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虽说不结党,但宁王府在上京圈子里的地位还是要宣告一下的。而皇帝除了隔三差五的赏赐,也不能成天在朝上提宁王的名字,所以剩下的就要靠夫之间的社
了。
很多大臣的消息没有那么灵通,本身的职位也要么太低要么太敏感,就只仰仗自家夫能混进那些高门贵
的社
圈子,打听一些消息。
而宁王在京中当个闲无所谓,只要他的王妃和
儿还时常被一品二品大员家的
眷邀请赴会,上京的官员们就知道,宁王还是那个惹不得的宁王,
家的亲哥还没放弃管这个弟弟呢。
不过也就刚过完年这几天忙一点,后面的零散宴席赵好是懒得参加了。许多也就面儿上恭维她,背地里说她坏话还当她听不见呢!与其把时间
费在这种事儿上,???还不如赶紧去把手
的案子给
了。
赵好休息了一天,第二天预备去罗家的时候,却是被府里的下拦住了,说有她的回信。
赵好一愣,立刻欢喜地把信带回房间拆了,果然是卫知拙寄回来的。
然而和赵好絮絮叨叨的五张纸不一样,卫知拙这家伙就算是写信也是言简意赅,回信只有两张。
一张说大年夜才收到她的信,衙门一切都好,过年没出什么子,橘子变胖了,整十斤了,小猫们也陆陆续续被邻居们聘走,很是能抓鼠。
赵好:“?”就这?
继续看,就见下面写:“罗为正金蝉脱壳失败,假死变真死,去查他的书信。”
赵好:“……”
赵好不信邪地翻到第二张,终于看见自己想看的东西了。
上面只写了五个字。
“想你了,盼归。”
赵好:“嘿嘿嘿。”
第六十五章
一想到卫知拙那个闷嘴葫芦也会说出“想你了, 盼归”这种话,赵好就忍不住想笑,眼前已经浮现出对方别开眼的模样了。
她也想立刻回信, 告诉对方自己很快就会回去, 但是铺开纸,赵好才想起来罗为正的案子还没解决。
与其来回发几道信,还不如等案子结束,再一起回复给卫知拙好了。
赵好一边收拾东西往外走, 一边想着卫知拙信中的话。
罗为正金蝉脱壳失败,假死变真死……
赵好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 毒‖药和遗书确实都是罗为正自己准备的,他原本是为了制造一个自己自杀身亡的假象, 来逃避什么。
但是罗为正没想到的是, 在他动手的时候,他的计划也早被凶手看。因为他的准备,后者甚至无需动手, 只要趁他不备将药材混在一起,就能让他真的喝下带毒的汤药,因此一命呜呼。
这样一切就说得通了。
而罗家的那个古怪的老仆, 想来也早就知道内。毕竟罗为正的假死计划,没有他的配合是无法完成的。
现在的问题是,那名老仆究竟是只知道自家的主计划假死,还是连
迫罗为正必须假死的凶手身份也一同知道呢?
赵好怀疑是后者, 否则对方没理由咬死了不开, 在发现自家主
真的死亡的时候, 他就应该惊慌失措地告知顺天府罗为正之前制定的计划了。
对方正是因为知道凶手的身份, 这才会在赵好询问的时候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想要借此掩饰自己知道真相的事实,逃避凶手的魔爪。
而一直催促询问赵好有没有结案,以及向赵好寻求保护,也是出于同一个原因。
想到这里,赵好不禁皱起眉,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消息给了罗为正如此大的危机感?认为自己必须身死才能脱困?要知道,再怎么说罗为正也是个朝廷命官,他起码要比普通百姓有安全感得多。
而罗为正家的老仆就更加不对劲了,这可是顺天府经办的案子,不仅她一个郡主,就连尹或这个刑部侍郎都出现过。哪怕对方不认得这么些,也该知道这案件是有上边的
关注的,他为什么还是不敢说出真凶是谁?
赵好心中隐约有了一些猜想,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这桩案子恐怕比她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不过一直到现在都没来向她禀报,说不定没事儿?
她现在不太指望能从那老仆中撬出什么了,事关
命,对方除了自己,谁都不会相信。
不过问题不大,卫知拙已经替她指出了另外一个方向,也就是书信。
罗为正只是个奉直郎,平里能从同僚
中听到的信息都不知道经过了几手,真实
也完全不可考,根本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更何况上京除了这桩案子,并没有别的突然死亡或是失踪,也就是说只有罗为正得知了这个信息,那么最有可能的渠道就是书信了。
赵好带着忐忑的心,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罗家,然而见到的却只是一片混
。
顺天府和宁王府的提着水进进出出,其中还夹着一些宫里的
,滚滚浓烟从不远处冒出,还有
在呼喝:“快去禀告康安郡主!”
赵好看到这形,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猜测恐怕要成真了,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去揪住一个
,急道:“发生什么事儿了?!”
那提着的水桶差点砸在脚上,看见来
是赵好,连忙道:“郡主您来得正好!罗家的院子起火了!”
赵好急道:“别说废话了,罗家的那个老仆呢?”
那连连摇
,惊慌地答道:“我是来换岗的,刚到这里,什么也不知道啊!”
赵好只好放开他,又揪了两个问话,答案却都大同小异。赵好见状,也没办法了,只得抢过一个水桶,跟着一起把火灭了再说。
幸运的是,罗家看守的多,着火也发现得早,火势不算太大,很快就灭掉了。
不幸的是,罗家看守的有这么多,竟然还是没有保护好罗家的那名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