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前往晋王府,告诉晋王殿下,就说武安侯离京了。”
那人拱手领命,“是!”
第9章
“三日后的清晨,朝堂之上,左佥都御史封敬坤被同僚右佥都御史苏福一纸谏书奉上御前,谏书之上罗列了封敬坤自上任以来所犯的诸多过错,每一件摊开来皆算小事,可罗列在一起,一时也颇为注目。
就在当今皇上成泰帝正欲审批时,却突发急症,晕倒于御案之上,满朝文武皆惊,太子明晟以储君的身份命大理寺将封敬坤暂且收压,待皇帝好转之后再行审理此事,之后便散了朝,速传太医进宫。
成泰帝骤然病倒,与朝堂而言是一个打击,而封府,则还有另一个打击,那便是封敬坤突然被囚大理寺,而且还不知究竟犯了何罪,更重要的是,因为成泰帝病重,封敬坤一案暂时还不能审理。
至于何时审理,还得等皇上醒转,可是按今日成泰帝突发晕厥,加上如今日渐衰老的龙体,明眼人皆看出成泰帝只怕命不久矣,那么封敬坤此案,只怕就要一直拖延下去,那么离封敬坤出狱之日,也是遥遥无期了。
散朝之后,身为兄长又是朝廷三品大员吏部侍郎的封敬山自然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了封老太爷,毕竟封敬坤被关入大理寺不是一日两日可以出来的,即便瞒也瞒不了太久,于是封敬山便直言相告,封府上下便迅速知悉了此事。
封老太爷自是让身为兄长的封敬山尽快设法将封敬坤救出,可封敬山也直言,因为龙体有恙,皇上也未曾下令关于封敬坤一案何人审理,那么封敬坤便只能被囚于大理寺。不过也正因如此,封敬坤被囚大理寺中,却也无人会为难他,只是这段时日必须住在那里罢了。
而且封敬山身为吏部侍郎,见过多少形形色色的官员与官场之中沉浮,封敬坤虽说被弹劾,但案件说不上有多严重,更何况封敬坤的背后还有他们封府。
大理寺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怎么着也不会为难封敬坤。
而且眼下比起封敬坤,另有一事让封敬山更为担心,那便是成泰帝病重。按照今晨朝堂之上的情形,成泰帝这病情只怕有些严重。
皇帝病重,身为臣子最为担心的便是储君之位。
可如今东宫太子明晟正好端端的杵在那里,与段崇南早已结成一党,暗中支持晋王明岑的封敬山便担心如若皇帝陛下当真病重而归天,太子便可顺理成章的继任新君之位,届时,太子只会扶持他的人,那么身为晋王一党的封敬山,镇国公府等便会受到冷落,地位自然也岌岌可危。
想及此,封敬山忧心忡忡,又哪里来的心思为封敬坤去排忧解难。
封敬山的这些心思,旁人不晓,早已历经官海沉浮的封老太爷自然是知晓的,只是封敬山如今才是封家之主,封老太爷心有顾虑,不好当面点破。只期盼陛下尽早清醒,以便让封敬坤的案子尽快审理。
心里同时,也生出了另一个早早便已滋生的想法。
二房这边,却是不知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尤其是李氏,身为一介妇人,得知自己的夫君遭人弹劾入狱,一时还没有办法救他出来,心中急得直慌。
去找过封敬山,从他口中得知封敬坤暂时无碍的话后,李氏心中的焦急却无丝毫缓解,尤其是在得知封敬山没有任何动作时,心里更是寒了心。
想到她如今唯一可以依靠并仰仗的侄子李缜偏巧在这时离了京,李氏哀叹的同时,也赶到些许疑惑。
怎么偏偏这么巧?就在她侄子李缜离京之后,她的夫君便遭人弹劾,而且弹劾他的不是旁人,而是与封敬坤有着数年同僚之谊的苏福。
若是以前,小小的右佥都御史在遍地王勋权贵的京城里毫不起眼,也不会有人在意,可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位小小佥都御史的女儿竟然嫁进了晋王府成为晋王明岑的侧妃。
