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衣裳都是别家瞧着他们可怜给的旧衣服,身上补丁叠着补丁,甚至已经看不出衣裳原本的颜色。
“明我就去找裁缝把这衣料子给裁了,然后给你们缝,等到天冷下雪之前你们一定能穿上新衣裳。”
一切事要等吃饱喝足以后再做商量,天气凉了,床上的褥子早就换上了厚的,被子是新打的棉被,这些都是文桂芬给春桃准备的陪嫁,嫁过正好用上。徐志先躺进去暖被窝,等春桃洗漱完毕吹了灯躺进来时,里面已经暖烘烘的了,没有一丝的凉气。徐志让春桃的脚贴着他的小腿,说话的热气
在春桃的耳边。
“今天文大哥说的那个买卖,你觉得怎么样?”春桃把脸贴在徐志的脖颈处问。
“我觉得不错,豆腐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东西,到了冬生意更好,咱们若是能接手,那豆腐坊中有现成的伙计可用,应该是能赚钱的,就是这手续恐怕会很麻烦,文大哥不是说僧多粥少。”
“这个倒是不怕,咱们去试一试,得了是咱们的运气好,没得也不吃亏,咱们再寻其他的生意做。”
“嗯,你说的对,就这么办吧,那么明个我们还要再去镇上一趟,把这个消息告诉文大哥,让他帮咱们想想办法。”
说话间春桃往里面拱了拱,手搭在徐志的背上,徐志的眼总往春桃的脸上瞟,盯着那鲜艳欲滴的红唇他舍不得挪开目光:“夜了,咱们该睡下了。”
“时间还早,咱再说一会话吧。”可这次徐志没有听春桃的,他伸手把帐子放下,帐子一抖,里面响起了窸窸窣窣衣料摩擦的声响。
……
“目前要争那家豆腐房的主要是两伙,一派儿走师爷的路子,一派走黄捕快的路子,已经把价格提到了二百两。”文捕快递来消息。
二百两这个金额远超过了徐志和春桃的心理预期,文捕快看着他们的脸色,拍了拍桌子:“不过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同你们讲,正因为这两家争夺的厉害,互相较劲,黄家豆腐坊就一直没有处理,趁着这个机会你们刚好可以以底价拿下。”
原来师爷和黄捕谁也不肯往后退一步,谁也没有把意思明白传到大
面前,县丞大
刚正不阿,本就不喜欢那位师爷和黄捕
,听文捕快说他有一个同袍想要接手,且为
正直,就有心想将豆腐坊给徐志和春桃经营,于是和文捕快商量出一个对策,就是让徐志赶紧写一封自荐信过来,而这封自荐信又将恰恰好的被县丞大
看到,县丞大
会以无
想接手这家豆腐坊为由立刻批复同意,然后徐志拿着一白二十两银子过来立字据,钱货两清,再无更改的余地,而那赌坊要收的钱有几千上万两,这一家小小的豆腐坊在他们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并不会过多的纠缠,等师爷和黄捕
发现
况不对已为时已晚。
“如何?你们想好了吗?这买卖究竟接不接?不过我可说好了,这家铺子有一些纠纷,恐怕会结一些仇,并且万事开难,我只能保证你们可以把铺子接下,往后买卖如何做的,顺不顺,我可担保不了了。”文捕快说道。
“文大哥,这个你放心,我们心中有数,你能帮忙让我们接下就已经感很感激你了,这买卖我们做。”春桃笑着说。
文捕快有些羞涩:“感谢的话不必多言,若要说谢,还是我该谢你们,巧妹很好。”
听到这,徐志忍不住打趣了一句:“这么快就改叫巧妹了?前两
还叫
家姑娘呢。”文博会闭
不言,良久方笑道:“你等着喝喜酒吧!”这话是曾经徐志对他说过的,如今他原话奉还。春桃和徐志很有成就感,能为他
成就一桩美好姻缘,那种滋味竟然比美美饱餐一顿还要好。
文捕快是个实派,做事
滴水不漏,一切顺利办成。第二
下午徐志就拿了银子去衙门,和黄家伙计、赌场伙计在官家见证下签订文书,文书上各自盖了手印,又在官府备了案,一手
钱一手
