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赵元慎自己的能力。
时间很快就到了殿试放榜的时候,赵元慎中了,中了二榜进士。
赵元慎的学识不错,还有朝臣说把赵元慎踢到一榜探花。但皇帝看了那些文章,还有比赵元慎作答更好的,皇帝没有必要为了捧着赵元慎就让他成为探花郎。
探花郎基本都是比较年轻的学子,这是没有错,有时候也会故意把后面的提上来。
烈火烹油,有时候反而不妙。
皇帝没有必要把赵元慎架在大火上烤,那些溜须吹马的,也没有必要去理会那些
。
包兰初还亲自陪着赵元慎去看榜,他们没有挤进去,还有小厮进去。
“中了,中了。”小厮兴奋地跑出来,“侯爷,二榜第十名。”
赵元慎一听,他也很兴奋。
“夫君,你中了。”包兰初笑着道,“我们也该去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让母亲开心开心。”
包兰初双手合十,上天保佑啊,让她的夫君中了进士。其实她夫君没有上榜,她的夫君也能谋事的,可有个功名总是更好的。
“好,我们去找母亲。”赵元慎也想着快点去找昭阳长公主,他要告诉母亲他考中了。
赵元慎和包兰初一块儿去了昭阳长公主府,秦如玥坐在家里等着。秦如玥倒是没有派去看,她想着要是二儿子中进士了,二儿子夫妻必然也会过来。
“母亲,母亲。”赵元慎快步走过来,“母亲,儿子考中了,中了。”
秦如玥一听到这话,她激动,儿子考上了。
“儿子考中二榜进士了。”赵元慎还跪在地上给秦如玥磕。
“起来,起来。”秦如玥连忙道,“考上了就好。”
秦如玥想着不枉费她那些年对二儿子的用心,二儿子能考上,这是最好不过的事。
“挂灯笼。”秦如玥道。
“儿媳已经吩咐去挂了。”包兰初道。
“这就好,这就好。”秦如玥笑着道,“派去跟亲家亲家母说了吗?”
“派了。”包兰初道,“估计已经到我娘家了。”
长乐伯夫得知永平侯考中进士之后,她也特别高兴。长乐伯夫
还打赏了下
,
儿嫁给了一个好
家,
儿的福气还在后
。
当赵元凯听到隔壁侯府的鞭炮声,他就知道赵元慎考中了。赵元慎竟然这么快就考中了,是皇帝舅舅给赵元慎开后门了吗?
科考那么严肃的事,又哪里能随便开后门呢。
赵元凯心里清楚,赵元慎是真的有能力。在他们父亲去世之后,赵元慎非常努力地读书,比赵元凯努力多了。而赵元凯想着赵静秋的事,赵家的事
,还有郁淑娴怀孕生
,赵元凯这边的事
太多了。
而赵元慎那边的事就少多了,在赵元慎成亲之后,包兰初也是把侯府的事
管理得井井有条,根本就不需要他去
心那些事
。
包兰初是伯府嫡,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跟郁淑娴不一样。包兰初比郁淑娴会管家,也知道如何处理那些
际关系。而郁淑娴主要就是想着爽,怎么苏爽怎么来,这也就导致郁淑娴容易得罪
。即便郁淑娴现在有所改变,但她还是有很多不懂得的地方。
有徐嬷嬷教导郁淑娴,郁淑娴还是比包兰初差。
这是赵元凯自己的选择,昭阳长公主原本也是让他去娶包兰初的,是他自己选择的郁淑娴,那就更怪不了别。
“隔壁放鞭炮了。”郁淑娴道,“是不是要过去送礼?”
“等等吧。”赵元凯想到自己还是一个童生,而赵元慎已经是进士,他的内心就不是滋味。
慈宁宫,太后见了皇帝,她道,“不是有要让元慎当探花的吗?怎么不是他?”
太后以为皇帝会顺着那些朝臣的话,就让赵元慎当探花郎。
“元慎不需要这样的锦上添花。”皇帝道,又不是成为了探花郎就能十分风光,就能十分有出息。赵元慎要是成为探花郎,别可能就盯着他,让赵元慎低调一些为好。
皇帝曾经也跟昭阳长公主聊过,秦如玥的意思还是按照赵元慎的真实水平,没有必要去拔高。
毕竟这些后面是去翰林院,还是外调,皇帝都能安排。要是赵元慎成为探花郎,压了文章比他好的
,等他去工作的时候,也许别
还会在背后说。
虽然说到了赵元慎这个身份,也不用管那么多,但是还真没有必要那么折腾。
赵元慎是皇帝的亲外甥,几乎所有都知道这点。
“到时让元慎去翰林院,他也能留在京城陪着皇姐。”皇帝道,“先在翰林院待几年,等过几年,他想要外调也可以。”
不过赵元慎有没有外调都可以,以皇姐的心,她必定不可能让赵元慎当非常大的官。如果不是当非常大的官,那确实也没有必要非得外调。
皇帝明白,昭阳长公主就是不想让赵元慎当太大的官职,权势太大,未必就好,差不多就行了。
“怎么就不用锦上添花了?”太后道,“能更好,那就该更好啊。”
“您急什么?”皇帝问,“要您关心皇姐的时候,没瞧见您关心,这个时候,倒是关心了。皇姐就要成亲了,您不是说要送皇姐东西吗?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太后道,皇帝都说了几遍了,她哪里可能没准备好。
太后想昭阳长公主就改嫁这么一次就好了,要是昭阳长公主多改嫁几次,自己的私库都要空了。她还不能少给,少给了皇帝还要说。
为了自己以后的舒心子,让这些
少说几句,她还是得赏赐昭阳长公主一些东西。
即便昭阳长公主是太后的亲生儿,她还是有些舍不得。
最近一阵子,承恩公夫进宫,还说到昭阳长公主的亲事。承恩公夫
就是觉得自家委屈,觉得昭阳长公主太过分了。可太后也不敢多说啊,她还赏赐了承恩公夫
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