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能耐从这里就可见一斑了。「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狄县尉今天亲自体验了一下就发现,不是崔县令抵抗能力弱,而是吧,有些事你真的拒绝不了。
如果有给你搭好台子,你只要上去讲两句就能名利双收,你能狠下心拒绝吗?
你肯定也不能!
这位郭少府年纪不大,揣摩心的本领可比许多
都要强。
狄县尉因为出身的关系,从小接触的也都是名门望族,只是他自己比较喜欢读书,不太出去应酬,只有聊到刑律相关的问题时才会有说不完的话。
难得遇到个自己这般欣赏的同僚兼“小友”,他自然忍不住跟儿多夸几句。
一夸就夸出问题来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去点卯上衙。她才刚坐下,就看到两个小脑袋在门外探来探去。
三娘定睛一瞅,认出来了,这是狄县尉家的一对龙凤胎。
他们县衙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主官,她还是最后来的,逢年过节当然会去同僚家里串个门。
崔县令他们的家眷她虽不能说全都认识,大多也都打过照面。
狄县尉家这两个小娃娃就挺让印象
刻的,兄妹俩是双生的,从小长得一模一样,不过妹妹
格活泼可
,哥哥则有些沉默寡言,且身体还有些病弱。
这是双生子常有的况,母亲孕育一个孩子已经很艰难了,换成双生子很可能会有供养不足的问题。
才十一二岁的娃娃脸上时常带着些病容,瞧着总是叫心疼的。
许是因为早慧的缘故,三娘虽然只比她们大三岁,见着狄家这对小孩儿却觉得她们是小不点。她放下正在搁下公文的笔,朝她们招了招手。
得了三娘友善的信号,两个小不点颠
颠跑到三娘面前开始自我介绍。
兄妹俩的名字也好记,哥哥叫狄平,妹妹叫狄安。
一听这么两个名儿就知道她们刚出生时有多凶险,不然相门出身的娃儿大抵不会这么起名。
她们母亲卢氏也是许多年都没再生养,专心致意地抚养她们兄妹俩长大。
两小娃娃一左一右地瓜分了三娘手边的位置,趴在案前看她写东西。
三娘来了兴致,不时指几个字考校她们兄妹俩,很快摸清了她们的水平。
狄县尉夫妻俩可都是名门出身,教养儿自然是用心的,两小孩基本把字都认全了,书也读了不少。
三娘叫去取了两本适合她们看的书,安排她们先看着,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她。更多小说 LTXSDZ.COM
两小孩乖乖应下,开始积极争当三娘的小跟虫。
这天傍晚狄县尉回到家,很快察觉自己家里空落落的。
他里里外外找了一圈,不仅没找着自家娃儿,连妻子都不见踪影!
怎么回事?!
他那么温柔体贴的妻子呢?!
他那么聪明可两孩子呢?!
第章
关于薅走家狄县尉老婆孩子这件事, 三娘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首先是两个小不点自己跑过来跟着她。
接着是卢氏这个当娘的来县衙找孩子。
正好她准备回去了,就邀她们一起到自己家吃过饭再回去。
卢氏一琢磨,自家丈夫回到家不是抱着卷宗在看, 就是一个埋
写东西,怪没意思的,回去作甚!
于是卢氏就答应了。
左右家中有做饭, 也饿不着她丈夫。
到了三娘家,里外作陪的都是聪慧好看的小姑娘,叫卢氏一下子感受到未嫁时的欢欣。
为了丈夫和孩子她已经很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回家有什么好, 晚些再回吧!
狄安这个小娃对三娘家园子好极了, 只在进门时安安分分地坐了一会就开始到处跑来跑去,她哥在后面一直念叨也拦不住她。不过她不伸手
摸, 只是看, 还是很乖巧的。
狄平小小年纪满面愁容,瞧着很是可。
卢氏瞧见儿一刻都没消停过, 无奈地道:“她被我和外子惯坏了, 闹腾起来谁都拴不住。”
三娘笑道:“白天她们在县衙可是静下心来看了许久的书,这会儿玩一玩也不打紧,我小时候可比她能闹腾多了。”
这话脱说出来,三娘心下也有些怅然。
她在蓝田县做事虽然挺顺畅,却也算是走上了仕途,做起事来便不能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
她埋读书时还不觉得
子过得有多快, 如今开始独当一面了,才恍然发现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已经远去很久了。
卢氏白天其实去过一次县衙, 远远见两个孩子乖巧地坐在那儿看书就放心地回去了,直至临近下衙才来接孩子回家。
想到孩子白天的表现, 卢氏感慨道:“孩子果然还是得别来教,平时她俩可坐不住。”
三娘道:“只要我这边没什么事,姐姐可以多带她们过来看看书,我们也可以一起吃个饭聊个天。我最喜欢热闹了,这次自己一个过来赴任总觉得怪孤单的。”
三娘自己小时候被贺知章他们各种照拂,如今长大了遇到合眼缘的小孩也愿意照顾一二,不说手把手教他们什么,偶尔指点一下他们学业上的问题总是可以的。
卢氏也是这么个心思。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不到十岁的小孩是最粘的,至少她家两个娃以前就恨不得天天和她这个当娘的凑在一起。可等她们再长大些,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这时候父母说的话反而不是她们最愿意听的,这就需要为孩子找个好老师。
要论才学,蓝田县谁比得过三娘?
三娘可是今年的进士科状元啊!
而且她都没有守选三年,而是直接通过制科选官。她丈夫熬了多少年才熬成畿县县尉?家才十来岁就和她丈夫一个职位了。
当然了,单论学问的话崔县令当然也不会差,可崔县令会愿意教两个小孩儿吗?这种事还是得别愿意才行,别
没这个想法你还去提可就太不识趣了。
既然存了让两小孩跟着三娘读书的想法,卢氏当然不会拒绝三娘留她吃饭的邀请。
娘三个开开心心地在三娘府上用过饭才走。
回去的路上,卢氏还问狄平狄安愿不愿意拜三娘为师。
卢氏同样是世家出身,凡事最讲究规矩。既然有心请三娘帮忙教导自家孩子,那肯定是不能让白教的,该拿的诚意肯定得拿,该有的姿态肯定得有。
别看两小孩和三娘年纪只差了那么两三岁,论学识、气度、身份,那可都是天差地别。合该把师徒名分定下来!
这样她时常去三娘府上作客也算是名正言顺。
家长时不时去老师家里待半天不是很正常吗?
老是白吃白喝也不成,回得看看家里有什么海味之类的拿去与三娘一起吃,还有家中送来的明前茶也该带过去。
就她丈夫那牛嚼牡丹的喝法,随便喝点别的就成了,何必糟蹋好茶?
两小孩虽不知道他们亲娘正盘算着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搬去三娘那边,听了卢氏的话后也都十分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