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慰他们一家,然后接着帮忙四处托关系,看有没有翻案可能。
然而,迹没能出现,从谭满被捕仅仅 2 个月后,法院就判决了死刑,法庭上,谭满当庭翻供,不断喊冤,但很遗憾,并没能左右法官的判决结果。7 天后,谭满被执行了死刑。
这两个月多,谭家和谭满始终都没能见到一面,直到谭满死亡。
谭家,彻底垮了。
2 个多月前,那还是一个有着无限希望的青少年,2 个月后,就变成了一具尸骨,还背负了一身的骂名。
谭满死后,谭元元父母哭着收回了他的遗体,将他安葬在老家的坟地,同时赔偿了死者家属一大笔钱,家底彻底被掏空,还欠了许多外债。
死者家
每天围在谭家门
,不断谩骂,足足骂了几十天,骂累了才作罢。谭母一病不起,这一病就病了 3 个月,身体渐好后,谭父谭母才重新返回了学校,继续上班。
可惜,他们熬过了一个孩子的突然死亡,却没能熬过
言。
***
回到警队已经是
夜,周时没回家,他把自己陷进办公椅里,翻开了谭元元的
记本。
一排娟秀的小字映
眼帘,工整又好看,透过这字迹,周时看到了一个青春洋溢的
大学生,在遭遇
生至暗时刻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全过程。
记本只写了十几篇
记,第一篇就是弟弟谭满出事,谭元元急匆匆从学校赶回家。
最后一篇
记,却写的有些长。
弟弟被枪毙后,她和父母把弟弟接回来,安葬,之后,谭元元在家里照顾了父母几个月,始终没有返回学校。
直到父母身体渐好能回去上班,她才踏上了返校的列车,但这一次返校,谭元元的心境和以往截然不同。
“列车南下,窗外的风景再美,我却已经没有任何心
去欣赏,我以前从没有体会过绝望两个字的意义,可现在我都体验过了。但返校那天的我并不知道,
生没有最绝望,只有更绝望。”
返校刚刚几天时间,父母跳楼自杀。
这对夫妻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站到讲台上,可有
不愿意了。
很多学生的家长,特别是他们所教班级的学生家长,集体找到学校,要求学校开除这对夫妻。
理由是他们不能接受一个杀
犯的父母当自己孩子的老师。
一开始学校也想办法安抚来着,可收效甚微,家长抗议越来越大,学校倒是很念
,不忍心开除这对夫妻,没有办法,只好和他们商量,希望他们可以同意调岗到后勤岗位。
谭父谭母表示理解家长的想法,也遵从学校的安排,于是很快他们二
就退出教师岗位,去了后勤科。
可即便是这样,依然有
不同意。
他们聚集在学校门
,每天叫喊着“开除
渣父母”,甚至扬言只要学校一天不开除,他们就一直耗下去。
闹剧持续了一周,学校已经无法正常上课,警察拿他们也没有办法,这么多
,总不能都抓起来,只得让学校和家长代表进行调解。
但多次调解无效,家长们就咬死一个诉求,开除,不接受其他任何条件。
第七天的中午,第四
调解正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家长代表
绪激动和校方争执中,突然,楼外传来咚咚两声巨响。
争吵声总算停了下来,众
匆忙聚拢在窗前向下一望,看见了两个血
模糊的
,已经一动不动了。
“啊!他们跳楼了!”不知是谁尖着嗓子喊了一句。
群哄的一声四散而去。
当然,这场面谭元元并没有见到,但当她风尘仆仆再次赶回来时,很多
不管她愿不愿意,总喜欢彰显自己了解甚多,一遍一遍讲给谭元元听。
后来校长偷偷给了谭元元一张纸条,说是父母跳楼前留下的,理应
给警方,但他觉得谭元元应该知道,于是便悄悄藏了起来。
那字条写的是:
“如果我们的死可以解决现在这一切,好,我们去就是了,只希望这世间还能有公道二字。我们从来没做过坏事,可谁能替我们证明这一切?元元,原谅我们的懦弱,这世界既然容不下我们,我们就先去找你弟弟了。”
谭元元拿着这张字条,一眼就看出是爸爸的字迹。
很难想象,写下这些字的时候,父母带着怎样的绝望,以及怎样的决心?
那时的她,内心除了痛苦,竟还有一丝丝茫然:
你们去找弟弟了,那我呢?留下我怎么办?
“短短几个月,我的弟弟没有了,爸妈也没有了,从此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
,如行尸走
般活着,我的大学还未过半,
生路却已经走完,或许老天让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找出这件案子的真相,我相信法律是正义的,但如果正义迟到了,那正义便不再是正义,它是邪恶的借
,我会用我活着的每一天,还弟弟和谭家一个清白。”
记到这就停了。
这本
记的前面和后面似乎还记录过什么,有纸张撕下的痕迹,像是特意留下与谭满案件有关的这十几篇。
周时更加笃定,谭元元的
记本是特意留给警方的,准确的说,是留给他的。
所以,她的目的是想让他替她申冤吗?
此时,周时总算有点想明白孟开良的做法了。
从案发开始,的确是孟开良一步一步引导他走到现在,如果不是这个案子与孟开良
供有很多不吻合的疑点,周时肯定不会听他说和案件无关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