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鞋子爬到炕上,赵宁边盖被子边说,“我就是在想,别
脸上又没写自己是不是盲流,也没写自己是不是外地
或者有没有工作,这好端端的,联防队是怎么知道你在我家,又是怎么知道,你是外地
的?”
第2章 举报
从联防队走了以后赵宁就一直在想这件事,好端端的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
准找到自己家的?
想了半天,还是想不通,赵宁索
就拿出来跟林敏君讨论。
林敏君也上了炕,脚贴着炕
,感觉浑身都暖洋洋的,她放松了下来,猜测道:“会不会是你们附近的邻居去说的?”毕竟只有邻居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没道理的。”赵宁毫不犹豫的否认,摇
说,“你住在我们家里,也不是住在邻居家里,挨不着他们什么事
,害你对他们没好处的。而且,这些邻居跟我们家都住了几十年,天天抬
不见低
见,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不至于
这种缺德事。”
这话倒是没错,林敏君住在这,跟邻居没什么关系,也没有挨着谁,无缘无故的,
家没理由去对付一小姑娘。
但赵宁有句话也说的没错,别
脸上又没写着自己是无业游民,除了邻居,还有谁会知道?
林敏君漫无目的想着这件事
。
她突然想起来件事,话说上辈子的新闻上总会提到一个词,朝阳群众,这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会在
群中
准的找到坏分子,犯罪分子,并积极的向公安举报。
林敏君想到的不是朝阳群众,而是举报。
分明脚丫给炕
捂的暖洋洋的,林敏君脑子里却突然升起一个让
浑身发凉的想法。
“你说我会不会是被
给举报了?”她翻了个身,突发想的问赵宁。
“那怎么可能,哪有
会这么坏?”赵宁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但脑子一转,她也反应过来,如果不是有
举报,联防队怎么可能这么快的赶过来,而且这么
准的知道林敏君的信息?
沉默片刻,赵宁又说,“你觉得会是谁?”
俩姑娘相依躺在炕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其实心里都有了答案。
林敏君盯着房梁垂下来的蜘蛛网,声音平静,“除了这周围的邻居,就只有跟我们一起从云南回来的知青知道我的
况。”
“周围邻居基本不可能,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
家无冤无仇的,没理由要害你,而且你总是出门,更不知道你的
况了。”
那就只有一起回来的知青。
这批回来的一共十几个
,玩得好的有六七个,都是在云南农场相依为命过的,大家把对方当成可以彼此依靠的战友。
他们受过林敏君的恩惠,也帮她一起打掩护上了火车,还约定到了首都也不能断了联系,大家要当一辈子的朋友。
但现在林敏君发现这里面有
在暗暗的针对自己,想让自己不好过。
赵宁也想到了这一点,气得骂骂咧咧,“在农场的时候大家有个馒
都要分着吃,怎么回了家反而有
心变了,变得这么坏!不帮着你没啥,还要害你。”
她气坏了,捏着拳
痛骂,“这
心太坏了!我明天就去把大家叫到一起,查一查到底谁
的这事儿,以后可不能在跟这种
来往了,心眼太坏,什么时候被他坑了都不知道。”
林敏君拍了拍她的手,“算了,暂时先别找
,等我找到房子安顿下来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房子。”
“也对,要不明天我帮你一起找吧?”赵宁说,“咱们分
找,速度也能快点。”
林敏君断然拒绝,“不用,明天我早点出门,多跑几个地方就行了,你现在在知青办排队等工作,也是正要紧的事
,别为了我的事
分心。”
“你刚来首都,对周围也不熟,要不还是我陪你吧?”赵宁已经困了,迷迷糊糊的说。
林敏君也半梦半醒,“没关系,多走走就熟了,我既不想跟陆德平结婚,也不想回云南,所以这条路,不行也得行。”
前有联防队等着把她劝返回云南。
后有一起并肩的朋友转手就把她给举报了。
上辈子,因为迷茫,也因为软弱,她被命运推着走,跟陆德平结了婚。
但这辈子林敏君想自己走,房子她会找,举报
她也会揪出来,她不会再软弱了。
林敏君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不仅没有难过和失望,反而更有斗志了是怎么回事?
……
今年首都的初雪来的格外早,
一天晚上还没怎么滴,第二天醒来,整个四九城都是银装素裹,瓦片上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雪,被太阳一晒,雪水往下滴答着。
下了场雪,城里的温度陡然降下来,林敏君大清早从赵家出门找房子的时候,还特地给自己裹了个棉袄,踩着雪出去的。
附近的几个胡同已经被赵宁他妈问遍了,没有房子,林敏君就走远了几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