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老岳父虽然语气平静,但明显是不太高兴。
林二少还不高兴呢,又不是他想穿来的,他和老婆结婚以后,做饭的是家里的阿姨,又没有让自己老婆动手。
他就不该看老岳丈行动不方便一时心软进来帮忙,该让老婆来的,老婆和他一样没有做饭的经验,这样的话,老岳丈就不会质问他,而是夸赞他一手包揽了家务活。
穿书不能往外说,原身夫妻俩真正的互帮互助的生活,他倒是有记忆,可他就算是说出来,老岳丈现在也不会信啊。
真的不能说,那就只能说假的了。
“我们下乡的时候不用做饭,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是各自有分工的,体力好的挑水,脚力好的捡柴,厨艺好的做饭,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志趣相投,彼此之间关系都很好。”
个!
有的地方就有是非,别看凤凰屯知青点不大,这些年所有的知青加起来才十二个
,可内部却至少有七八个小团伙。
大家累归累,遇到问题的时候该团结也会团结,但大多数时候也避免不了斗争,谁让农闲的时候确实都闲得不行呢,没书看,没剧追,没手机玩,去趟县城都不容易,多余的力总要消耗,男知青里打架是常有的,
知青里吵架是常有的。
姜父信了,在他看来知青队伍就像他待过的军队一样,大家各司其职,炊事员做饭,医务兵救治伤员,通讯兵负责联络……
退伍这么多年,姜父做梦都想回到部队,他喜欢部队的一切,当然也包括这种各司其职的安排方式。
不过他还是很好,婿娇气成这样,给他闺
都娇:“你和露露在知青点负责做什么?”
林二少张就来:“我和露露负责养
种菜,我们俩属于擅长种地的。”
反正家属楼不能养,也没有田让他们种,林二少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姜父点了点,看来东北的土地确实肥沃好打理,不然擅长种地的
婿也不会下乡七年还这样娇气。
“家里没有碘伏和你说的什么贴,我房间桌子南边的抽屉里有一小瓶酒,你去消消毒,等会儿吃饭的时候我叫你。”姜父道。
酒啊,林二少怕疼,忙道:“算了,我也不是娇气的
,这点小伤忍忍就行,我回家一趟把行李拿过来。”
正准备往锅里倒油的姜父停住了手,心里高兴想夸
婿又不知道怎么说。
“我今天跟厂里请假,你有什么想吃的吗,我待会儿请假回来顺便去趟供销社,中午咱们好好吃一顿。”
想吃的那可太多了,尤其是浓油赤酱的菜品,林二少想着这时候的经济条件,而且他没把行李搬过来,还不算正式住下来,不能把老丈吓到,很克制的只点了一道菜:“红烧
,我喜欢吃红烧
。”
“成,我等会儿就去买。”姜父乐呵呵的道。
自从妻子搬到医院宿舍去住后,这大半年来每个月发给他的票都让他借出去了,
票都是限定当月可用的,没法攒下来,一直到前几天收到
儿的来信,他就把借出去的大部分
票都收回来了,本来之前就说好了,等他闺
来就要还
票的。
票充足,油也攒了好几个月,前天炸完丸子、藕盒也还剩半壶呢。
可惜糖票都让他拿去买糖块了,要做红烧,那得再跟
借点糖票买白糖。
红烧,再买一只闺
喜欢吃的烤鸭,外孙
这个年纪应该喜欢吃甜的,来一盘西红柿拌糖,再调个凉菜,煮个
蛋汤,四菜一汤就齐活了。
林二少也不含糊,直接抬脚去了林家,刚好赶上吃饭。
林父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林母正在客厅里追着小孙子喂饭,林向南端着碗喝粥,顾青菜刚夹到一半,见林向北这个时候回家,都很吃惊。
毕竟到了吃早饭的时间,儿
婿和外孙
上门,亲家公论
论理都该留顿饭。
“吃了吗?要是没吃锅里还有碗粥。”林母瞧了眼饭桌,桌上的两盘菜都吃的差不多了,“我再炒盘新菜。”
“不用了……妈。”称呼喊出,林二少就像解开了封印,一改刚回来时在家的沉默,“我是回来拿行李的,岳父那边的房子只有他一个
在住,我们打算搬过去。”
林父撂下筷子:“搬过去?去你老丈家住!”
林二少道:“是,岳父那边更宽敞,我们搬过去能住的更舒服些,我们不在,你们也能住的松快些。”
“这不是松不松快、宽不宽敞的事儿,你一个大男怎么能住老丈
家,住老丈
家的那都是……”林向南皱着眉
说道。
虽然林向南没把话说完,但除了两个孩子,在场的都知道他要说什么,住在老丈
家的
婿那基本都是上门
婿,也就是俗称的倒
门。
“这不是胡闹吗,家里又不是没有你的房间,就算是住的挤了点,也不能上老丈家住去,那不是让
笑话吗。”林父一顿输出。
林母紧跟着劝道:“你们刚回城还不知道,家家户户都是这个况,好多拖家带
回城的
只能在阳台和客厅里打地铺,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家里
多,地方就这么大,大家都挤。”
林二少挑了挑眉:“这不是有不挤的法子吗,总不能我岳父那边空着房,咱们家挤成沙丁鱼罐吧。”
顾青好心劝道:“不是哪边房子多就住在哪儿,小弟,言可畏。”
不就活一张脸,好好的大小伙子带着老婆孩子住到老丈
家去,不是上门
婿在外
眼里也变成上门
婿了。
林家总共就俩儿子一闺,林慧慧因为当年下乡的事儿,这些年来和娘家来往并不多。
不过她也不喜欢这个小姑子,两辈子都自私自利,远着点也好。
但要是小叔子一家也搬出去,还是搬到老丈家去住,这让外
怎么看她们大房,倒像是她和林向南占足了父母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