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棠继续道,“等稍大了一点后,我就跟着我娘坐船南下,去过江淮,又绕去了太原、汴州等地,一路上行医游历,采集药方,达官贵
也医治过,平民百姓也医治过,收获了不少病案的典例。”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我有点太不争气了,坐马车要晕,坐帆船也要晕,路感还不好,根本就不是能出远门的料。加上后来我娘的身子也不太康健了,我们就来到了沧州,找到一块灵秀的地方住下了。”
“那时候我总遗憾,就我这样子的,以后定然是不能像我娘那样四处行医的。可我娘说,能安安稳稳地活着也是世
难求的一种福分,我觉得也有道理,便安生地一直在这儿了。”
“就是可惜,总感觉少了些眼界,而且愿意来找我医病的
也不多。”
她嘟嘟囔囔的,轻叹了一声,话里还隐隐有些落寞之意。
魏珩默然背对着她,听着这话,心
倒没来由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起伏。
他似乎总见不得她这样唉声叹气,思忖了一番后,也终归轻笑了一下,温声安慰道:“姑娘勿要气馁,无
上门求医,兴许是姑娘一直隐在这方寸之地,声名还未曾远播。”
“姑娘医术
湛,可曾考虑过,在这镇上或是在城中置一间医馆?届时不须姑娘使腿脚奔波,求医者也会自八方而来。世
眼睛雪亮,定不会教明珠蒙了尘。”
沈青棠似乎还没大胆地往这方面想过,听着听着,眼睛顿时亮了,“这样啊?好像可以诶。”
她拊掌一拍,不禁满怀希望地认真考虑了起来,“那这样的话,我可得再努力攒点儿银子了呀,到时候,就在外
买块店面,然后举家安定下来。”
魏珩被她这纯真的想法引得有些发笑,不禁暗自勾起了唇角。
只要你想要,我直接双手送到你面前便是。
正说着,不远处忽然响起了一阵冲天的鞭炮声。
沈青棠一慌,赶忙收拾起了东西,“哎呀,放炮了放炮了,要来不及了!”
“那你在家好生休息啊,晚上等我回来。”她话里带着笑,便是出门也不忘留下一句嘱咐。
“嗯。”魏珩低低应了一声,
稍有些复杂地慢慢合上了眼。
他确实不喜欢这样心烦意
的感觉。
他总觉得,如若待她多好一分,似乎就能让心里那团不好受的感觉再减轻一些。
第9章 说亲事
晌午过后,天气转
,暑热渐消。
留下吃喜宴的各家亲眷们,三两成群地聚在王家院内纳凉,喧闹非凡。
微风一吹,便卷得门
残留的喜炮纸烬飞进了
们的闲谈声里。
“我说崔姐,你侄儿这婚事谈得倒挺省心啊?听说俩
是在庙会上认得的,两家长辈也挺满意,一点弯绕都没走。”
一个健谈活络的
从里门走出来,笑着拍了拍那坐在长凳上正想心事的崔娘子,跟着也在她身旁坐了下来。
“哎,我方才去后院的时候可瞄到了,那准新
正在试喜服,长相标致得很呢。”

说起趣闻来眉飞色舞,可崔娘子却只轻叹了
气,有些寡淡地笑了笑:“是啊,我倒是也羡慕呢。”
这崔娘子是王家
婿的姑姑,家中以捕鱼为业,打扮得也比寻常
更体面些,
戴翠簪,衣缘镶锻,内敛而不失稳重。
而坐在不远处纳鞋底的陈二娘,早便注意到了这崔娘子家境的不寻常,一听她们正说闲话,秉着套近乎的念
,忙竖起耳朵,悄无声息地挪过去了些。
只听那崔娘子忧声慨道,“阿香,你也知道的,我家平哥儿寒天落水,腿疾也有些年
了,平
么不是坐着便是躺着,眼看他快要到娶亲的年岁了,这婚事就老坎在我心上。”
“你说,这哪家的好姑娘愿意来服侍一个半瘫不残的
呢?我都在寻思,要不要去外边给他买个丫
了。”
阿香知道她的心结,思索一阵后,又笑着安慰,“哪就你说的那样没辙了?你们家在咱村又不算差,挑个寒门小户的儿媳,我瞧着也是绰绰有余了。”
“……寒门小户?”崔娘子蹙眉低吟片刻,有些为难地笑了,“可这
子也要识大体,体贴乖顺些,我倒没见着合适的。”
听到这,一旁的陈二娘顿时按捺不住了,腆着脸上前打扰道,“哎哎,两位娘子,我这老婆子耳朵大,不巧听到你们谈话了。”
在二
有些尴尬的眼中,陈二娘毫不见外地在旁边一
坐了下来,笑道,“不过我这儿啊,刚巧认识个合适的姑娘。两位娘子若是中意,那自是极好的,若不中意,就当个闲话听过去罢。”
崔娘子愣了愣,意会到她是来拉媒说纤的,也不失礼地笑道:“哦,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呀?”
“嗐,是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她呀,爹娘都去的早,就凭着医术四处给
看病,才过活到现在。”陈二娘叹了
气,一拍大腿,说得格外动
,“她这孩子心眼是好,可这命,实在是苦啊。”
一听到会医术,崔娘子的眼里立即有了喜色,“是个大夫呀?”
“是啊,那医术老好了,她娘以前就是我们这的医。”陈二娘极尽夸赞,还扭过身拍了两下自己的老腰,“前些
子我这腰疼得下不了床,她用那个针给我扎了两下,没多会儿就舒坦了。”
崔娘子越听越欢喜,禁不住转过
,同阿香
换了个色,小声道,“这个好,这个好呀。”
见她们挺中意,陈二娘眼珠子一转,又叹道:“唉,她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不,下个月初就要及笄了,可她这家里
苦啊,我也老是为她着急,这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