而且根据王府里近日传出的消息,晋王明岑似乎很是宠爱这位侧妃,在王府之中,这位侧妃的地位与正妃不相上下,甚至因为有晋王的宠幸,侧妃的地位在王府之中更高于正妃。这个消息传出之后,众人唏嘘,对于能教出这般厉害的女儿的苏福,自然也高看了几分。
虽不知苏福为何突然弹劾同僚为官的封敬坤,但苏福因为女儿的恩宠,如今的地位也今非昔比,而封家也非寻常官宦之流,这两家的矛盾,旁人自然不会,也不敢轻易干涉。
对于苏家女儿苏菀在王府极为得宠的消息,李氏也是听过只字片语的,虽吃惊与苏菀的手段,却也未置片语,心中只是闪过幸好当初李缜没有看上苏菀的念头。
然而也只一闪而过,李氏却不明白她们封府并未得罪过苏府,为何苏福要弹劾她的夫君?想着,李氏只觉得脑壳疼。
如今儿子女儿皆不在身边,侄子更是离了京,大房对他们不闻不问,封老太爷更是年事已高,李氏实在不敢惊扰了二老,只能自己想办法,可是如今,身边竟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
到最后,李氏无奈只得叫来了蓝氏。
朝晖堂内,两位妇人相邻而坐,愁容满面。商量一番后,李氏决定先去一趟大理寺亲眼见一见封敬坤,见过之后再决定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蓝氏看了一眼李氏焦急而无措的面色,将准备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咽了回去。她本是想这件事也该让封懿与封婵知晓,毕竟为人子女,如今父亲有难,她们也应该帮忙分担。可见李氏丝毫没有提及封懿与封婵二人,便决定闭口不言。
她们大人都无法解决之事,何必让两个小辈徒增烦扰。
只是,世事的变化,远远不是常人所能料到的。
三日后的清晨,出府为侯府的两位姑娘添置新衣的玉影与封婵的丫鬟玉琴回到侯府之后,斟酌了一番,决定将听到的这个消息告知封懿与封婵。
彼时,封懿与封婵正在后院嬉笑着,听闻这个消息时面色骤变,两人对视一眼,当即决定立即回封府,并想方设法也要救出她们的父亲。
封懿与封婵立即收拾了一番,却在踏出侯府大门时被李儒拦住了,“表小姐,侯爷临走前说了,不能让表小姐你随意出府,还请表小姐恕罪。”
若是平日里,封懿当然不会为难李儒,毕竟不让她出府的这个条件还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可如今事情紧急,事关她的父亲,封懿怎能坐得住,便拽着李儒道,“我知道,不过李儒,我父亲有难如今入了狱,我必须尽快回府了解事情的经过,尽早救出我父亲。”小说李儒闻言却是吃了一惊,因为李缜的嘱咐,这段时日他也未曾出过府,自然不知封敬坤落难入狱的消息。
封敬坤不仅是封懿的父亲,也是李缜的姑父,为情为理,救出封敬坤一事李缜都责无旁贷,只是偏巧这个时候李缜离了京,鞭长莫及,一时半会儿,李缜都不一定得知京城中的消息。
思量片刻,李儒忙道,“表小姐莫慌,我这便派人送您回府。”说罢便及其有效率的派了几名身手极好的府卫随行保护封懿,并嘱咐一定要时刻保护,不得让封懿离开他们的视线。之后便自行去调查封敬坤入狱一事,并打算尽快将这件事传送至李缜手中。
李缜临走前给了李儒特殊的联系方式,也只有李儒知道该如何能够尽快的联系上李缜。
还未到午时,在沿路可见的满目秋黄之中,封懿与封婵的车驾便停在了封府门前。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车,封懿心急如焚,还未来得及站定便急急忙忙进了府,封婵跟在其后,步履略有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