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快一辈子,就从来没见定州这么团结过。
至于为什么,所有的定州都心里有数。
因为衙门里来了一位陈大,更因为那群浑身都是劲儿的江县
啊!
陈大并不是一直待在衙门。
偶尔他也会来视察,带着差役们,走街串户去百姓家里慰问,或者去棚区房里探望病患。
凡是近距离和江县接触过的定州
都知道,他们总是三句话不离‘县太爷’,就算是平时聊天,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县太爷如何如何’。
一开始定州还会觉得怪。
后来就见怪不怪了。
你要是见过陈大啊,你也会忍不住把陈大
挂在嘴边!和陈大
相比,以前那个狗官徐顺简直就是个
!
被徐顺压迫那么久,此时的定州百姓才终于意识到——
一个好的官员,对于地方上的百姓们来说,是个多么幸福的事。
事实上不仅定州的百姓。
连定州的富绅,知府衙门里的差役,包括同知林景福在内,都对陈大无比敬重,也被陈大
的
格魅力所折服。
现在衙门里的氛围格外的好。
差役们活儿虽然累,可衙门给他们加了月俸,甚至因为最近过于忙碌,陈大
体恤他们,还在衙门开了免费的食堂。
大家忙活了一天,眼睁睁看着定州城越来越好,越来越热闹,自己心里也舒坦的很呐!
因为这定州城,是在他们一点点的努力中,变得更加好的。
虽说每个都微不足道,可相比于以前被呼来喝去,现在的他们,才是真的在差役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尤其是同知林景福,更是成为了陈大的
号簇拥。
每嘴上都要念叨着‘陈大
’,而且还拿着一个小本本,仔细记录了陈大
在定州对抗疫病的详细过程。
到底是地方官,不懂京城凶险的局势。
等定州的疫病稳住,局面变得越来越好以后,林景福还把自己记录的东西整理成奏折,准备上参内阁。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林景福还赧然的把奏折先递给陈庚年,说是让陈大先过目审批一遍。
奏折给陈庚年的时候,林景福还特地说道:“不知道先前陈大
进京有没有见过首辅大
,下官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幸作为首辅大
的门生,得过首辅大
指点。首辅大
不仅是一位好官,还体恤晚辈后生,达济天下、心系万民。若是首辅大
看过下官的奏折,一定会被陈大
抗疫之事所打动。下官愚笨,生平
一次见到像是陈大
这般才德兼备的好官,实在为我辈楷模,所以想为陈大
做些事
,至少不能让明珠蒙尘。”
林景福是好意。
但陈庚年其实是有些踌躇的。
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发展。
此时时间刚好过去一个月,距离皇帝约定的三月之期,还有两个月。
若是现在把这封奏折呈上去,皇帝让他提前出骑兵、武器等东西,他该如何应对?
“该来的总会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哪怕林景福不主动呈奏折,定州瘟疫被解决的事
,也瞒不住太久。一个州城,三十万
,怎么能做到完全隐瞒?主公,让他呈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