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徐文娟现,这里记录的账目和王义财提供的那份账目基本上能对得上号。看来当年沈贵还是比较清醒的,把这笔糊涂账记了个清清楚楚。
调查组还对何平的妻子进行了询问。
但是吴菊凤因为伤心过度,一直住在医院里,根本无力接受询问。
调查组在余河调查了三天,摸清了基本的事实况,当天晚上返回省城。
就在返回前的下午,调查组在余河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通报了蒋三同志的违规违纪问题,并正式在会议上宣布蒋三已经被“双规”。另外蒋三一案还涉及到财政局长李宝强的行贿受贿,以及挪动公款,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李宝强进行通缉追捕。
江南省纪委第二监察室的副主任冷庆亮在会上做了总结言,他说:“蒋三同志是我们江南省第一个被网络击败的部,他的问题,据目前初步调查来看,是相当严重的!蒋三同志生活上腐化堕落,包养
,并与多名
生并保持长期的不正当
关系;工作中滥用职权,为
二
谋取巨额利润……
节严重,影响恶劣!在网络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现在看来,网络确实是把双刃剑,当网络举起反腐的旗帜,这种威力是相当巨大的!这对我们的
部是个很大的警示啊!同志们,党培养我们是为
民服务的,不是为自己谋私利的!如果你把党和
民赋予你的权力当成了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那么,你的处境就是危险的。现在,我们处在信息高达的网络时代,全民都是监督员,网络就他们监督你们的最好平台。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我们试图瞒过老百姓的眼睛以权谋私的时候,希望你们想一想,你的背后,你的身边,你的周围,或许都存在监督你的眼睛!这就应了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可能有的同志还会存在侥幸的心里,今天,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党反**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现一个查处一个!蒋三就是最好的例证!想踏踏实实活着,想安安稳稳做官,那就必须老老实实,
净净,不属于你的东西,坚决不要伸手!希望在座的所有同志都能以此为戒!另外本案涉及到的李宝强同志,已经畏罪潜逃,正在全力追捕中。何平同志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他已经畏罪自杀,他在自己的遗书中已经
忏悔了!只是走到这一步,才知道后悔,一切都迟了啊!同志们,余河这几位倒下去的
部,都不免让
扼腕叹息啊!说实话,这几天在余河调查蒋三的**窝案,我们的心
也是很沉重的……任何一位因为**而倒下去的
部,都是我们党和
民的损失,因为这些
的**,让我们的党蒙羞,让我们的
民蒙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座的各位,切记切记,以此为戒!也希望经历了这起事件之后,余河的天能变得更蓝,老百姓的生活能变得更幸福!”
杜秀青听着冷主任的话,心里是一阵阵的波澜,她在心里为冷主任的话叫好!只是,这些话能不能真正让这些在座的听进去,并且引以为戒,她就不得而知了。
都说前腐后继,官场中没出事的总是心存侥幸,而且在巨大的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有几
能控制自己的那份**?
蒋三的倒台,何平的死,李宝强的逃遁,对于余河这个小地方来说,是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官场地震,这场地震过后就可以进行权力洗牌了,这一切,是杜秀青期望的,但是却不是杜秀青设想的。
任何一件事,当你设定它的开始的时候,你并不能预测到它的未来。
就像杜秀青没有想到打倒蒋三,会导致何平的死亡,李宝强的逃遁一样,这一切都是出乎意料的。
这次被蒋三一案牵出来的除了何平、李宝强,还有沈贵,政府办主任曹建功、房管局长李建林等等一大批,而那些以前与蒋三有瓜葛的
,估计都是心急火燎,夜不能寐。
只是,这一场权力的争夺,杜秀青似乎在看不见的地方,完了一次最惊险的权力洗牌的游戏。
现在想想,依然有些惊心动魄,不可思议。
事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杜秀青请示林宇,召开一个新闻会,邀请当时到余河“追踪”的记者们返回余河来,为此事划上一个句号。
调查组离去的第二天,由信江市民政府组织,正式对外召开新闻会。
这次的会现场依然设在余河大酒店的贵宾厅里。只是新闻言换成了市纪委副书记、新闻言
**牛。“无可奉告”的刘万根是再也不敢出现了。
**牛说:“现已查明,余河县县长蒋三道德败坏,包养;滥用手中权力,为
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
节严重,影响恶劣,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已被‘双规’。余河县财政局局长李宝强,涉嫌贪腐和挪用公款,截留救灾款项,
节严重,
质恶劣,有关部门已经对李宝强进行通缉,并在全力追捕中;余家埠镇党委书记何平涉嫌行贿受贿,
节严重,其个
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无力承受,畏罪自杀……”
张建牛的话讲完了,道了声“谢谢”就兀自离去了。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给这些记者。只是记者们原本准备提问的,但是,新闻会却并没有安排这样的环节,这未免让这些大老远跑来的“名记”们有些失望,虽然得到了真相,但是却没有捞到故事的节和细节,这些才是他们需要的。但却是会上丝毫都不会涉及的话题。
面对这些再次来到余河的记者,杜秀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次送给他们的余河特产可是比上次更丰富了。余河虽然出了这么大的“丑,招来了这么多知名媒体的“名记”,对于余河来说,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是让余河的部形象受到了损害,但是,相信随着蒋三案件的尘埃落定,这种影响很快就会过去的。好事呢?记者的到来,虽然没有给余河宣传好的一面,但是,在这些“名记”的心里已经对余河形成了一定的印象,那么,将来,如果余河有什么好的新闻,相信也能第一时间引起他们的关注。
其实,在这个信息高度达的时代,对于一个地方,不怕被曝光,而是怕被遗忘。任何都想不起来的地方,既不出新闻,也不会出效益。
杜秀青通过这次网络事件,懂得了这个道理,网络和一切纸媒体,如果能够利用好,将来定然也会对余河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她必须好好把握这样的机会。
会上她不便出面和他们正式对话,但是会议散了之后,杜秀青利用记者在信江市留宿的这一夜,拜访了几位知名媒体的记者,借此与他们建立了联系,并且真诚地邀请他们到龙虎山去游玩,还送上了丰厚的礼品。
新闻会一公布,蒋三被“双规”的消息,再次成了全国各地的焦点新闻。网络上,各大纸媒体上,都纷纷进行了报道。有杂文家根据蒋三事件,还用鲁迅的创作手法写了一篇《论蒋三倒掉》,表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听媒体说,余河县县长蒋三倒掉了,起因是网络上有关他包养生子的事
。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却在网络上看过他
和孩子的照片。
叫蒋燕,娇美;儿子已七岁,聪慧。包养
的官员很多,但称兄道妹的却前所未闻,这就是蒋三的聪颖过
,我以为。
然而一切的二
名目之中,我知道一夜闻名于世的却是这叫蒋燕的
。我的媒体同仁报道说,蒋燕住着别墅,开着宝马,连他的那个弟弟,都成了余河的大富豪。她还有一个外号叫“业余组织部长”,总而言之,要提拔,要包工地,只要找蒋燕,一般没有办不成的,当然这前提是钱送到了位。
现在我惟一的希望,就在于追究那些给蒋燕行贿的,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