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先挑。”宋时祺朝后退了一步,示意姐姐上前。
宋时禧忙摆手,“我觉得都好,还是祺姐儿先挑吧。”
宋时祺叹了一
气,望向身后的姨母,“姨母你看,姐姐如此好说话,我们自家的下
还好,若是嫁出去,碰上欺主的恶仆,她也觉得好可怎么办?”
谢宛也看出来了,这正是她最忧心的地方,禧姐儿
子太过绵软了。
“姨母你最了解他们几个,不如还是姨母帮姐姐挑吧。”宋时祺点到即止。
各自挑好下
之后,娘仨进了内室,就见姨母桌上摆了一摞账册。
姨母拿出最上面一本红册子,“这是我的嫁妆册子,你们看看。”
宋时祺接过翻看,那册子十分厚重,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陪嫁物品。
“没想到如此丰厚是吧?”姨母眼眶微微泛红,“有些旧事,该同你们姐妹俩好好
代清楚了。”
姐妹俩坐下来,听姨母讲述谢家旧事。
谢家是苏州大族,前朝是皇商,谢宛一家虽属旁支且久居京城,但也是殷实富户。
谢老爷夫
,也就是宋时祺的外祖父母十分恩
,但婚后一直无所出,四处寻医问药,直到谢老夫
三十五岁才生了长
谢宛,五年后生了宋时祺母亲谢凝,之后因伤了身子再未生育,夫妻俩守着两个宝贝
儿,生活和美。
谢宛十六出嫁,谢老爷夫
自是备下了丰厚嫁妆,谢宛的夫家是杭城望族,丈夫江文景十五岁已是举
,前途无量。
可没成想谢宛出嫁后的第二年,谢老夫
一病不起,不到半年便撒手
寰,一年后,谢老爷也随夫
去了。
那时恰逢谢宛第一个孩子夭折,她身心
瘁,卧床不起,连父母的后事都无法到场。妹妹谢凝独自在京守孝,跟着京城的叔婶生活。
谢凝叔婶家与宋彦铭家老宅相邻,谢凝与宋彦铭青梅竹马,
投意合。待三年孝期满,自小极有主见的谢凝告知叔婶要嫁给宋彦铭,待他高中便会上门来提亲。
谢家叔婶本就是看在她父母留下的可观财产份上才将谢凝养在家里,婶娘更是早早物色了几家对他们有利的
家,计划着将来谢凝嫁过去,能成为自家儿子的助力。谢凝此举无疑给本就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亲
雪上加霜,两方一时坚持不下。
直到宋彦铭春闱高中
了翰林院名单,叔婶才稍稍松
,但在求亲的聘礼上狮子大开
,层层加码。
宋彦铭自己都是穷书生一个,哪里拿得出什么像样的聘礼,谢凝叔婶就以此为借
,说没有聘礼就不给嫁妆,那嫁妆本就是谢老爷夫
留给小
儿的,他们这几年侵吞了大半不说,如今在侄
亲事上作梗,竟想全部占了。
彼时正遇上宋彦铭同窗赵旬无法外任的烦难之事,宋彦铭和谢凝这苦命的一对在京城都有家
掣肘、生活俱是孤苦无依,一番商量下,索
将翰林院名额让给赵旬,两
简单拜堂成了亲,一同离京去往安平县赴任。
谢凝到了安平县给姐姐谢宛去了封信,述说自己的境况,谢宛得知后心疼不已,那时恰逢丈夫进京赶考,谢宛回信告知妹妹,等得了丈夫高中的信儿,他们夫
就去安平县看她。
江文景不负众望春闱进了二甲前十,授了吏部官职,高高兴兴准备回家接妻子,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他行至半路偶感风寒,一病死了。谢宛一夜之间经历大喜大悲,成了寡
。
江家有两房,江文景是二房,他上
还有个大他十岁的兄长。谢宛婆母偏疼大房,自谢宛孩子早夭后对他们二房就更不待见了。小儿子没了,婆母自是要为大房考虑的,谢宛虽嫁妆丰厚却无娘家助力,那嫁妆往后就是大房的。
婆母唯一担心的就是谢宛改嫁,于是跟大儿媳合谋放火烧死谢宛,谋夺她的嫁妆。
出事那晚,谢宛提前得了信儿逃过一劫,报信之
正是丈夫江文景的亲侄子江谦。
原来江家大儿媳是继室,江文景大哥跟原配育有一子,就是江谦。继室恶毒,苛待继子江谦。江谦不堪忍受,偷偷知晓了祖母与继母的密谋,实在看不过,给谢宛报了信。
当夜谢宛逃走,很快就报了官,经过两年多的审理判罚,最终,妯娌获罪,婆母因年迈,予金作赎刑,谢宛也被允许离开谢家,自立
户。谢宛虽如愿以偿,但毕竟蹉跎了近两年的时光。
逃出夫家魔爪后,谢宛决定去安平县找妹妹一家,这才知晓已与妹妹天
永隔,妹妹一年前便难产而亡,留下两个苦命的
儿。
“旧事大致便是如此,”姨母述说间几次垂泪失声痛哭,姐妹俩劝她休息,她却不答应,强撑着将旧事说完,“跟你们讲清楚了,也算是将我身上的重担卸下了!”
宋时祺梦里对谢家旧事知晓得不多,只知姨母夫家不善,却没想到是如此的穷凶极恶。依稀记得那时唯一反对她婚事的便是姨母,可当时她一心要嫁给那个
根本不听劝,或许只有姨母最清楚高门后宅的腌臜与
私吧。
宋时祺同往常撒娇一般扑进姨母怀里,百感
集。
“好啦好啦,都过去了,咱们说正事儿!”姨母宠溺地拍拍她的脑袋,示意她跟姐姐一同坐好听她继续说。
“我的嫁妆都在这单子上了,当时走得急只带了些值钱的首饰、银票和房地契,家具器物都被一把火烧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