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了,也要坐牢的。】
【当真是没权,也不公平极了,可见那时对
子的压迫有多
,又有多歧视和封建,不是
子立不起来,不是
子本身不行,而是封建男权下,给予
子身上的枷锁太多了,结果他们还要站着说一句,
子就是不如男子,真是可笑。】
是啊,怎么能不可笑。
再次听到妻子告发丈夫竟还要坐牢,对比天幕先前说过的秦朝之于子的法律,这难道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也难怪先前天幕会拿秦朝的法律作比了。历朝历代下,不少心思复杂,更
也是无言以对。
【好在李清照有朋友帮忙,只在牢狱里待了九天就出来了,可对于一个子而言,这已然是一般
所想象不到的痛苦,是李清照所难以承受的苦痛,因为在李清照出狱后,还有很多文
来嘲笑她——】
【看啊,一个才,怎么能改嫁?】【改嫁就算了,怎么还告发自己的丈夫?】【丢
啊,把脸都丢光了。】
【可真是可笑。】
【谁可笑?谁又丢?改嫁又如何?一个
子,怎么就不能做这些事
?谁规定的?】
【一个有勇气,有胆识,有胆量,毅然决然,敢作敢为的子,有什么可嘲笑和可笑的地方?】
【若换做现代,这样一个子,依旧是被
赞叹和佩服的存在,只可惜,李清照生活在那时的南宋,是文
士大夫自以为是,自身懦弱无能,却要不断打压
,好像才能彰显他们的可悲时代!】
汉朝未央官,
刘彻不由得叹了一声。
哪想后世竟是连子改嫁都要被嘲笑了?
又哪想子告发自己的丈夫,都是一件可笑的事
了?所以究竟是谁可笑,谁丢
啊。
可真是让无言以对。
宋更不敢发声了。
他们好多都脸皮涨红,竟是连留言板都不敢再看。而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用李清照的成就,更是映照了“他们”的不堪和可笑——
【因为李清照告发张汝舟这件事,可以说是使得李清照从此身败名裂,也遭受着巨大的非议,于是往后的岁月里,李清照再也没有改嫁过,并且一直都是孑然一身,而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也才不到50岁。】
【晚年凄凉,李清照就总是不由得追忆过往的岁月,于是她写了又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可谓是一字一泪,风格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之后李清照又开始着手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还写了著名文章《金石录后序》,这篇文章讲述了她和赵明诚之间的故事,也是我们研究李清照的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李清
照在此期间,还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词作。】
【这些优秀的词作文章等,使得李清照再次被当时文坛所认同,只是最终,李清照还是在孤苦和凄凉中悄然离世了。】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不得不说,很多诗词
悲苦的一生,也是国家风雨飘摇的印证了。】
第3章 辛弃疾
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声声慢·寻寻觅觅》,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今也才是豆蔻年华的李清照听着,也是忍不住摇叹息一声。
也许这“愁”之一字写满了她的晚年生活,也让她再次成为宋词大家,可听着她这一生的经历,还是忍不住唏嘘几声。
身为一个子,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或许该安居一隅,独善其身?可若是历史当真会重演,她大概也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不是选择赵明诚,也不是选择那张汝舟,而是选择保护那些金石文物和书贴典籍等。就像天幕说的,子又比谁差?
男会保家卫国,
子同样能做出一样的选择,也敢做出选择。只不过现在……
李清照单手托腮,忍不住笑了笑,现在宋徽宗已被赶下位,新皇有意再次实施新政,只不过要经过更合理的改良调整才行,朝中反对的大臣少了,大概主要是因为这资料库的出现吧,一切已经在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这次的未来不知又会如何走向。
但李清照觉得,最起码她已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将军不多见,才
也不多见,有可靠史料佐证的才
也吏少。】【而这些才
,像李清照这样,在文坛上取得一定成就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班婕妤,先前提到过的,班固,班超,以及班昭的祖姑,西汉作家,著名才
,以辞赋见长,被汉成帝立为婕妤,可却生名不详,关于她的作品也有很多,但大部分也是已佚失,现存作品仅有三篇。】
【谢道韫,东晋时期的诗,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颇有文才,所著诗赋等流传于世,被称为“咏絮之才”,在丈夫王凝之死后,于会稽独居,终身没有改嫁。】
【鱼玄机,晚唐诗,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
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
,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
之罪名处死,并且其生平不见正史。】
【还有同样是宋代的朱淑真,也同样是生于官宦家庭,丈夫为文法小吏,后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终抑郁早逝,而据说朱淑真去世之后,她的父母将她生前的文稿付之一炬,使其余生平不可考,遂素无定论。】
【这就是男对于文学的垄断下,男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