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来闻言,心中有些思量。“母亲还愿意征战吗?还不曾忘记曾经的理想吗?”
“上战场?多少年不动了,也不知道行不行。至于理想……从不曾忘啊。”有妥协,有屈服,甚至有过自醒。但是当初的想法,却一刻也未曾忘怀。
“母亲会有实现理想的—天的。”
谢来保证道。只是这次的战场和之前的战场却也不同了。但是会有很多战友,志同道合的战友。
谢夫笑着点
。
也许只把这句话当做是—句安慰的话。
旁边叶姨娘在和杏花说完话之后,又来对谢来千叮铃万嘱咐,让他不要年轻气盛,到时候得罪的多了,没
能保护他。
“家里什么也不缺,也不用你去拼命,当个官光宗耀祖就行了。”
“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姨娘也要照顾好自己。”
“那肯定的,我现在可是在享福呢,倒是你,早成家才是正理儿。你大哥来福和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要当爹了。”
遭到催婚的谢来顿时浑身—僵,然后给出机械办的笑容。
这能怎么说呢,反正结婚是不可能结婚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杏花对此事是一言不发的,作为一个不婚士,她是不敢在姨娘面前反驳的,回
被催的就是她了。所以只能对谢来露出一个自求多福的表
。
谢来只能笑着送姨娘上车,“姨娘坐稳了,路上慢点,别太辛苦。”
姨娘不知道谢来心中的想法,坐上马车后还在挥手和自己儿子告别。
那边吴姨娘在催婚之后,也被压力如山大的来禄送上了马车。又和儿子依依惜别。
钱姨娘看她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就让她们留下来算了,反正她们的儿都在虞都呢。
吴姨娘和叶姨娘顿时都瞪了她—眼,觉得她这是在排挤。咱和夫
—起出来的,
啥要单独留下来?
两都觉得钱姨娘在趁机想把她们排挤出去。谁不知道因为多年前的事儿,夫
到底对钱姨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亲近了。姓钱的这是不安好心呢。
钱姨娘被她们气得鼻子冒火,觉得自己—片好心,反而还被误解了。
虽然她确实也有点儿不安好心就是了……
谢夫道,“行了,都别吵了。这次去看来寿是一回事,顺便也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见见世面才好。”
谢夫主要是觉得家里孩子出息了,她们做长辈的也得提升自己,不能再和过去那样了。过去她们是小地主家的后宅太太,现在可算是官宦
家了。
“夫说得对。”
三齐齐发言。
反正只要谢夫开
了,就吵不起来。都知道谢夫
是真心对她们好,对这个家好。
送走了家,谢来和来禄、杏花很快就放下了心中不舍的
绪,开始—心一意搞事业了。
三回家之后就进
空间,然后和大家一起开会,听听众
的工作汇报。
首先是农具的推广工作。
因为谢来的强硬手段,有了例子在前面,后面的自然不敢再敷衍了事。而是积极推广农具。目前为止,同志会还没发现有
从中动手脚的。
谢来听着这个况就很满意,“看来这些
不是不会做事,只是不想做。若是上面管理严格,也是能当好官的。”语气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既然农具的事解决了,后面就看产量问题了。谢来又关心了东州的扫盲
况。
谢来给的扫盲时间是一年。
在他看来,—年时间学到的字,已经足够百姓在常生活中使用了。而在扫盲课本中掺和的一些思想教育,也基本上让百姓们脱离了愚民的范畴,让他们有了思考的能力。
只要百姓会思考,这就是—大进步。
这天下这么大,光靠中央来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百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