货,各执一份文书留存,从此刻起黄家豆腐坊便可更名为徐家豆腐坊,连带豆腐坊的门面以及门面后面的小仓库都归徐志和春桃所有。
“我娘家姓唐,我男姓王,大家都叫他王老三,称呼我为王大婶,我还有一个闺
,是个寡
,夫家
不留她,如今跟着我两
子过生活,附近的
都叫她慧娘子。”
徐志和春桃到了豆腐坊,住在豆腐房里的老两子和他们的寡
儿一起出来见他俩。王老三是个不善言辞之
,他的寡
儿围着
巾也不大
说话,只有那位王大婶还算能说会道,带着男
和
儿出来见新东家,她先是低着
,心里忐忑不安,只听说新东家是赌局的
,平民百姓一听说那些赌局呀,
院呀,就想那是三教九流,一定不是好
。因此王大婶心里忐忑,把
一直低着,还嘱咐男
和
儿也不要抬
看,以免惹恼了新东家惹出不痛快来,。
“好好好,王老三,王大婶,慧娘子,你们都坐吧,不要站着了。”春桃说。
那王大婶听见是个子的声音,声音软软又清亮,还有几分耳熟,急忙抬起
来。春桃和徐志她是极有印象的,前两
才在她这里买过豆腐,还同她说过话,男才
貌的一对新婚夫妻,她当时多瞧了几眼,不禁惊讶道:“怎么是你们?”说完才觉得有些失言,又笑又叹气:“真是缘分,前两
娘子还同我搭话,早知道我该什么都同你讲的。”
“没关系。”春桃并没有把那的事
放到心里去,那天她和王大婶非亲非故,王大婶不想搬弄东家的是非,说明她
品好。
但大王大婶明显是往心里去了,她一辈子小心慎微,就是想把子过得好些,现在春桃是她的新东家,她当然要好好表现,与春桃好好相处。
“带我四处转转瞧瞧吧,跟我介绍介绍这豆腐坊中的形。”春桃说。
“好好,我这就带娘子去。”王大婶带着春桃和徐志往后院走去。
黄家这一间豆腐坊并不算很大,但所在的位置极好,是半面镇上最热闹的一条街,前面的铺面大概三四丈宽,两丈,里面摆了很多可以放豆腐的架子,还有几张椅子以及一个柜台,往里面走是一条
的走廊,两旁是酿豆腐的工具、木桶、模具等等。再往里走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面堆着黄豆柴火等工具,院里还有两间小屋,便是这一家三
住的地方,院子边上有一个后门,后门推开有一块空地,再过去一点便是一条河,豆腐坊里用的水,都是从河里打来的,那块空地也属于豆腐坊,是私
土地。
“我们两子在黄家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幸亏是娘子接手,若是其他
,恐怕要把我们一家三
赶出去,我们真不知道去哪儿落脚。”那位王大婶一边说一边抬眼睛看春桃,这话既是感谢,也是想要套春桃的话。春桃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你放心吧,我们是想正经好好做买卖的,只要你们好好
,还可以在这里继续住很多年。”
“那可真是太好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吃不好睡不好,就怕生变故。”
“不会的,一切如往常。”春桃安慰着说。
这间豆腐坊什么都是现成的,只是听说要歇业,豆一些酿豆腐所需要的原材料便没有进货,如今是缺货状态,想要开始正常营业还需三五的准备,正好趁着这三五
功夫,春桃也想了解一下酿造豆腐所需要的工序。
“您是掌柜娘子,是金贵,了解这些做什么?自由我们三
子
持就够了。”王大婶说道。
“什么金贵呀,我娘家是罗家村的,我是罗家村的姑娘,叫做罗春桃,我丈夫是徐家村的
,名叫徐志,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是从村子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