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话要让元蔓娘她们听到,也只能摇头苦笑。『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这样好的布料,若不是要卖成衣,她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买不会穿,而人家却觉得朴素划算。
等书院先生某天忽然意识到学生们穿的都是同款时,就只剩下个头太小和个头太大得定做的,要么就是不愿意和卢舟、苗泓荫为伍的,依旧我行我素穿着自己家做的衣服。
原先大伙儿衣服都是各式各样,各种颜色,如今别人都成了一样的淡蓝色,那些还穿别的颜色的,就显得特别扎眼。
尤其是一个大个子,先生一眼扫过去,在一片浅蓝海洋中就你一个黑点,好,就你了,把昨天要背的书背一遍。
大个子都要哭了。
怎么最近天天是他,天天是他!
能不能换个人了!
很快,书院其他人也或买或做,做出了类似的服装,款式或有区别,颜色却都相似。
爱凑热闹的也发现了卢记成衣铺,进去一问,那样的款式人家只卖给读书郎。
这一下,又引起了一波话题,那些只是贪图新鲜的没买上衣服,有人作罢离去,也有人因为受了“不公平对待”四处叫嚣——
北城县学旁边开了家成衣店,衣服竟然不卖给我,当小爷没钱吗?真是岂有此理!
如此这般,他跑去别的店定衣服,就要照着那样的来,还得马上就要穿。
他这一闹,衣服没一天做出来,那些衣服只给书生穿的名头倒是宣传出去了。
原本不好的也好上了,啥样啊,不读书还不给穿?
他们跑去一瞧,别说,还真挺文雅!
这下,城中百姓谁再路过县学,或者走在路上,一看衣服就能认出:哦,这是个读书郎!!
元蔓娘赶着赶着衣服,登门看热闹的客人络绎不绝。
连东街、西街的成衣铺子,还有进出有钱人家的绣娘、裁缝也纷纷来看。
她的模特衣架,试衣间自然又成了重点。这东西好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瞧这架子,衣服挂上去不跟穿在身上效果一样吗?好像还比人穿在身上更好看一些。
这大铜镜也不错,一下就能把整身照出来……
元蔓娘分不清谁是客人谁是同行,别人问什么她都老实说,诸如这架子是怎么做的呀,镜子是从哪儿定的呀,她都说。
一时间,继观阳铁锅后,大号铜镜又风靡起来。更多小说 LTXSDZ.COM
撑衣服的模特不是人人需要,镜子可是有钱人家的必备新宠。
家里女眷多的,更是一家就要好几个。
这些热闹与成衣铺无关,真正给元蔓娘带来生意的,还是她们新挂出来的绣品、绣片。
刚开始人乌泱泱来,乌泱泱走,这看看那看看却什么都不买,元蔓娘和颜母还有点着急上火,焦躁不安,是不是别人瞧不上,是不是她们手艺不够好。
两人还商量着又到别人店里看了看,逛了一圈,她们渐渐也想开了,不是她们不好,是做衣服又不像吃饭,哪能天天买呢?
管他有没有客人呢,爱看就看吧,人多不买也比没人上门好。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注意到了她们的绣片,这位还是同行——是专门给观阳几户人家登门做衣服的裁缝。
裁缝问:“你们这绣片好像和西街绣坊那家一样?”
颜母:“是,原先我们往那边卖,现在自己开店,就自己卖啦。”
裁缝又问:“你们绣的?”
元蔓娘:“是呀。”
裁缝点头问起价格,随后就翻看起花样来,没一会儿,对方像进货似的收走大小不一五十多片。
元蔓娘晕乎乎地收钱,裁缝又问:“能不能定做?”
元蔓娘连忙道:“能能能,您要什么图,要多大?”
裁缝:“要个两尺半的大松树,做寿袍用,图样明儿个我给你们拿来,你们按着你们这样的绣法绣,要是能做,我先付你们些定金。”
颜母和元蔓娘欢欢喜喜把这位财大气粗的客人送走。
唯一的遗憾,就是元蔓娘的水果还是没能推销出去。
观阳人还是不爱把水果绣到衣服上去。
晚上吃饭卢栩听说了,吐槽道:“他们缺乏创新和时尚的勇气!”
一桌子人眨眼,时尚?啥是时尚?
卢栩已经把话题进行到下一项:“放心吧,我来想办法!”
第章 换个思路
卢栩想到的办法很简单,不喜欢穿,那就看嘛!
元蔓娘绣的都是水果,色彩鲜艳,样子逼真,在现在这灰突突的季节里往家中挂一副这样的彩画,多好看!
那些细细的彩线比书画店的挂画可精致多了,凭什么书画好卖,绣品不好卖。
说干就干,改起来也方便。
他们隔壁就是裱画店,卢栩把元蔓娘绣的三幅刺绣裱成两纵一横的挂画,让対方用上最好的卷轴,无比配得上这绚烂的绣品画来。
裱画店老板也是稀,他们裱书法,裱画多了,裱刺绣还是头一遭。
卢栩说得唬人,他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他不敢怠慢,叫最好的老师傅小心翼翼裱好送回来。
这次卢栩没用纸托裱,而是选了玉色的缎料,托裱在绣片背后,装裱完毕,玉色的底色犹如玉盘,水润粉嫩的桃子、红彤彤的苹果、橙红色的柿子,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
腊月看完抬头道:“娘,我想吃桃子。”
卢锐不比姐姐的矜持,直接就往上扑。
卢栩及时挪开,别说他们,他都馋了。
一冬天除了存的一点儿果干和冻梨,他都多久没吃过水果了!
哪怕有个西红柿啃啃呢?
卢栩默默吞吞口水,拿着卢锐他们还没看清的桃子卷轴直接挂到了店门正対的墙上,纵向的苹果和柿子,则挂到了门外。
卢栩拍拍手,把腊月的小板凳搬到窗边,“你替娘看着咱们的两幅画,别让路过的毛贼偷了去。”
腊月绷着小脸肃然点头。
这天下午,路过县学这条街的路人在一片冬末初春的枯寂街景中猛然看到一团红色和橙色,怕没看清,又驻足看看,真是苹果和柿子!
再看看,好像是画的。
可这是用什么颜料画的这么鲜艳呢?
好得忍不住凑近瞧,哦,原来是绣的!这绣得可真细啊!
他们看着看着,忽然看见窗纸后有一块圆圆的影子,随即,窗户被打开,从里面露出一个小女娃娃圆溜溜的脑袋。
小女娃奶凶奶凶地威胁:“我哥哥说,只许看不许摸的,你要是想摸,就买回家随便摸!”
路人:“……多少钱?”
腊月:“十两。”
路人:“多少?!”
腊月:“十两。”哥哥就那么说的……
路人倒吸一口冷气,心说你怎么不去抢?
这价别说路人,元蔓娘都差点被吓死。
卢栩给她们算账你瞧:做一身衣服用一天,能赚一到二两,绣这么一副要十天到半个月,他们还要花钱装裱,要十两很贵吗?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