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说了,又把车票拿出来给他看了一眼。『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郭小叔直接跟妻子说让他一会儿给烙两张饼让郭亮在路上车。
郭亮心中感动,暗道这果然是不一样的。
郭小叔让郭亮陪着喝了一小盅,主要是后晌郭亮还得上火车,所以不能喝太多。
“你是个好的,你爹妈的确是做地过份了些,可不管咋说,也是你的父母。你之前做的就挺好,分了家了,年节的时候让人捎些东西回来,也省得他们在外头说你的不是。”
“小叔说的是,我都记着呢。当初要不是多亏了小叔,我和小丽还不知道要被苛待成什么样呢。”
“其实我也没帮上什么忙,现在你们日子好过了,我也就放心了。对了,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吧?”
“都读呢。不过因为户口不在那边,还是托了关系办的借读,每个学期都得掏借读费的。”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孩子们读书都是要看户口的。
但是因为京都到底是不同,大城市,而且明显也比省城这样的地方更早领会开放的政策,所以上面也是早早地做了各项准备的。
“叔,其实我过来还有件事呢。”
“啥?”
郭亮从包里取出来一张纸,然后递了过去:“我听说六子读书不成,一直也没找着工作,我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我们老板那里我还是能说得上两句话。”
郭小叔没听明白。
你跟你老板说得上话就说呗,跟他有啥关系?
郭小叔没问,低头看了看手上的东西。
这一看可不要紧,脸色立时就变了。
“亮子,这是?”
“我们老板就是红星村出来的,还是小丽的堂妹,叔忘了?”
郭小叔还是不太明白,他知道郭亮的这位小姨子是个有大本事的,要不然也不能去了京都,而且听说人家在京都还是相当有脸面的。
“这羽绒厂?”
“哦,这也是我们老板开的,效益那是相当的好,现在的厂长是我们老板的亲戚,之前六子给我打过电话,我回来前也特意去跟老板请示了一下,她就把这个给我了,有了这个推荐信,你让他直接去找霍厂长,进厂子上班是肯定没问题的。就是不在县城,估计六子得骑自行车上班才好。”
第54章 你真是我亲哥!
郭小叔嗓子都有颤音了。
“六子,六子快过来!”
郭小婶进屋了,怼他:“喊啥呢?六子不是去找人了?先前说能有机会进纺织厂,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01bz.cc”
郭亮这才瞅过去:“六子要进纺织厂?”
郭小叔苦笑:“这都是没影的事儿呢。而且纺织厂是那么好进的?听说至少得花六百块钱,而且进去了也只是一个学徒工,工资才十六块钱,而且还是技术工,至少得学三年,要不然根本就出不了师。”
郭亮也明白这个。
技术工的工资高,但是这学徒的时间也长,很多有条件的家庭倒是都愿意让孩子去学这个,不图他们一时的工资高低,而且也不介意花点儿钱。
可问题是条件好的家庭少呀!
大部分人家,都是盼着孩子进厂子学个两三个月就能上岗挣钱的,这可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那能进不?”
郭小婶脸色也不太好:“不好说,听说纺织厂不好进,别看是个学徒工的位置,都有好多人抢呢。咱们在纺织厂没有关系,不一定能进得去。”
郭亮想想也是,县里收益好的厂子就那么几个,但是人口多呀,谁不想进去?
“那一会儿六子回来了,你们再问问他。”
没等郭亮说完呢,六子就回来了,而且是苦着一张脸回来的。
不用问了,那指定是没成的。
郭小婶脾气好,也疼孩子:“行了,不成就不成,咱们再找别的。”
“妈,我都在家闲了半年了,再这么闲下去,我哥不说啥,我嫂子也得有意见了。我这不成了一个吃白饭的了?”
郭小婶脸色一变:“胡说个啥!你嫂子不是那样人。”
郭亮乐了,招呼六子过来。
郭小叔这会儿也想到了手上的那张推荐信,直接就递了过去。
纺织厂既然是不成了,那就先去这里试试,羽绒厂他是知道的,虽然是开的时候短,但是听说工资高,效益好,连中秋节的福利发的都比县里的几个大厂要更好呢。
“呀!羽绒厂?哥,你哪儿来的?”
郭亮笑了笑:“知道红星大队不?”
六子点点头:“知道,我还知道这羽绒厂就是红星大队的苏家人办的,哥,是不是跟嫂子有关系?”
郭亮没否认:“厂子的老板是你嫂子的堂妹。你之前跟我打电话说想找点儿事情干,我寻思着羽绒厂的工作不错,工作不累,也容易上手,而且工资还高。就是离得远。”
六子可没有半点不高兴,整个人都是乐和和的:“那有啥?离得远我就来回走呗!能挣钱就行。”
郭小婶也没想到亮子过来还能给带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六子今年十八了,再找不着工作,不说是吃不吃白饭的事儿,这后面找对象都麻烦。
“我也听说过这个羽绒厂,说是工资给的高,而且厂子里的食堂也不赖。不过听说选的都是附近的一些村民进去做工的。”
“嗯,那没啥。基础线上的活,也不需要啥经验和技术。六子不一样,他是高中毕业,去了之后,跟着人家好好学,主要就是要管着操控设备这一块儿的东西呢,以后干得好了,还能再去找机会学一学修机器的技术。这工作不累,就是离得远一些。”
“那怕啥?要不就让他直接住宿舍,也省得来回跑了,反正羽绒厂的宿舍条件也好。”
郭小婶直接就给定下来了。
郭亮倒是有些意外,婶子还知道这个?
郭小婶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朵根去了。
“咱们前头隔了一排的那个老刘家,他家儿子今年春天就去了羽绒厂,他是去年毕业的,不过不是高中,是初中,他儿子上学晚,十岁才上了一年级呢,听说现在在厂里是个啥小组长,说是宿舍里头干净卫生,而且一个宿舍就住八个人,如果是级别高的,还有四人间的,甚至是连单人宿舍都有呢。”
难怪,敢情是这里有在羽绒厂上班儿的。
六子拿着推荐信亲了两口,顺势就抱住了郭亮:“哥,你真是我亲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不给你和嫂子丢人!”
郭亮也是笑了,这个堂弟惯来是个活泼的。
“行了,那你拿着这封推荐信过去就行,具体后面咋给你安排,就听霍厂长的。对了,霍厂长是老板男人的堂哥,你记得在厂子里别顶撞人家。”
“知道了,哥。”
六子的工作就这么给安排了。
而郭亮不知道的是,苏小软早在郭亮提出来想要帮一把六子的时候,她就让霍厂长打听了一下,确定是个品行兼优的人,只是不走学习这一径,这才没考上大学。
这年头考大学多难呀,一个县里头也出不了几个正经的大学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