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隔壁屋里看看两个孩子,小的那个挨打多,脚心留着掌印,嘴角和脖子上也还印着手指印。
……
傍晚,韩霁带着两个小厮抬了一箱温补的药材过来,这都是之前给海珠准备的,每种药材都是他托费了一番功夫买来的,都是上好的药材。之前海珠不愿意再喝,现在他也不愿意她再喝,索
拿出来送给需要的
。
“你找大夫来看看,看哪种药材适合炖给大喝,孩子身体弱喝不得药,就选相宜的炖给
娘喝,
娘喝了也补孩子。”韩霁一一嘱咐,又安慰说:“你也别担心身体弱的孩子养不大,长命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从小就是病秧子,现在也活蹦
跳了。”
想到长命,沈遂心里一松,他打听道:“长命的身体也是穆大夫调养的?”
“穆大夫多是照料我爹的身体,长命那时候是宫里的太医出手的。”韩霁想了想,说:“长命的娘比较懂这方面的事,改天我去永宁把
带回来,让她暂时过来照顾两个孩子。”
“我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别再磕就行了。”韩霁拍了拍他的肩,笑着说:“你也帮过我,我这是还债来了。”
沈遂露了笑,感叹道:“昨晚我还在骂老天不开眼,我救了不少苦命的姑娘,他却让我妻受难产之厄。现在想来是积德积到你跟海珠面前,认识了海珠又结识了你,所以她们娘三个能转危为安。”
“少想七八糟的事,好好照顾家里
。”又到了晚饭的点,韩霁不再多留,他借
军营里还有事,拔腿往外走。
“对了,后天你闺洗三通知海珠了吗?”出了门,韩霁扭身问。
沈遂明白他的意思,点道:“托
给她捎信了,她明晚应该就会过来。”
韩霁顿时高兴了。
海珠那边刚收到信,毛小二给她传了话,又拐道去沈虞官家,不对,是老虞官了,现在永宁镇有了新上任的虞官。
“伯娘,恭喜啊,家里又有喜事了。”毛小二被下带进来,见到
他喜庆地说:“你家小六爷托
捎信回来了,今早他得了两个胖闺
,让你们收拾收拾去给孩子洗三。”
“难怪今早有喜鹊来报喜,大好事大好事。”沈母笑得开怀,她让丫鬟去拿两包糕点来,说:“劳你跑一趟,你拿点喜饼回去,也沾沾你兄弟的喜气。”
毛小二接了,一胎两娃,这喜气他得沾一沾。
走了,沈母收了笑,她打发丫鬟去各房通知。
晚上吃饭时,沈二嫂问:“娘,你明天过去吗?坐船累,六兄弟那里地方小又没落脚地,过去了还要住客栈,客栈又吵又不
净,不如你跟我爹在家歇着,我们代你们过去就行了。”
她怕她这婆婆过去了说些有的没的膈应,她们这些
跟着也丢脸败兴。
其他不吭声。
沈母思索一会儿,说:“早晚都要走一趟,我去看看我这两个双生的孙。”她要是不去,认识的
要嚼舌根。
……
次一早,海珠独自一
收拾了两身衣裳出门,路过韩家,鹦鹉飞出来打招呼:“海珠,你又出海啊?”
这是它跟巷子里的街坊学的,还有一句“海珠回来了?”是傍晚时打招呼用的。
海珠停脚,她望着它说:“我坐船去找韩霁,你去不去?”
“去去去。”鹦鹉兴奋,它让她等等,飞进屋抓走装花生瓜子的布兜子,扯着嗓子吆喝:“跟海珠去坐船了。”
侯夫走出去问:“坐船去哪儿?”
“去哪儿?去找韩霁。”鹦鹉学舌。
这倒是新鲜,侯夫快步走出院子,喊住顶着鸟快出巷子的
:“海珠,你去府城啊?”
“沈遂得了俩闺,明天洗三,我过去一趟。”海珠反身挥手,说:“鹦鹉我带走了,你别想它。”
“吵死了,我想它做什么。”侯夫不对心地说。
走到街上,摆摊的吆喝着:“热乎乎的包子喽,大姐,给孩子买一个?”
“竹蜻蜓要不要?木雕的要不要?”
一听到“”这个音,鹦鹉立马接话:“要要要——
,海珠。”
“家里有买什么
?”说归说,海珠还是掏十个铜板给鸟买只
,还没它爪子伸开大。木雕塞它爪子里,她走进首饰铺买两个银制的长命锁,正巧遇到沈家婆媳五个。
“海珠都买银的,我得买金的,免得把我比下去了。”沈二嫂故意说,她喊掌柜给她换两对金手镯。
另外三妯娌也跟着换,沈母看了看,手上的长命锁又换个大点的。
一行带着鹦鹉去码
,海珠发现码
上停靠的商船就是她的,她欢快地跑上去。收船费的
认出她,不接她递的铜板,笑着说:“坐自家的船哪有给钱的,去府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