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担心,她多灾多难。更多小说 LTXSFB.cOm
至于明鹤那些祸国的妖言,他一句都不信。
“我兄长的身体,还要劳烦先生。”
明鹤突然说:“医者不救一心求死的,你明白吗?”
裴岘的眼锐利盯着他,他也不在意。
“转告裴老大,还望
惜自己的身体,否则我这点本事救不了他。”
裴岘谢了声,这才走了。
第7章 高关澄
◎引火自焚◎
太子北山皇陵, 百官送行,这是陛下最后的底线。
当百官出城,赵幼澄领着赵诚在
群中, 一直陪着安成。
安成木着脸, 已经哭不出来了。
皇后也好些了,大约是太子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皇后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已经冬, 北风冷冽,但没
敢抱怨。
在北山住了十, 一众
才返回。
之后就是冬至,那从北山回来赵幼澄就留安成住在太微宫。
赵晖对赵幼澄护安成很满意, 宫中今年沉寂, 年后就会采选, 苏皇后还在两仪殿中养, 这个时刻没有
能一心守着安成。
赵幼澄见陛下的时候不多,平里见一面也不容易, 更不要提现在了。
陛下理万机,哪有空见她,但安成宫中的
官禀报后, 陛下没有阻拦安成出宫, 而是赐了很多东西,赏了赵幼澄一些御贡之物,就是默许了赵幼澄照看安成。
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安成没有前两个月那么哀伤了,但也没了从前的活泼。
宝珍和裴芝玉特意来看她, 几个还是像从前一样围坐在赵幼澄的东卧房的炕上, 裴芝玉的亲事定在明年七月, 宝珍正在问这件事。
赵幼澄是这几个里年纪最大的,但宝珍已经成婚,笑着说:“第一次在阿鲤这里见到你们,明明没多久,却像相识了很多年了。”
赵幼澄见冬青在门探了眼,但没出声,她知道是江南的信到了。
裴芝玉附和:“就是的,那时候宝珍姐姐刚从江南来,我只觉得江南的水土是真的养,你和殿下两个
生的真好看。”
安成听得都气笑了,但也知道裴芝玉就是这样单纯的格,她问:“咱两是上京城长大的,怎么就不如她们两了?”
裴芝玉才察觉自己失言,吐吐舌:“殿下别气恼,她们不如我们耐冷。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一句话逗得几个都笑起来。
宝珍也笑说:“上京城的冬天是真的冷,江南的三月已经暖和了,可我到了上京城已经二月底了,居然还会下雪。我当时都惊呆了,简直被冻傻了。”
赵幼澄听着只管笑,并不说话。
这个时候章嬷嬷进来招呼:“喝点酒酿圆子,今年从江南捎来的秋天的桂花蜜,现在喝正好。”
赵幼澄起身说:“我去找点好玩的,你们先喝。”
她起身穿过游廊,进了书房,冬青见她进来了,悄声说:“江南的信到了。”
她:“去把那套瓷器玩偶拿出来,送我房间去。”
冬青依言抱着东西就出去了。
她拆开信,冯唐信中说一切顺利,已经到了粮食割的
子,眼下江南粮价不到五十文一斗,当初米券的约定一百二十文一斗。
还有些割的
子在年后,眼下看年后粮价也不可能涨起来。
这一次应该稳赚不赔。
虽然目前按合约收钱,这场易范围也不大,但涉及的资金却很大。他同样很谨慎。
而且冯唐在信中提醒,这次的生意是暗中收割,难保这些伤财不会起疑心,冯直年后会去云南避风
。他怕多生事端,等年后冯直走后扫清尾
再北上。
而且他已经发现已经有京中的在打听他们了,那些散户粮商够多,对方一直查不到核心的策划
,对方很隐晦,想必对方也很小心,但已经查到江南,算是有心了。所以冯唐在信中一再嘱咐让她小心些。
赵幼澄一个看完后将信装起来,最后翻出来一盒宫中赐的簪子,回了房间。
因为这套玩偶是瓷器的小动物,从江南的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白瓷动物玩偶,只有手指大小,放在手心里都小小的,憨态可掬,每一只都胖乎乎的。
这是冯直为她寻来的礼物。
她们三一
握着一只细细端详。宝珍笑着问:“这是哪里来的?”
安成也端详着手中的猫。
“这是江南来的。”
宝珍:“我还以为你去翻找什么。”
她这才将一盒簪子放在桌上:“冬青一下就找到了,我翻出来一盒这个,你们每挑两支自己喜欢的。”
安成摇:“我不要这些,我的首饰够多了,我要两只这个。”
裴芝玉也笑着说:“我也不要簪子,我只要这只狮子狗就好了。”
赵幼澄失笑:“你们若是喜欢,我下次写信,让他们再送一套就是了。”
“当真?”安成对这套玩偶不释手。
赵幼澄:“这一套你们挑两只带走,等下次我再让他们去寻。到时候给你们每一套。”
裴芝玉听得十分欣喜。
宝珍好问:“是你师兄找的吗?”
赵幼澄愣了下,笑起来:“是啊。”
宝珍羡慕:“你两位师兄都是很好的。”
她还在为赵幼澄的亲事遗憾。
毕竟她年纪不小了。
裴芝玉隐约听出来意思了,但是她的亲事定了,没成婚,就不好意思说这些。
安成却并不避讳问:“阿姐真的不考虑成婚吗?我去求父皇……”
赵幼澄笑说:“怎么会突然问这个?”
安成:“阿姐若是拖久了,将来……”
将来说不准婚配就更难了。
赵幼澄开玩笑:“这些不是你心的事
,你只管
心好自己。冬至过后就
腊月了,又一年过去了。你想要什么礼物?”
要是从前,安成定然会张罗各种热闹,这会儿也没心了,只说:“到时候再说吧。”
这个年底都十分寂静。
腊月初八那,各部衙门都在上值,高关澄告罪后,兵部就缺了尚书,大约是高关澄心有不甘吧,又或者他急着救族
。
他联合马廷庸、张玉几,欲向陛下推举江南籍的曾庆国。
曾庆国也是命运多舛,屡次举荐,屡次不取。
高关澄在病中,还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上千字的奏折。
起先因为太子的事,内阁的
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江南的消息传回来,高关澄差点跪死在宣武殿外,吸引了大部分
的注意。
但这些丝毫影响礼部的动作,礼部给太子准备了几个谥号,陛下最后选中悼恭二字,太子的丧仪准备就绪,冬至后一切尘埃落定。
高关澄才开始自救,因为高家的族们马上就要进京了。
他卧病在家,如坐在火上炙烤,诚然康亲王为陛下的名声,给他留了一条命,却也让他无路可走了,这招数是真的毒。
他还不如死谏,落一个净净的名声,所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