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燕姐没有照顾猫猫的经验,还是提前把猫饭准备好比较合适。01bz.cc
很快,电话接通,里面传来了陈燕的说话声:
“哈哈哈哈,我今天发挥出了老虎伍兹的实力,悦悦你是不知道,那些看我的眼全变了,超崇拜的那种……”
打出那么多漂亮成绩,陈燕一直没诉说,特意打电话炫耀也有点跌份,所以这会儿接到表妹的电话,她便打开了话匣子,不停的诉说起来。
沈佳悦说道:
“我家墩墩可是超级幸运星,跟它在一起肯定幸运啦……你们到哪了?得给小家伙准备吃的,可不能跟着你挨饿受委屈。”
这话陈燕就不好听了:
“什么叫跟着我挨饿受委屈?墩墩,大姨今天让你受委屈了吗?”
“喵嗷~~~”
陈燕:????????
小东西,你故意拆我台是吧?
沈佳悦咯咯笑道:
“燕宝,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无话可说,只想把车停在路边揍某只猫一顿……我们上g7高速了,最多半小时就能到迎春街,你们该准备就准备吧……对了,给我烫点青菜,我得继续减脂,可不能像你们一样胡吃海塞,一点都不注重身材管理。”
“对对对,我们不注重身材管理,然后注重身材管理的长出了小肚肚……”
陈燕没等她把话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只要我挂电话够快,你就嘲讽不到我。
结束通话后,陈燕瞥了后座上躺着当大爷的墩墩,嘴里嘟囔道:
“小肥猫,下次犯我手里,看大姨怎么收拾你!”
然而墩墩不为所动,甚至还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
下午四点半,店里的晚饭正式开始。
林旭将灶上的火关掉,掀开锅盖,一香夹杂着荷叶香味的水蒸气便从锅里升腾而起。
有了荷叶的加,浓郁的
香中多了几分清鲜。
该说不说,闻着真挺舒服的。
用筷子将表面已经稍稍有些烂了的荷叶夹出去,锅里的菜品这才显现出来。
其实关火后应该再用荷叶盖着焖一会儿的,这样食材中的鲜香味会更加浓郁,但现在到了饭点,大家都等着吃晚饭,所以焖的步骤就省下来了。
林旭拿来几个盆,用筷子将里面的食材分开,青椒跟青椒放在一起,跟
放在一起,全部盛出来后,再将锅里的汤分别倒进几个盆里,这样既能保持温度,同时也能让香味更浓郁。『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将这些盆全都端到外面,再将米饭端出来,今天的晚饭就开始了。
车仔对把子比较熟悉,所以就成了打菜师傅,沈佳悦没有立即吃,而是拿着相机,特意拍了一下菜品,为
夜放毒做好准备。
拍完,这才端着碗,每样菜都要了一点,又要了一大碗浇上汤的米饭。
回到卡座前,她又拍了照片,然后开吃。
先将把子夹出来放在米饭碗中,小心去掉上面缠着的马莲
,然后猛咬一
。
把子很好吃,肥
部分
即化,瘦
部分劲道多汁,再加上软糯的
皮,一
下去,大
吃
的满足感就涌上心
,非常过瘾。
除了感好之外,
的香味也非常浓郁,尤其是那种酱香味和甜面酱若有似无的甜味,让
多了几分鲜
。
吃一,再扒拉一
浇上了
汤的米饭,舒坦!
“不愧是把子啊,吃起来就是过瘾,旭宝你赶紧来吃呀,超美味。”
林旭这会儿正在给老爸老妈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吃饭,听到沈佳悦的催促,便挂断电话也准备来吃。
沈佳悦吃了两,觉得稍稍有些腻了,便夹起炖软了的青椒咬了一
。
辣椒里满是汤,吃到嘴里有种青辣椒特有的清鲜,还带着一
甜味,紧接着,便是青椒特有的鲜辣。
这辣味不仅让嘴里的油腻感一扫而空,同时还让胃
大开。
呼呼……怪不得大家都说吃把子青辣椒是必点菜品呢,吃起来就是不一样,跟米饭和把子
简直是完美搭档。
林旭同样端着饭菜走过来,坐在了沈佳悦旁边:
“咋样,好吃吗?”
“超美味,吃着特别过瘾……吃饭之前觉得一大碗米饭就够了,现在看来,一大碗根本不够看,起码得再来一大碗。”
沈佳悦夹着皮蛋咬了一,蛋香味和
香味混合在一起,那感觉,真是没得说。
接着她又尝了尝别的食材,不管是浸满汤的豆腐
,还是柔软而不失筋道的手工面筋,亦或者鲜香浓郁的茄子,全都非常好吃。
感觉这汤跟有魔法一样,将这些平平无的食材,变得更加美味了起来。
至于米饭那就更别说了,浇上汤拌匀后,米粒被油脂包裹着,吃起来顺滑又过瘾。
一碗米饭感觉还没咋吃呢,就变成了半碗。
再然后,就彻底见底。
一旁的林旭也没想到把子会有这么好吃,简单的甜面酱配酱油,居然把
本身的香味给炖了出来。
猪浓香,配菜美味。
这么配着吃真是无上享受。
难怪之前有说济南
幸福呢,每天都能吃到这种美味的把子
,确实挺幸福。
“原本以为华北地区的都不咋吃米饭呢,没想到山东
吃米居然不次于南方
。”
“是啊,这米饭,这菜,很难相信这是北方美食。”
“超级过瘾,等会儿我还得再来一碗,太好吃了。”
“我也是,过去吃饭从不回碗,但今天,要打这个习惯了。”
“……”
员工们吃得很开心,不管把子还是配菜,都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山东美食,让他们知道,齐鲁大地除了自带宫廷buff的鲁菜之外,市井小吃也非同一般。
没多久,陈美娟林红旗以及沈国富两子、崔清远两
子、强哥小两
以及耿乐乐耿立山等
全都到了。
既然店里要做把子,自然要过来品尝品尝的。
大家取餐后,各自找地方坐下来开吃。
崔清远就着把子扒拉一
米饭,看着耿立山问道:
“立山先生,为什么南方的大米,会在山东生根发芽呢?”
耿立山咬了一百叶结,笑着说道:
“因为这是大运河的流域,过去大运河是南北流通的重要渠道,把子这种美食,也跟漕运相关,那些船夫每次靠岸,都要赶紧吃点好的,而现成能做出来的,自然就是把子
了……整个大运河沿线,其实都有类似的
和饭。”
这话让老沈动了心思,沿途都有?那回要是顺着大运河旅游一遭,这不顿顿有
吃嘛?
他好的问道:
“还有哪有类似的啊?”
“济宁甏、滕州大
、徐州把子
……以及大运河最南端的南京,南京虽然没有把子
,但却有大刀
,做法和大小,跟把子
挺像的,区别是南京一般配面吃,反而不配米饭了。”
整个大运河流域,北方吃大米,南方
吃面,这恰恰反映了当时南北流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