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序瑜想到刚刚叶阿姨说的话,凑到她耳边问道:“魏正给你来信没有?”
顾如心
一跳,咬着半个饺子的圆鼓鼓的嘴,好像都忘记咀嚼了,瞪着一双杏眼看着章序瑜。
她怎么忘记了这还有个罪魁祸首!原主一个技术工程师,转正后一个月工资35块钱,虽然每月
给妈妈20块钱,还有5呢,就是这个祸首要去港城,原主在工厂里借了两百块钱,最近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又不想让妈妈担心,自己每月从伙食费里扣出来还钱!
给自己饿出了浮肿病!
章序瑜见她这样子,也没再说什么,将原先的饭盒拿起来,“这个我拿去给元莉。”说着走了出去,“元莉,刚
立
疼,这饼还没来得及吃,你赶快吃了吧,天热,别放坏了。”
门外王元莉正在收拾着一个绿色军挎包。
顾如从自己的
绪里抽出来,朝客厅看了她一眼,鹅蛋脸,柳叶眉圆杏眼,腮边挂着淡淡的小梨涡,身材高挑,放在哪个年代,王元莉都可以称一声“美
”。
而就是这个长得像苹果一样甜的姑娘,未来会在背后对原主下狠手。
王元莉见门打开,也看到了顾如,笑道:“
立,我准备周六回家,你这包借我用下呗!”
顾如就看到客厅里的两个柜子门都开着,显然一个是她的柜子,一个是王元莉的,有些不高兴地道:“不行,我下午就得回家呢!”
“哎呀,你家那么近,需要装什么东西,我家太远了,不背包,好多东西带不了。”
顾如淡道:“床单一裹,多少东西装不了,这柜子怎么这么
呢?”这时候很多
打包裹就是用床单。
王元莉一时有些语塞,也有点意外。没想到沈
立会拒绝,以前她和沈
立借个衣服鞋子,沈
立没有不答应的,所以她有时候也乐得和沈
立处好关系,毕竟这大小姐自己不怎么花钱,但架不住有个舍得给她买鞋买衣服买雪花膏的妈妈。
章序瑜笑道:“元莉,你这周回家
啥?你姨又要给你介绍对象?”
王元莉“嗯”了一声,脸微微红了一点,嗔道:“大惊小怪的,我哪次回家,我家那些亲戚,都要我去相一下。”她面皮好,莫说家里,就是厂里惦记她的工
也不少,这一回听说是个
部,她想捯饬好点,刚按捺不住在沈
立的柜子里看了下,沈
立有好些好东西,准备这次回去的时候,悄悄带几件衣服,越想心越痒,趁着沈
立在睡觉就翻了起来,好巧不巧,被章序瑜开门撞见。
顾如见序瑜在和王元莉聊,看着随意一般将绿挎包拿进了卧室,翻出里
夹层的一把小钥匙,打开书桌的抽屉,几块钱,几张粮票,旁边还有一枚绿花儿色的小布袋,里
是一枚圆润的羊脂玉平安扣,系着黑色的绳子,抽屉最底下是一个墨绿色的
记本。
顾如翻开看了看,
记记到魏正不知道有没有成功到港城,顾如眼皮一跳,忙合上,塞进了帆布包里。
捏着钥匙的手心不由发汗,也许就是这一次,这本
记被发现了。
第二章
“我发出了信,却得不到回音,像在森林中呼喊失去的朋友,不,呼喊还有回声,而我连回声也听不到。”
“收到了阿正的信,回信本想刺几句,以维护我那不甘的自尊心,只是想到他的处境,又
愿让
家笑我,也不要做伤
的事,对骄傲的
才用骄傲,否则会显得自己渺小。”
顾如记得书里对沈
立描述的部分不多,她不应该有很多印象才是,但是现在看
记,却觉得这些文字好熟悉,像真的是她写的。
章序瑜从客厅进来,就见
立倚在书桌前翻着一个墨绿色的笔记本,从她这个角度看,
立眉宇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这么想着就问出了
,“哪里不一样似的?”
