的工人,只能靠领取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养家糊口。
赵春华的父母当然也在下岗工人之列。
上班时虽然工资不多,总还可以维持生计,现在下岗了,没了进项,家里还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那点保障金连平时的柴米油盐都不够,根本无法供养三个孩子读书,一想到这,赵春华的父母赵岩和李晓丽,就整日里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赵春华在三个孩子中是老大,性格外向,豁达,泼辣,也很懂事,在家经常帮助父母干些家务活,可就是虚荣心比较强,虽然家境贫寒,在班级还是喜欢和同学比穿戴,这也许是女孩子的天性吧。
看到父母愁成那个样子,知道一定是因为自己和两个弟弟念书的事儿,於是就想自己退学找点活干,帮着家里挣点钱供两个弟弟把书念完。
这天晚上,年仅十七岁,正在读高二的小春华做好饭菜,和两个弟弟坐在桌子旁边等着父亲母亲回来。
父母亲回来的很晚,进门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一盆没几个菜叶的白菜汤,几个玉米面饼子,没说什麽走到桌子旁坐下说道:“你们先吃呗,还等什麽。”
“我们不饿。”赵春华说。
“爹、娘,找到活了吗?”赵春华问。
父亲摇摇头没吱声,一家人拿起筷子开始吃饭,屋子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饭菜在嘴里咀嚼发出的微微响声。
“爹、娘,我不想读书了,想开一个电脑修理部。”小春华有些天真的说。
赵春华在学校学习很好,尤其是电脑课门门成绩都是优秀。
这时候电脑已经开始走进平民百姓的家庭,虽然陇南是一个贫困县,还是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家里买了电脑。
“一个女孩子家你能行吗?”父亲赵岩问道。
“能行!有一回我一个同学家里的电脑坏了是我去给修好的。”赵春华语气坚定地回答说。
赵春华父母也感觉到家里生活的窘迫,沈思良久,赵春华的父亲看看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李晓丽两眼含着泪点点头,於是两口子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借了三千块钱给了赵春华。
赵春华在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上租了一间门市房,经过筹备,挂牌开起了“春华电脑维修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赵春华从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长成了漂亮的大姑娘,每天上班下班,专心致志的经营着自己的电脑维修部,只是生意并不景气。
赵春华母亲李晓丽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开始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了,一天晚上吃饭时问自己的女儿说:“你一天就知道修电脑,有没有对象呢?”
“我才多大呀,找对象着什麽急。”赵春华说。
“都二十三了还小啊,再大就成老姑娘了。”赵春华的母亲李晓丽有些嗔怒地说。
让赵春华没想到的是几个月以後,母亲真的托她的干姊妹赵阿姨为她说了一门亲事,那个男的姓周,叫周文,是一名工人。
两个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彼此感觉还合的来就结婚了。
结婚的当天晚上两个人躺在被窝里,赵春华原以为新婚之夜周文能和她说说悄悄话,然後主动上了她,可等了半天没动静。
赵春华还真有些想了,她在开电脑维修部给别人修电脑时,修好後要试看几天,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黄色网站和淫秽视频,经常看的她欲火中烧,实在忍不住,就把一根手指插进自己的屄里抽插一阵,那时候她真的好想有个男人和她玩一会儿。
现在身边就躺着一个男人,既然他不主动,自己也就别客气了。
於是赵春华把手伸进了周文的裤衩里,摸到了他的鸡巴,让赵春华感到愕然的是,他的鸡巴不仅软了吧唧的,而且很小,比蚕蛹大点不多,她用手套弄了老半天,多少有点变化,就小声对他说:“快上来吧。”
赵春华把两腿叉开,周文爬到她身上,可是周文的鸡巴不硬怎麽也插不进去,赵春华好不容易用一只手把他的鸡巴塞进自己的屄里,他没弄几下就射精了,赵春华这个气呀。
後来两人以感情不和为由不到半年就离婚了,赵春华又回到电脑维修部,干起了老本行,这一干又是六七年过去了。
赵春华家有个邻居姓叶,叫叶国安,一家四口人,两口子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叶天成。
两家是老邻居了,关系处得很好,经常你来我往,两家孩子打小就在一起玩,可谓发小。
叶天成比赵春华小三岁,因为结婚比较早,还不大定性,两口子总打仗,几年前和老婆离婚去了东广,前天从东广回来,听说赵春华开了电脑维修部,一大早吃完饭就跑了过来。
这个叶天成性格活泼开朗,是出了名的大嗓门,一进屋就可着嗓子喊道:“春华,你真棒,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敢开电脑维修部,好样的。”
说着就大大咧咧的拽了一把椅子,紧挨着赵春华坐下。
赵春华坐在一张半新不旧的桌子前正在看书,听到说话声擡起头,看到是几年不见的叶天成,忙站起来笑着问道:“你怎麽来了,什麽时候回来的?”
“怎麽,不欢迎啊。”叶天成打趣地说。
“我昨天晚上回来的,想你了,这不,昨天晚上到家,今天一大早就赶过来看你来了。”叶天成接着调侃道。
赵春华知道叶天成是在开玩笑,但心里还是甜甜的。
“这些年怎麽样,你咋想起来开电脑维修部了?生意还好吗?”叶天成连珠炮似的一连串儿问了好几个问题,问完他开始打量起这个简陋的电脑维修部来。
这间小屋估计面积最多不过十多个平方米,一进门左边靠墙摆放着一张桌子,就是赵春华坐着看书的那张,桌子上有几本书,一些修电脑用的工具,地上还有几个北京凳,墙上挂着一个用镜框镶着的工商营业执照,这些就是她电脑维修部的全部家当。
听了叶天成的问话,赵春华满脸凄苦的对他说:“别提了,我十七岁那年爹娘工作的工厂因多年亏损破产倒闭,我爹和我娘每月只有那点最低生活保障金,靠这点钱怎麽可能供我们三个上学,我是老大,只能由我来帮助父母度过眼的“经济危机”,我就跟爹娘商量,退学开了这个电脑维修部,我上学时电脑学得好,考试门门功课都是优秀。”说到这赵春华的脸上露出了点点骄傲的色。
停了停接着又说:“ 我之所以敢开这个电脑维修部,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一次我同学家的电脑坏了,我去帮着修好了,我觉得维修电脑对我来说并不难,自己的电脑维修技术是可以的,我就忽略了咱们这个穷地方能有多少台电脑,开店以後我才逐渐发现这个问题,可是店铺已经开张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怎麽也得把投资收回来。”
“你投了多少钱?”叶天成问。
“三千,是老爹在亲戚朋友那里借的。”赵春华说。
“店铺开张好几年了,没赚多少钱,家里的日常支出主要靠两个弟弟打零工赚钱,我开店铺赚的钱除了给家里一点补贴年吃年用以外,主要是先还饥荒,即便是这样,拉下的三千块钱饥荒也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