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两个月活半天,读书半天,书能背熟,写的字也齐整,有读书天份,要不开春送去私塾,考个秀才回来家里田地能免税”
“科举哪有这么容易,不然我那堂哥考了几十年还是个童生,笔墨纸砚,哪个都费银子,为此,他家田地差不多卖光了”
“我儿子聪明”
“嘿,你懂什么”
“爹娘,我发现东家种的棉花比较矮,棉桃结得比我们家多,居说种棉花得地还是去年秋天你们打短工开出来的,很怪”
“水稻、麦子高产,玉米红薯是从福家村传出来的,莫非他们种棉花有技巧”
“不知道”
“爹娘,我和你们说,小管事们的月银足有二两银子,他们签的二十年长契,在谢家老宅读书练武,学各项技能两年了,学习期间竟然有五百文月银
爹娘,我也想和东家签二十年长契,读书练武,有工钱拿,家里轻松一些,爹去县城找个好大夫看病,把病根治,几年后我工钱提高了,送弟弟去读书考秀才,家里盖砖瓦房”
“不行,我
们再穷不能卖身给做
仆”
“爹娘,不是仆,签的是长契,我打听清楚了,和长工契差不多,没有卖身银子,上面写清楚,东家不能转卖,犯错了最多回来,因大意给东家造成损失,得赔付损失,不是去侍候
,而是去
活,能
的还提为小管事”
“过节后我去问清楚,要是他们设套,让你赔大笔银子,家里赔不起,长契换成死契怎么办”,语气犹豫
“这”
差不多的讨论在两村各角落进行
中秋晚上城里有灯会,谢卫远要值班,谢家中秋宴是中午吃的,今年餐桌上多了个大闸蟹,大闸蟹在路上半个多月,瘦了很多,依然受到全家的欢迎
一一只,谢母吃得很慢,品味来自故乡的美食
没吃过的赵晴何芬看旁怎么吃后,再动手,十两银子,
掌大的一只东西,她们要好好品尝,才对得起这银子
谢承瀚、谢云舒、谢承熹、谢云芙、谢云婧早听说大闸蟹如何如何的美味,怎么吃早听说过很多次,心里演过很多次了,第一次拆大闸蟹,下手毫不犹豫,蟹
蘸着味料,
嘴,果然鲜美,名不虚传
三小也不用大帮忙,自己动手,剥不开用嘴啃,嗯,好吃是好吃,太小了,
就一点点,他们的最
还是烤鸭腿,咬一
,满满的香
苏叶和谢家三兄弟吃螃蟹很轻松,蟹腿他们轻轻一捏就裂开了,里面的完整
几小蟹
,几
菊花酒,美滋滋,完美中秋团圆饭
螃蟹吃完,谢卫远开:“吃完了,不够吃,大哥,明年中秋前我们自己去拉大闸蟹来,吃个够”
所有期待看向谢卫华,谢卫华笑道:“行吧,明年家里出两辆车随村里车队去”
谢卫远:“亏了亏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今年才想起吃大闸蟹”
谢母剥着蟹腿,说:“忙着挣钱,忙着扩大家业,况且家家户户饭桌上菜品多,美食多,想不起来,你不也一样,没想起来”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以前的苏氏很穷,八成的吃不饱饭,吃得起吃过大闸蟹的
很少,吃过的
没想起来
谢卫辰赞同:“记得以前菜品少不说,量也少”,想要吃饱就多吃米饭,现在吃菜都能吃饱
“酒楼里菜多,色香味美俱全,当然价格也很美就是了”
“我现在都不喜欢偏甜的菜了”
“”
一家边吃饭边聊天,从美食到故乡事,从故乡事到现在事,谢卫远下午要回城,只喝了三杯酒,宴席到尾声,他想到自己较少关心家里的事,问谢卫华:
“大哥,你们助学计划怎样了,有我帮忙的地方吗”
谢卫华笑笑说:“还算顺利,没什么事用你忙的,大部份孩子都很努力,有天份考科举的有三,其他的送去书院两年,在县城府城谋个好差事没问题,有十几个孩子品
很好,我想收为己用,和赵吴两姓孩子一样,不知节后有多少
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