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品
如何了。
“那坐得离元老爷最近那个呢?”赵好又问,比划比划,“就是那个白白瘦瘦的。”
“哦,那个原是元府的二少爷,元老爷的第二个儿子。”
赵好一愣,说道:“那岂不是孙氏的儿子排老三了?这二儿子又是谁的?吕氏的?”
谁料知县却摇
道:“并非如此,而是孙氏进门前中间还有一个。”
“还有一个?”赵好无语,合着这元老爷心里住着
,根本不妨碍他纳妾啊。
知县叹气道:“是啊,只是那
子福薄,生下孩子后没多久就病故了,这孩子先天不足,便也瘦弱,好容易才养活。”
“所以元老爷是因为这个才如此疼
他的?”赵好疑惑。
知县听了,连连摇
,说道:“可不是这样的。”
原来这二少爷当初刚没了娘,元老爷转身便娶了孙氏,把他扔给
母带大。两
间的父子关系疏离到甚至连吕氏和孙氏都没把这第二个孩子放在眼里,就这么叫他平安长大了。
那赵好就更怪了,向来就都说多子家庭里,往往是大的受重视,小的受疼
,中间的两边不沾。更何况这二少爷从小到大都这般被忽视,昨天又怎么会坐在离元老爷最近的地方呢?
提起这个,知县也是不解,晃着脑袋说道:“原先我和元老爷喝茶时,从不曾听他提起过这个二儿子,倒是总夸老三像他。好像也就是最近几个月的事,这老‖二突然就得了他的青眼了,去哪儿都带着,反倒是老三遭了冷落了。”
知县说到这里,忍不住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闲杂
等在偷听,才低声冲赵好道:“而且有件事那孙氏说的不错,元老爷近来确实有立遗嘱的想法,而且他属意的就是老‖二,想叫他继承最大的一份家产。”
赵好一愣,立刻意识到这恐怕就是元老爷被杀的根本原因了,忙问道:“这个消息还有其他
知道吗?”
谁知道知县叹了
气,竟说道:“正是这个难办。”
元老爷是元府的一家之主,说一不二,从来没
敢反对过他,因而他也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过。
也就是说,他想把最大的家产分给老‖二的事,吕氏、孙氏、甚至包括她们俩的儿子,都是知道的。
赵好不由“嘶”了一声,难怪元老爷死了,吕氏和孙氏都没有表现得多痛心。或者对她们而言,元老爷在立下遗嘱之前死亡,才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这里也才说了元老爷的三个儿子,”赵好忽然想起什么,“您之前说他家其实有四个孩子来着?”
知县点了点
,又摇了摇
,说道:“嗐,确实有四个,只是这第四个孩子其实是个
儿,乃是纳了孙氏之后,元老爷家一个婢
怀上的。”
“只不过那婢
生下孩子后便投井而亡了。元老爷嫌那丫
晦气,虽给了
饭吃,却并不乐意看见她。”
若非有一次和元老爷一起在花园赏花时,那
孩儿误闯,知县都不知道元府其实还有个小姐。
“原来如此……”赵好总算是搞懂了元府里几个
的关系。
除了混
,赵好也想不出来别的词形容了。而且这元老爷也十分怪,他虽然挣出来了一份令
钦羡的家业,但对自己内宅的管理却十分疏忽,或者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嫡子、庶子
斗,按照寻常男子的价值观来看,他似乎完全没有把下一代的家族兴亡,或者宗族香火这种常
最重视的东西,放进自己对未来的考虑中去。
太怪了。
不过不等赵好想明白为什么,衙门里的衙役和仵作便赶到了,知县于是又派
去叫了元府的两个夫
做见证,众
一同进
现场搜查证据。
因着现在已是五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元老爷在这里不知趴了多久,
多时还没什么感觉,
少时便能闻到一些异味了。两位夫
都不是很愿意进门去,只在外边看着众
搜索。
而赵好见过更可怕的场面,这会儿倒是没什么感觉。
她先去查看了尸体,发觉元老爷以坐趴的姿势卡在书案后边。他脸上没有特殊的表
,四周也没有挣扎过的痕迹,只是脑后
了一个大
,像是被
从背后偷袭致死的。
再看书案,元老爷的胳膊下压着一张写了一半的遗嘱,上面的字只写了一小半,还有一部分被血迹洇得看不清了。但是能很明确地看出还没有写到家产具体如何分配、分配给谁,笔就停下了。
赵好忍不住在心里叹了
气,果然是因为这档子事儿。
不过这会儿也没工夫替元老爷哀悼,赵好再抬
去看,便见书案上还搁着一碗只剩下一半的参汤。
赵好的视线刚落在那碗参汤上,便听见卫知拙道:“银针。”
两个
对视了一眼,知道互相心里想的都一样。
一旁的仵作虽然不知道卫知拙是谁,但还是配合地把银针和白布递了过来。
卫知拙用银针在碗中搅和片刻,拿起来时,便看见浸了汤水的地方都变黑了。
卫知拙面色不变,将银针在白布上擦了擦,黑迹仍在,并没有褪色。
卫知拙看了眼赵好,吐出两个字:“砒‖霜。”
居然……或者说果然?有不止一个
想要元老爷的命。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赵好心想,时间间隔太近,
上的伤
无法分清是死前还是死后造成的,那元老爷到底是被砒‖霜毒死的,还是被
用重物击打致死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八卦的知县大
!您真是什么都知道!现在嫌疑
已经介绍完毕,可以开始盲猜凶手的环节了!
第二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