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对王昌龄的任命很快下来了,安排他去当汜水县县尉,有名的虎牢关便在这个县中。更多小说 LTXSDZ.COM
这也是唐朝进士的基本待遇,除了留在朝中当个侍弄笔墨的闲官,进士们大抵都会安排到基层活。
比如当初王维被贬也是去济州当个司仓参军,顾名思义就是管仓库的。
一代大诗,堂堂状元郎,发配去山东管仓库,可见吏部安排职务不管专业对不对
的,让你去
你就得
。
所谓的县尉就是管当地治安的,官职不高。
幸而京兆、河南、太原三郡的县城都属于京畿县,待遇和其他县不太一样,重要程度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能在这种天子脚下当官会更容易被上想起来,只要随便
出点成绩来都能升迁。
尤其是京兆和河南这种皇帝常驻的地方,那更是有可能直接接待皇帝!
接待工作搞好了,不就等于在皇帝面前露脸了吗?
所以王昌龄这次任免由从九品的校书郎迁为正九品的畿县县尉,看似还是九品的小官,实际上到这里才算是正式开启自己的仕途。
至于京畿一带的县令,那可是六品官,没点门路的根本当不上。
譬如杜甫他爹杜闲那样能当个奉天令,大抵是祖辈在朝中脉不浅,杜甫便是因为他爹在任期间把全家迁到京兆杜陵,才能自称“杜陵野老”的。
要是按他出生地称呼,估计得“巩县野老”了。
巧的是,杜家当初举家迁到河南巩县也是因为杜甫曾祖当了巩县县令。
一个县令就足以让他们拖家带迁两京户
,可见京畿诸县的县官都是极好的差使!
三娘一开始听说王昌龄只当了个县尉,还觉得当官可真难。
等听王昌龄告诉她进士都是得熬个七八年资历并且考核优等才有机会当上县县尉的,她就觉得更不容易了。
三娘说道:“等您安顿下来,我去虎牢关看您!”
王昌龄哈哈笑道:“你是想去看虎牢关吧?”
三娘被一眼看穿心里的想法,很有点不好意思,忙回道:“都看,都看!”
王昌龄不再逗她,笑着允诺道:“好,等我安顿下来便写信给你。”
县尉之职远不是他所求,不过他也知道张九龄当初曾尚书建言“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圣也采纳了他的进谏当场下诏明言以后就按这个办。
所以趁他现在还年轻,去底下的州县历练历练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这是升迁的必经之路——至少张九龄当宰相期间不会为他们这个例。这条规则可是他早年极力推崇的,不可能当了宰相就自打脸。
王昌龄满怀壮志地赴任去了。
三娘从王昌龄这儿了解了满脑子的基层官员升迁常识,跑回去跟她祖父感慨:“您能当上刺史可真不容易!”
郭家祖父说道:“世上做什么事能容易?”
他不是进士出身,而是武官起家,朝中诸多文官都不带他玩,所以他终身都没摸到过朝官的边。『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好在郭敬之也没有文官那种死活赖在两京不走的执念,在外地任职还叫他更自在哩!
至于以后的事,那就看自家儿孙有没有出息了,反正他已经给他们攒了些家底,保证把他们健健康康养大。剩下的只能靠他们自己去争取。
三娘便央着她祖父给她讲在任地上的光辉事迹。
上了年纪最
什么?最
的就是回想当年!
有三娘这么个好听众,郭家祖父每天都抽空给她讲自己搜肠刮肚回忆起来的异事。
自己仿佛也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纪。
偶尔还拔出佩剑给三娘演示一番自己环游大唐所依仗的高超剑术。
三娘也拿着驸马萧衡赠她的佩剑跟着比划来比划去。
可惜老了就是老了,白天倒也没什么,到了晚上郭家祖父就得让给他搓药酒。
郭家祖父没让宝贝孙知晓,只是更坚定了要赶快把嵩山别业也赶紧敲定下来的决心。
于是三娘才送别了王昌龄没多久,就被她祖父趁着休沐带去嵩山玩耍。
三娘一大早跟着她祖父出门,到了门却碰上跑来找她玩耍的萧戡。
得知三娘要去外面玩儿,萧戡积极表示他也要去,他都好久没出去玩啦!
三娘道:“你得问家里才行。”
萧戡道:“那你先不要走,我这就回去问。”他风风火火地说完了,又风风火火地往回跑,看起来还真是说就
的
格。
萧戡回去没多久,就带了一串再次出现在三娘眼前,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老熟
驸马萧衡。
三娘乖乖向萧衡问好。
一行出城往嵩山而去,一路上两个小娃娃时而坐马车上玩博戏,时而央着萧衡、郭幼明带他们骑马,全程都在兴高采烈地玩耍和聊天,看得萧衡他们都觉得沿途多了几分趣味。
他们出发得早,没到中午便到了嵩山脚下。
相比于大多已经被达官贵圈占的近郊,嵩山一带风光还是极宜
的。
走了一路,大伙都饿了,索就近寻了个村子掏钱命
杀
宰鸭做些家常菜,吃饱喝足正好在周围边看庄子边散步消食。
不想却在半路遇到个熟悉的——不是王维又是谁?
三娘最先注意到正在山脚下信步徐行的王维,登时挣开她八叔牵着她的手开开心心地跑过去喊:“老师!”
王维转瞧见三娘,微讶,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三娘一气跑到王维面前,才仰着
回道:“阿翁说要这里置办个庄子,带我过来看看。”
王维道:“这里的风光确实不错。”
三娘关心地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王维耐心答道:“正巧刚到这边没多久,用过饭后到处看看。”
他母亲在嵩山潜心礼佛,他也曾经在嵩山这边长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回到嵩山便分外感慨,忍不住独自出来看看周围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致。
听闻王维会暂住在嵩山这边,三娘积极询问他现在住哪儿。
王维道:“在东溪一带,不过住处还没有收拾好,今晚暂且住在一个朋友那儿,他也住在东溪那边。”
三娘便跑回去央着她祖父买东溪那边的庄子。
郭家祖父自是依了她的意。
一行除了萧衡这个驸马都尉都是无官无职的闲
,
游起来倒是没犯什么忌讳,所以等郭家祖父定好买哪个庄子以后便一同去了王维那个朋友的别业。
王维这个朋友叫李颀,也是个诗。
早些年李颀曾考过进士,后来当了好些年的县尉,一直没机会升迁,便决定归隐山林。
可见有的到基层去是为了履历好看,有的
到基层去就是扎根基层、
到群众中去——最后全家都变成当地群众,为当地
增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碰上那些个心存傲气、不靠俸禄养家糊的家伙,那当然是二话不说挂冠而去。
李颀就是弃官隐居大部队中的一员。
他少年时家里可有钱了,这处嵩山大别业就是他家祖产之一。
虽然其余祖产早已被他败光了,可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