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出。”
只留永福公主的封号。
“父皇的确是对永福疼。”谢锦安含笑的桃花眸望向容色青白、勉力支撑的皇后:“上一个卖官鬻爵的,儿臣记得是抄家流放、永不
京呢。”
说罢,他弯腰,将圣旨塞进皇后手中,眸光在那一瞬化作惟有皇后可见的利刃:“母后可要拿好圣旨,不然便是对父皇不敬呢。”
在皇后浑身一哆嗦的功夫,谢锦安的清隽背影已然远去。
他没空在这儿看皇后失态的模样,要先赶去寿康宫,接了皇祖母赐婚的懿旨,他才能安心。
罗公公在后面追得步履匆匆,简直是有苦说不出:他知道肃王殿下有喜事激动,只请体谅体谅比皇上还要大几岁的他罢!
第5章 第六十一章(修)
◎正式赐婚◎
谢锦安到寿康宫的时候, 意外看到顾菀立于门的树影之下。
夏炎炎,松柏青青,愈发衬得树下的
子眉眼如画, 雪肌盈艳。
一袭浅衣裳着身,如一朵迎风而立的浅
玫瑰。
“阿菀?”谢锦安双眸含了惊喜的笑意,快步迎身上前,在顾菀面前站定, 中不禁道:“时过午时,正是外面
毒热的时候,怎么这时候站在外
?”
“我在等王爷。”顾菀仰起娇面,轻笑道:“我听李公公说王爷从御书房出来了,便想着来门等一等王爷。”
她看着谢锦安俊面上薄薄的一层轻汗, 便递了手帕:“王爷既然知道毒热, 就该选
凉多的地方走,走慢些才对——王爷可用过午膳了?”
“同父皇一起用过了。”谢锦安微笑着接过手帕,轻声道:“我想快点来,所以就走得急了些。”
两正说着, 李嬷嬷就从里
出来。
看见顾菀与谢锦安站着说话,露出“果然如此”的,上前对二
行礼道:“太后娘娘午憩醒了,让
婢请肃王殿下和顾二小姐进去呢。”
及至进了正殿, 太后、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都端坐在座位上。
瞧见谢锦安手中的帕子,彼此换了个带笑的眼。
太后拿起懿旨, 笑道:“这还是哀家第一回 宣读自己写的懿旨呢。”
以往这活计都是李公公做的, 可见太后对谢锦安与肃王的喜欢。
李嬷嬷在太后面前放了两个厚实的蒲团。
定睛一瞧, 竟是鸳鸯百合的花样。
顾菀正要提裙跪下, 谢锦安已经潇洒地撩起袍子, 跪在蒲团上,然后转小心地伸手,帮顾菀提起略长的裙摆,防止绊脚。
殿中响起几声极轻的善意笑声。
稍短地微愣之后,顾菀面上微热,低掩住眉梢唇角不自觉弯起的弧度。
她轻轻跪下,膝前是盛放的百合花。
恍如嗅到了百合花香一般,她原先怦怦地胸腔渐渐平静下来。
望着眼前腰脊挺直、男俊俏的一对璧
,太后满意地一笑,展开懿旨念道:“哀家闻观镇国公府二小姐,容貌端正,德行具备,持躬端淑,克娴于礼,毓出名门。适肃王将近弱冠,宜当婚娶,当择佳
。今哀家特赐婚于肃王,许镇国公府二小姐顾氏莞为肃王正妃。由钦天监择中良辰吉
,其余礼仪
由礼部
办。”
读罢,太后笑呵呵道:“锦安,哀家可是特意嘱咐了钦天监,让他们选了比较近的子——十月十一如何?正好是刚过重阳不久,是很喜庆的
子呢。”
谢锦安便在心里盘算起来:十月十一,还要三月有余的子,府邸装修加上他要做的事
,也差不多了。
“孙儿多谢皇祖母赐婚。”他弯下身,对着太后认认真真叩了首。
身边的顾菀亦是柔声谢恩。
“快起来罢。”太后让二起身,将懿旨塞到顾菀手上,又将目光落在谢锦安身后、小时子手中捧着的圣旨上。
太后有些惊喜道:“锦安,你父皇吩咐你做了事?”
“罗公公随着亲王前去还没回来呢,只好让孙儿当苦力了。”谢锦安一笑,又看向顾菀:“这两道圣旨都是要去镇国公府宣读的。”
“既然你父皇让你办事,你就好好地办。”太后对谢锦安叮嘱道:“可别耽误了事。”
谢锦安敛目应下:“皇祖母放心,孙儿不会的。”
靖北王妃适时开:“肃王与莞娘看样子都要去镇国公府呢。既如此,便让肃王带着莞娘出宫办事,太后娘娘带着咱们去看戏罢?”
“这样也好,咱们也就不烦心年轻的事
了。”太后就含笑让两
退下:“李公公,带着肃王与顾二小姐出宫去罢。”
*
行礼告退后,顾菀握着懿旨,同谢锦安一道出了寿康宫。
等坐到马车上,她便忍不住展开懿旨,又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