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疾他们来到这里有许多事要办,身边得力的太少是不行的。『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此时吴先生已经帮宋婆子在衙门不远处立了个茶棚。
一来是他早就应下的,二来这茶棚迎来送往的能听到不少闲话。
全当是设了个报点。
此外,郑无疾让吴先生到各县去督办义学,不单只是去做这一件事。
更是方便了解各县的
况,最好是把每个县令都摸清。
知己知彼,胜算才能大。
吴先生走了之后,郑无疾回的后院。
见徐春君正在桂花树下做针线,便走过去说:“再过一个月,这桂花也要开了。记得你喜欢吃桂花莲蓉糕,到时候做些新鲜的。”
徐春君抿嘴一笑,问道:“大不忙吗?”
“刚派了吴先生下去,”郑无疾笑呵呵地说,“我可不能表现得太勤勉,否则该叫警惕了。
何况因五皇子降生,圣上大赦天下,除死刑和流放三千里以外的,其余的犯都赦免回家了。”
“吴先生可真是辛苦了,”徐春君道,“崔氏那件案子也多亏了他。”
郑无疾听了,忍不住坏笑,小声说道:“吴先生恐有出卖色相之嫌,我见那宋婆子对他很是有意。”
徐春君也不禁掩,随即正色道。:“吴先生做惯了闲云野鹤,怕是不喜欢有家室之累。况且他是咱们的师长,断不可再这样取笑了。”
郑无疾点点,不再说这事了,问徐春君:“你手上做的是什么活计?可又是在给我做鞋?这东西最累
了,
给下
去做吧!”
“我做也是应该的,不然整闲着有什么意思?”徐春君很喜欢做针线活,徐家的
儿,包括徐琅在内,自幼就被教导以
红为要,“况且就要到大
的生辰了,依礼也要做一套衣衫鞋袜的。”
郑无疾听她这么一说,不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道:“若是你不说,我几乎都忘了。”
“大太忙了。”徐春君说,“想不起来也是有的。”
郑无疾摸着下思忖了片刻,说道:“既然是我的生
,那可得好好利用一下,不然就太可惜了。”
“大又想在这上
做什么文章?”徐春君笑着问。
郑无疾凑到徐春君的耳边小声嘀咕了一篇话,然后笑眯眯地问道:“夫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果然是好主意!”徐春君的眼睛也亮了,“咱们还可以来个连环计,一环套一环,这场戏足能唱到明年年底。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郑无疾拍手笑道:“知我者,夫也!如花美眷,知己红颜,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府里两个买菜的婆子恰好从旁边经过,小声议论道:“咱们这知州大也只在堂上的时候有那么一时半刻的威风,回到后宅光知道围着夫
转,没一点儿架子。”
那一个说:“怪不得家都说越怕老婆的男
越是发达,瞧瞧我家那个死鬼,看着我倒像看仇
,也只配牵驴挑粪!”
徐春君和郑无疾在上任之前,经由各地就已经发现了这陈州的几大弊病。
一为土地兼并,二是经商垄断,三责朝廷政令难申。
想要给陈州改换天地,绝非一朝一夕能办得到。
但也有一样,只要陈州变了,这天下也就随之变了。
淮阳王的党羽被扫尽,朝中大臣至少有半数换血,局面必然为之一新。
这时紫菱沏了茶,又叫一个小丫端着一盘果子上来,笑着对徐春君和郑无疾说:“姑娘,姑爷想必是
渴了吧,快润润喉咙再说。”
徐春君就问她:“怎么不见你家妞儿?”
“在后边假山掏蟋蟀呢!”紫菱说,“哪有半点孩子家的样?整
里淘气得要命。”
“小孩子可不就是喜欢玩儿。”徐春君说,“何况孩儿家懂事早,其实淘气不了几年。”
紫菱又说:“前儿姑娘让我查实这州中有多少六十岁以上的老,我已经拢过了,共有两万六千三百八十二位。”
在京城的时候,紫菱也一直帮徐春君管家,能看得懂账目。
郑无疾听了就问:“夫这是要做什么?”
徐春君笑道:“大会完了这陈州官场上的
,接下来那些商户也会纷纷前来。
只是还没到大休沐的时候,他们不好轻易登门拜访。
既然肥羊送上门,多少也要薅下一把羊毛来。
我叫紫菱把六十岁以上的老统计清楚,是想着等到重阳节的时候,给这些老
送酒送棉衣。
至于这钱么,当然是富商老爷们出了。”
这些商登门自然是要贿赂官长的,郑无疾又不能真的贪污,但是白白放这些
走又太不划算。
这些商与官员勾结,多积不义之财,适当的敲一敲竹杠未尝不可。
反正各地官员都有向当地商户乡绅募集善款的先例,且又有宣扬孝悌之责。
“好主意!好主意!”郑无疾抚掌大笑,“些许钱财对这些来说称不上九牛一毛,可对普通百姓
家来说,一身棉衣却是大事。
我本来也有意做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好大喜功之徒。
所以这一步棋非走不可。”
郑无疾早和徐春君商量好了,到陈州来绝不能以铁面清官的身份示。
就是要亦正亦邪,让对方分不清是敌是友,然后浑水摸鱼,伺机而动。
这时离吃午饭还有些时候,郑无疾到前面去再料理些公事。
徐春君也想着该给家里写信了,他们到这里也已经半个月。
得告诉家里一切平安,叫他们切勿挂念。
叫阿蓑去拿文房四宝过来,她就在院中的石桌上写。
院中有微风,墨迹容易。
写完了就可以装起来,寄出去了。
徐春君给家里写信,报了平安后,又给三姑姑和姜暖单独各写了一封。
没有给岑云初写,她觉得淮阳王极有可能查看他们寄出的信件。
和岑云初最好少联系。
第534章 吃相难看
吴先生到各县去督办义学,一转眼就过去了八九天。
他是郑无疾的师爷,不管到哪里去,也没有敢怠慢。
他在哪一县,哪一县的县太爷都要亲自陪同。
这些很快发现吴先生是个办事老道,又
于谋划的
。
因此更不敢对他有所怠慢,一直当成座上宾来对待。
当然了,这些每当陪着吴先生吃喝的时候都会在酒至半酣时,向吴先生讨教一二。
这一商水县令申鼎向吴先生敬酒后,半开玩笑地试探道:“不知知州大
有何喜好?”
他谙官场之道,明白讨好上官何等重要。
而吴先生是郑无疾的亲信,从他这里若能打听到一二内幕,岂不便宜?
吴先生也没有刻意回避,捋了捋胡子说道:“在下明白申大的意思,只不过想和知州大
更多地亲近亲近。”
对方听了立刻点称是,说道:“先生真乃下官的知心
,的确如此,的确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