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八百的会议记录背后,有摸鱼写了一篇大纲文。更多小说 LTXSFB.cOm
钢笔字,纯手写。
字很不错,锐意尽显,一派金戈杀伐之气。
然后魏檗翻了一下会议记录的名字,一整个大无语。竟然是单位的大大佬——单位自成立以来,出过的最高级别的领导。
这样的大佬,年轻时上班也会是摸鱼的吗。魏檗有些怀疑生,更让她怀疑
生的是,作者半道跑路,没写完?!
时隔四十年,被抓来填坑。
走在回村路上的魏檗悲愤加。
什么村?北山省西河市南涿县山水镇油山西村,她的籍贯,她家的住址。
当时看到的时候还吐槽这地名起得随意,现在,魏檗心道,我是该感谢大佬的大纲文好歹给了个地名吗( ̄ェ ̄)
“大妹!大妹!”
“啊?什么?”魏檗正沉浸在无限循环的对大佬吐槽中,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大妹”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称呼,是魏潭在叫自己。
“你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魏潭说:“你不用担心工作的事,我来家这几天听爸妈说,打算让爷爷找找门路。”
?
魏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自己的心不宁表现的太明显了。
好在有个毕业分配的大事在,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心不宁也属于正常表现。
想到这里,她“嗯”了一声,对着魏潭点点,乖巧地笑了一下,露出一副放心的表
,没有再多说什么。
魏潭也不是多话的,两
沉默地赶路。
四十里路仿佛看不到尽。
魏檗机械地走着,魏潭拉着车,时不时转看看她有没有跟上。
魏檗走得脚底板生疼,为了转移注意力,只好在脑子里细细梳理魏波小姑娘的过往以及和家的相处方式。
她发现,魏波其实与整个家庭,并不十分亲近。
这在农村很正常,没会关注一个小丫
片子的
绪和思想变化。
等她考上小中专,更是半年半年的在外面读书。
这样想来,开阔了眼界,有了一些变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于是她向魏潭说道:“哥,你听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
魏檗脚步不停,尽量咬字清晰,一字一句地说:“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魏潭愣了一下,老老实实摇说:“没听过,是古
说的吗?”
“是。”魏檗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持着一点烛火前进,与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相比如何呢?”
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的《师旷论学》。
如果单是这样,魏檗也想不起这句话来。她之所以想起来,是因为这话还出现在了大佬的大纲文(坑)中,是大佬大纲文(坑)的开篇点题之言。
此此境,魏檗觉得十分适合在当下自己劝自己。
虽然大佬留下的是大纲坑,但好歹……是吧?
她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换成合适的话跟魏潭说:“我们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现在风云激,前路隐藏在浓雾中,谁也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处。”
“是的。”魏潭点道:“我们学校里,也经常有关于真理和实践的大讨论。”
“炳烛之明,哥,我就是那点烛火。”
魏檗笑得采飞扬:“我要做那点烛火。”
魏潭停住脚步,讶异地看向大妹。
夕阳坠在山,溅起点点金光,撒落在少
凌
的发丝上,又反
进他的眼睛。
他没想到,在自己印象里面目模糊、文静、话不多的大妹,有这样高远的志气和理想。
惊讶、赞叹、羞愧等等各种各样复杂的绪涌上魏潭的心
。
“大妹,……”
魏潭刚想说话,却被身后一道高昂惊喜的声音打断。
“魏波,大妹子?!真的是你啊!”
……
魏檗抬眼看去,一个梳着中分油,穿着白衬衫的年轻
,右腿搭在自行车横梁上,左腿撑着地,停在他们左边。
魏波的记忆里似乎并没有这号,但他打招呼的样子,又实在是过于熟稔。
这会儿魏潭也转过,看到来
,说:“吕大哥,真的是你啊!”
吕勇说:“我远远看着像你,又觉得怎么这么高挑了,没敢认,走近一看真是你啊!”
语气里带着一子轻佻。
魏檗皱了皱眉,刚想反驳,只听见魏潭开了。
“是呢,我看见吕大哥停车也不敢认呢,想着平时都是骑车直接过去,今天怎么停下来跟我们说话了?!”
“滚蛋。”吕勇朝魏潭啐了一:“跟我妹说话呢。”
转跟魏檗说:“妹妹,你以后就是光宗耀祖吃皇粮的
了,祭祖上坟都该有你一份儿,可别让外
占了去。”
说完骑上自行车叮铃铃走远了……
“什么玩意儿?!”
魏檗简直满脑袋问号,你谁啊,怎么就上坟了。
她看向魏潭,说:“这有病吧。”
魏潭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自然知道吕勇的意思。所谓的“外”,不过是指自己这个本该姓袁的“野种”。
魏潭心底暗自冷笑,说起吕勇,语气依然平静:“仗着他老子当支书,在镇上寻了个工作。这么抖,长久不了。”
哦~村支书,魏檗反应过来了。
原来就是她爷爷的“政敌”,背后煽风点鬼火搞掉她爷爷支书位子自己上位的吕家丰的儿子!
怪不得魏潭和吕勇两说话
阳怪气。
她也终于从魏波小姑娘的记忆里翻出了吕勇的影子,毕竟之前见面招呼都不打的,很难有什么
刻印象。
魏檗道:“他怎么今天想起来跟我们打招呼。”
魏潭说:“谁知道抽哪门子疯。”
……
自从打开了话匣子,兄妹俩聊着天走,路途似乎不那么漫长枯燥了。
等到太阳完全落下山,天刚刚擦黑,魏檗终于到了她在油山西村的家。
一进家门,心里哇凉哇凉的。
第3章
◎一家◎
毕竟在魏波的记忆和认知里,自家的生活过得并不算很差。
爷爷虽然“政斗”失败被从支书位子上撵了下来,但得益于家里五服内的兄弟多,她大伯魏建军依然在村里当着民兵队长。
她爸魏建岭从小跟学木工,后来自己摸索,电工也会一点,生产队的家具都是她爸帮忙打的,平时村里有什么电灯、喇叭线路问题,也都要喊她爸帮忙,属于村里不能缺的“能
”。
所以虽然“对家”上位,但她家的生活水准,在整个村子里来说,应该是属于中等偏上的殷实家。
她家的宅基地很大。家里是一个东西方向的三进大院子,最西边第一进院子的大门是篱笆门,院子里盖了一间猪圈和两间茅屋。
一间茅屋里堆满了玉米秸秆、玉米芯、树枝,各种各样的柴,是间正儿八经的“柴房”。另一间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