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处宅子以外,其他宅子都是他的,有的住,有的放货,因此,这条胡同以前的名字没
记得,都叫这里瓷器胡同,后来衙门索
把这儿的名字改成了瓷器胡同。
后来这家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嫌这里的风水不好,十年前,他们一家就搬去了京城,没有
能一下子把这些宅子全都买下,只好拆开来卖,虽然卖得便宜,可也没能都卖出去,至今还有一个院子,就是紧挨着花婆婆的那处院子,十年了,也没能卖出去。
说起风水,花婆婆忙问:“当年买这宅子时,说这里可热闹了,怎么今天一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呢?老姐姐,你们快跟我说说,这里的风水怎么个不好啊?”
两位老太太的兴致更高了,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事说得明明白白。
原来,十五六年前,这里闹过鬼,就是那处十年了也没卖出去的院子,那院子里原本放了很多瓷器,有一个老苍负责看管这些瓷器。
有天半夜,老苍大半夜从院子里跑出来,去敲东家院子的大门,一边敲一边喊:“杀
了,杀
了!”
东家被他吵醒,连忙起床,带上去那院子里查看,可是连个
影也没有,老苍
却一
咬定,他看到杀
了,他说他起夜时,看到墙
上有
。
老苍说的墙
,就是这个院子和隔壁的院子中间的墙
,两家院子的墙
紧挨着,中间有个只容一
侧身通行的墙缝。
隔壁就是花婆婆家的那个院子,虽然卖了,可是一直没有住,老苍
说,他看到有
爬墙,正想问一声,可是忽然有一道银光,噗的就
进那
胸
,那
就从墙
上掉下来了。
可是东家带着,找遍了自家院子,也没有看到老苍
说的那个
。
第7章 鸿运街的传说
反正隔壁也没住,东家索
让
翻墙过去看了看,隔壁的院子里连点
气也没有,院子里到处都是大风刮进来的树叶子,哪有什么
啊。
东家把老苍训斥了一顿,说他没事找事,便带着
回去睡觉了。
可从那天开始,这老苍逢
就说,他夜里看到鬼了,有银光,还没有尸体,那不是鬼是啥啊?
他天天说,最后就连刚开始不相信的,也不得不信了。
这也是那个院子,为何十年也卖不出去的原因。
如果只是这件事,倒也不会影响到这里的风水。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闹鬼之后的第三年的一天夜里,鸿运街走水了。
鸿运街的铺子一家连着一家,着火也是一家连着一家,现在的铺子都是后来重新修过的,当时几乎被烧成了一片瓦砾,衙门里派来的衙役都给烧死了两个,更别提那些住在铺子里的小老板和伙计了。
那场大火,有名有姓的,死了十五个,受伤的就更多了,其中还有被毁去容貌的,有两个
子虽然救出来了,可是脸被烧得面目全非,其中一个跳河死了,另一个疯了。
后来有善长仁翁捐了钱,该安葬安葬,该医治的医治,鸿运街的铺子有的重建,有的修缮,可这些铺子虽然重新开张了,但生意却大不如前,坊间传说那场大火烧去了鸿运街的好运气。
后来,还是那位瓷器商,去了保定府,请算柳大娘卜卦,柳大娘打完卦,告诉瓷器商
,这条街以后就只能走个“
”字。
啥是“”,无非就是做死
的买卖。
卖棺材、卖香烛纸钱、纸纸马、寿衣、哭丧的、刻碑的,总之,就是和死
有关的一切生意都能做,但是活
的生意却不能沾。
非但如此,就是在白天,也要用黑布把招牌盖起来,不能让招牌见太阳。
瓷器商原本在鸿运街上有三家铺子,柳大娘打卦之后,瓷器商
就率先把那三家铺子改卖了寿衣和香烛纸钱。
别的铺子觉得晦气,来找他理论,瓷器商也不隐瞒,便把他请柳大娘打卦的事说了,那些
一听,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有的学瓷器商
自己开
铺,还有的索
寻了开寿材铺纸扎铺的,把自家铺子转了出去。
不到一年,原本的鸿运街,就变成了如今这样子了。
“可是这里还是很冷清啊。”花婆婆不解,大白天连条狗都没有,不是冷清是啥?
方老太太就告诉她:“大妹子,一看你就是没仔细听我刚才的话,这街上做生意,要从个字,就是
间的生意,能见
吗?你不见就连招牌也用黑布遮着吗?”
花婆婆惊讶地问道:“哎哟,白天不做生意,难道晚上做?”
“就是晚上啊,不能见,不是晚上还能是白天吗?不过啊,你也别着晚上去逛街,哎哟,这是
间生意,谁知道那走在街上的,是
还是鬼呢。”袁婆婆说道。
“啊?这样啊,那满城不宵禁吗?”花婆婆觉得,但凡离京城近的地方,就算是做做样子,也是要宵禁的。
“啥宵禁?啥叫宵禁?”方圆老太太异同声。
“就是晚上不让出门,出门就要罚银子。”花婆婆解释。
“哪有这事?这也太不讲理了,不出门怎么赚钱?不出门吃啥喝啥?哪有这不说理的规矩,没有!”方圆老太太很气愤,为那些被宵禁坑害的广大百姓振臂高呼。
花婆婆想起洛阳也不宵禁,唉,为啥保定有宵禁呢,每年总有那么一两个月,据说京城的上官会来检查,所以就特别严,好在也只有那一两个月,平时虽然也有宵禁一说,但并不严格,衙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但像满城这样,百姓不知宵禁为何物的,花婆婆真心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