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一脸憔悴的肖兰呆呆的听着话筒里“嘟~嘟~”的忙音,好半天才回过来,赶紧又往明和拨过去。
她想找李伟明,可不巧的是李伟明也不在京城,昨天就去通城了。
李国知道肖兰肯定有事,不过他不想理会,一问更是三不知。
谢平安媳一走,他整个心都跟着空了,家里也冷冷清清的,感觉自己一说话都像有回音似的,嘴里就是吃个
都如同嚼蜡一般,反正是各种不适应。
小睿睿也蔫了,饭都没吃多少,晚上做梦直喊妈妈。
直到到惠城的韩小英从招待所打电话回来,爷俩对着电话里啰里啰嗦的说了半个多小时才好受些。
转天,并不知道肖兰找过她的韩小英,坐上飞机去了国……
第章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转眼就是五年,国内新月异, 明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几个
以前拼拼凑凑开起来的小饭店。
它不仅有了自己的办公楼, 还有吃住一体的明和大饭店, 以及远在通城的明和畜牧场,明和运输公司,明和联加工厂,明和婚庆公司, 以及几年前“收购”的兴鸿
化。
明和大饭店一共九层,五层以下是餐厅, 客房三百多套,店内设有大中小型会议室、酒吧、美发按摩室、洗衣房, 各种不同菜系的风格餐厅。
明和去年盈利就高达四千八万,虽然跟那些大财团是比不了,可这么多年,明和是在大家的见证下, 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养活了上千号, 还是重点扶持企业, 是丝毫不容忽视。
韩小英留学国四年, 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国, 现如今在京大任教已经一年多了。
她平时除了开会,几乎不怎么来明和, 现在明和有一批很专业的管理团队, 李伟明还是明和公司的总经理, 近十年的历练,他早已褪去了昔的浮躁越发的稳重成熟。
除非有重大决策,否则已经不需要韩小英来替他出谋划策了。
郑家和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谭雅婷服装店开得有声有色的,但大家关系没有生疏。
今天开完月会已经中午了,李伟明忙着去陪媳吃饭,开车把韩小英送到军区大院门
,便调转了车
,要回去了。
“韩老师,我媳说找个时间请大伙聚聚?你哪天有时间,我们两
子预约一下?”
韩小英现在是大忙,想聚会得看她方不方便。
“李总你过糊涂了吧?都放暑假了,你说我忙不忙?”韩小英瞪了他一眼,这家伙没大没小的,不叫表姐,非叫她韩老师,说了他几回也没用。
李伟明拍了下额,笑了笑:“那行,明天正好礼拜天,都去我家,你把睿睿跟谢哥也带上。”
“知道了,赶紧找你媳吃饭去吧。”韩小英说完就顶着太阳进了大院。
她们家搬到这边已经三年了。
现在住的一栋两层的红色小楼,家里只有四,很是宽敞,也没有保姆,倒是有位厨艺还不错跛脚的徐叔,平时负责家里的一
三餐,同时还能陪她公公说说话。
她公公已经七十了,身体看着还行,但以前留下了不少暗伤,年纪越大越不敢掉以轻心,去年住了以段时间院后,就特别见老,背都有些弯了,心脏也不是太好。
可就是闲不住,搬到大院这边后能陪他说话下棋的
少了,他闲来无事就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块地种菜,还在栽了几颗葡萄,在
心打理下,已经可以遮天蔽
了。
韩小英回来时,谢良玉正在葡萄树下的椅子上躺着呢。
“爸进屋吧,外热了。”
谢良玉摆摆手:“不热,睿睿打球快回来了,中午你煮点面条吧省事儿。”
韩小英点点:“行,我这就去煮。”睿睿早上就跟大院的一帮孩子去体育场打篮球了,消耗大,回来肯定嚷嚷饿。
韩小英进屋换了身衣服,便扎上围裙开始做饭,徐叔不在,有事儿回老家去了。
正好学生暑假她也不上班,徐叔不在也没关系,她有时间给家里做饭。
水烧开面条还没下锅,睿睿便一汗水的拿着颗篮球进来了。
睿睿今年十四岁,个子比韩小英要高出半个,因为比同龄孩子早一年上学,前段时间已经参加完中考,成绩非常不错,马上要升重点高中了。
“妈,能吃饭了吗?我饿了。”睿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不到点就喊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