顾如刚看得
,完全没意识到有
进来,本能地问道:“是吗?变好看了吗?”
这是她以前和
客套时,常会用的套话,但是用在这里,倒让章序瑜打消了念
,忍不住取笑道:“美的你哦!今天几点回家?”
顾如也回过来,忙合上了
记本,“下午稍微收拾一下就走,大概三点多。”还要去厂里办下请假手续,和同事做下工作
接。
章序瑜点
道:“行,一会我让保卫科的小李送你到车站。”她因为经常搞宣传工作,和各个科室都熟的很。
顾如原想推辞,却想到她准备将宿舍里的一些非必需品都整理带回家,估摸还是要有
帮忙,“行,那就麻烦你费个
。”
章序瑜轻轻打开顾如伸过来的手,“走开啊,和我客气什么,你在家吃好点才是正紧,”说到这里章序瑜顿了一下,还是启
道:“你别怪我多嘴,不管怎么样,你的营养得跟上,身体跨了,别说提升业务能力了,你总不能上班一年办病休病退吧?”
顾如心里不由一咯噔,这是序瑜说得委婉,她要是给领导和同事留下坏印象,以后想进一步就更难了。
“序瑜,我明白的,也就你这样费心我的事。”顾如这话说得极为诚恳,在原主的身边,有耍小聪明
占便宜的,有自以为是的为你好而疏远的,可也有序瑜这样因为气味相投而倾心相
的。
这一句倒是也微微触动了章序瑜,以前她对
立好,是两
在大学时期就是社团里的好友,
立
虽热诚实在,却是个锯嘴葫芦,进厂一年还是独来独往,吃饭都是自个一个
,
一回听她这样说话,既稀又有点小小的熨帖,忍不住多嘴道:“阿姨是见过风
的,你漏点
风,她就明白了,还有,救急不救穷!”
顾如没应声,微微笑了笑,她虽然不赞同原主的做法,但是能理解。
原主妈妈以前是汉城南华医院的护士长,现在在医院的供应科工作,一个月工资也有52块钱,哥哥在下面的宜县有色金属管理站银岩矿当工
,一个月35块钱,嫂子杨冬青是汉城食品厂的临时工,一个月,一个家庭的收
也轻轻松松地上百了,在汉城算得上中等阶层的市民家庭了。
只是,嫂子家是宜县下面农村的,和沈俊平结婚后,沈家托
将她弄到了食品厂上班,杨家兄弟姐妹六个,杨冬青是老大,不忍心看爹妈和弟妹挨饿,每个月总要贴补一点。
一开始只是十块八块的给,后来就变成了二十三十的给,说是弟妹大了,想供他们读书,小夫妻两的工资几乎全部给了娘家。
沈俊平一月回来两三次,吃住在矿上,还好些。杨冬青是住在家里的,吃穿用都朝沈玉兰拿钱,今年
春后,又怀了孕。
沈玉兰怕她营养不良,对孩子不好,都省着
粮给儿媳吃,
立看不过眼,将每个月的0元家用补贴,提到了20块。沈玉兰想着
儿工资高,一个月5块也够用,等杨冬青转正以后,就不要
儿贴补了,只是沈玉兰没想到,这个节骨眼,
儿竟然会欠一笔巨款。
本来5块钱是够沈
立吃饭的,食堂里两个馒
加一份带
丝的炒菜,也就一毛五,但是沈
立,顾如想到原主每天就啃两块烧饼,混着白开水吃了三个月,生生将自己搞成了浮肿病,也要省钱给的那个
,现在或许已经在羊城了吧?
想起沈
立的嫂子,章序瑜不满地撇了一下嘴,又怕眼前这傻子听不明白,直言道:“回家你嫂子吃什么,你也吃什么,听到没?”
顾如点
,“序瑜,你放心,我回家是拿钱的。”她并不准备掺和原
主一家的生活,不仅她不准备参加,她还准备带走原主妈妈,杨冬青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