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先祖为傲的。
夫生的若是男孩,就能教他四书五经,将来再送他科举
仕。
若是这孩子争气,当真能恢复祖上荣光,谋得一官半职,甚至得到一些才名,那谢老爷这个父亲,总算也能在族中扬眉吐气,一扫过往郁闷,让昔瞧不起他的族中兄弟们也高看他一眼。
但是奈何……
谢老爷在屋外徘徊数个时辰,终于等到里面的出来汇报夫
生了。
得知生下的是个儿,他面上略凝,不禁显出两分失落。
好在,他自认是个宽和知理的,虽然当初两次科考皆落第,可好歹是书香门第出身,自不能与那些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
的乡野村夫一般反应。
他知道生男生皆是天命,非
力所能
涉。
纵然他也同世一般,觉得生
到底不如生子,哪怕都是自己的孩子,
儿也好似总有些美中不足,不过,凭道理而言,这也并非夫
所能左右的,他自不该因此责怪夫
。
更何况,这还是他与夫的第一个孩子,未来天长
久,又何必急于一时?
思及此处,谢老爷先前的那一抹失落已经敛起,并未在面上显露,改言问道:“无妨。夫可还好?”
今过来帮忙的
里,有夫
娘家来的嬷嬷。她虽是下
,可也是从小看着夫
长大的,也将夫
看作自己的
儿一般。
听到谢老爷的话,那嬷嬷的心便安下一大半——
夫胎生下
儿,老爷非但没有责怪夫
,反倒第一时间问起夫
的安危,甚至表面上都没显露出太多失望。
到底是清门谢家的儿郎,这样的风度,在别家要上哪儿找呢?
夫当年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如此一想,嬷嬷便对谢老爷愈发和颜悦色,回答:“夫乏了,但
尚可,想来好好做坐了月子,就大好了。”
谢老爷说:“解语她向来体弱多病,只怕需多加照料。”
“这是自然,劳老爷费心了。不过,哪有不经历这一遭的呢?只要能为老爷诞下一儿半
,便是夫
的福分。”
这时,有丫鬟将婴儿抱出来给谢老爷看。
“老爷,夫想请您给小姐起个名字。”
谢老爷笑了笑。
他更想要个儿子,早在妻子孕中便夜琢磨孩子姓名,斟酌了不下十页纸,多是给男儿的名字。
不过万幸,他也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况,
儿的名字,当然也有所准备。
谢老爷道:“子常年待在闺中,难以行走天下。这孩子是我的
儿,虽是
子,但我也希望她知事懂理,不负谢家之名。
“传闻战国末年的隐士天机子,居山中,却能知晓天下事,并称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此是谓,以近论远。
“我盼吾也有此等心境见识,
后,便唤她知秋吧。”
是以,谢小姐从此名为谢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