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的确大半都来自于各种“秘方”的功劳,他向杨阁老表达的是合作意向,而不是投靠意向,对方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所以,没有得到回应,俞州倒也不着急。
至于杜阁老那边,他得先把杨阁老忽悠住了,才能去找对方。
暂且将这两方放到旁边,俞州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办好边疆士兵消暑供给的差事,他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才能拥有话语权。
而对于这份差事,他也是早就准备。
早在当初科举进京之前,俞州就和乔楠在私下里讨论过进朝堂之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了,也是那时候开始,他们就悄悄做起了准备。
乔楠早就让贺元柏父亲和大哥合作的那支商队,趁着这一年里到处贩卖乔家的布匹和红薯条的机会,在全国各地收购制冰的硝石。
如今俞州需要硝石,他们直接就能将足够的数量拿出来,避免了临时大量收购硝石,导致东西涨价不说,还会被有心之阻拦,
坏俞州办差。
至于消暑药材和食材,因为往年也会给边疆士兵购买,户部早就购买好了,不需要俞州再费力。
因此。
在贺元柏、岑明辉、闻俊良三的辅助下,俞州领到差事不过四五天的功夫,就将事
办好了。
任务不仅完成得迅速,还超额完成了,朝廷给的40万两银子,俞州最后还给剩下了几千两。
着实让朝中大臣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那些还想着坏俞州差事的
,完全没有找到机会和时间,眼睁睁看着他轻松完成差事,脸都绿了。
这俞州真是好的心机!
原来那硝石竟然可以制冰,原来俞州在还没有考上科举前,就已经开始谋划进朝堂后的表现了。
如此远见筹谋,如此胆大包天,偏偏这家伙还装得一副只美
不
权利的窝囊模样,真是狡猾
诈啊。
但不管众心里怎么想。
此次办差俞州确实完成得非常好,立了大功劳,文德帝直接当堂奖赏,将俞州调任户部,从正七品的翰林编撰,升到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
连带着贺元柏、岑明辉、闻俊良三,也都跟着调任户部任职,羡煞了一众朝臣。
别看俞州从正七品到正六品,好像就升了两级并不多,可实际上真的不少了。
朝堂升迁真不容易,大半官员混了半辈子都不一定能升上去,即便升上去也是一级一级的走,要花很多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