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出城去找,务必把婉雁找回来。”
陆道道:“贫道自当遵办。”
赵廷瑞沉吟一阵,又道:“皇陵派那里怎么样?”陆道道:“启禀王爷,龙驭清派了燕红扇、卫高辛等
去搜查那群
,尚未寻得线索。那韩虚清、任剑清武功均是极高,除非龙驭清亲自出手,否则也难以截下。”赵廷瑞哼了一声,道:“你派
跟龙驭清说清楚,要是找到向扬那小子,别让他有机会跟婉雁见面,立刻将他给杀了。这小子跟任剑清他们一路,都在跟我们作对,婉雁给他迷住,龙驭清说不定会以此为借
,又对我们有所为难,还是趁早处理了。”陆道
毫不迟疑,应道:“正该如此。”
文渊听得怒从心起,暗道:“师兄从白虎寨手上救了赵姑娘,这靖威王居然不顾恩,也没想想赵姑娘的心意,就对师兄这样狠辣。”小慕容觉他手上握紧,知他气愤,连忙给他使了个眼色。文渊会意,点了点
,表示不会意气用事。
赵廷瑞道:“没将任剑清的十景缎出来,真是可惜。嗯,你去宫里通知王公公,把那件事再提一提,记得带份厚礼。龙驭清不懂宫廷中的权贵行事,王公公这里要由我们来进行才行。快去,别耽搁了。”陆道
应了一声,只听脚步声去,已然离房,赵廷瑞也没再说话。
小慕容低声道:“咱们快快出去,我有个主意。”文渊道:“怎么?”
小慕容道:“这儿不好说。”文渊点点,反正替赵婉雁探听已毕,再留着也是无事,两
便即悄然离府,到了宅院旁一处巷子之中。文渊道:“小茵,什么主意?”
小慕容道:“听这靖威王最后所说,他们还跟个什么王公公有勾结。你想这王公公,会是什么物?”文渊略一思索,道:“莫非是王振?嗯,不错,靖威王以王爷之尊,而要送礼疏通的,唯有王振才有如此权位。”他想起初到京城时,曾见到王振从子王山,旁
趋炎附势,拼命
结,王振的权力自是更加庞大,第一个便推想到他。
小慕容笑道:“你我想的一模一样。”文渊道:“靖威王派陆道这等高手亲自前去,定有要事,而且说道是与龙驭清也有关联。莫非王振也参与搜夺十景缎的计划?”小慕容道:“这我可想不透了。不过呢,这件事很可以去探上一探。”
文渊一怔,道:“探?你要如何探来?”小慕容眨眨眼,笑道:“自然是跟着陆道进大内皇宫,就是这么探。”
文渊吃了一惊,连连挥手,道:“不可!不可!”小慕容道:“哪里不可?”
文渊正色道:“小茵,皇宫内苑护卫森严,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打听陆道去谈些什么事,也不必冒这个险,
后还可多方探听。光天化
的闯进皇宫,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小慕容笑嘻嘻地道:“这个险我也不是没冒过,怕他怎地?”文渊愕然,说道:“什么?”小慕容道:“去年大哥带我来京城,我自己在街上逛,碰上几个锦衣卫,对我说话不不净的。大哥知道了,就带我溜进皇宫里,把他们一个个捉起来。大哥割了他们的舌
,又把他们衣服剥了,倒吊在御花园里。那时我们可也是大白天的进皇宫呢。”说着嘻嘻一笑。
文渊暗暗咋舌,心道:“慕容兄也真是胆大妄为。以他的本领,此事看来也不为难。”当下说道:“话是这么说,但是陆道武功
,我们想跟着他,只怕被他察觉。”小慕容道:“当然不能当真跟在他后
,我们得先进
宫中,再去找王振,等着陆道
与他会面,这就容易多了。王振可不会半点武功罢?”
文渊想了一想,道:“小茵,这件事我没设想过,你要是真有把握,咱们便去。”小慕容笑道:“把握有了九成九,剩下的乃是天命。”文渊微笑道:“好,我们就去。”当下不再多说,两直往内城而去,自然不走午门,绕了开去,以免为
拦截喝问。
寻常要潜
皇宫,那是千难万难,但是文渊、小慕容各负绝学,禁苑墙垣于旁
有如铜墙铁壁,两
却是轻易翻
。小慕容来过皇宫,虽非清楚各处布置,但是凭着高妙轻功穿梭庭园之中,护卫、宫
、太监虽有不少,也并未发现宫中多了两名不速之客。
文渊和小慕容小心谨慎,一时不知何处去寻王振,绕来绕去,到了一处花园里,花影之间,忽见一个宫、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行色匆匆,似有要事。小慕容心念一动,低声道:“把他们点倒,换个衣装,以防万一。”
文渊一怔,道:“这不是要我扮太监么?”小慕容笑道:“若给你扮护卫,一旦被发现,要盘问令信号,立刻露出马脚,还是太监轻松。”文渊无奈,便道:“好罢!”身影一晃,两
一齐出手。
那宫和小太监只顾向前走,哪里知道有
藏匿在一旁,文渊掩至两
身后,衣袖一挥一扬,拂中两
道,连风声也无半点,立时气息一闭,缓缓倒地。
文渊、小慕容将那宫、太监移到花树丛里,各自换上了衣衫。小慕容望了望文渊的太监服色,忍不住噗哧一笑。文渊愠道:“笑什么?要是我真成了太监,瞧你还笑得出来?”小慕容伸伸舌
,笑道:“那我就要哭啦。”文渊一笑,道:“走罢。”
两悄没声息地走了一阵,虽然换了服装,一路上依然躲躲藏藏,毕竟这只是备用手段,不被
发现自是最好。绕了一会儿,忽听前
一处亭子传来一阵娇腻声气,说道:“陛下,刚才究竟是什么事儿?怎么一连来了这么多通报?”
【一百零九】
只听一个青年男子唉声叹气,说道:“瓦剌发兵做,已经打到了大同,这些都是军
紧急的通报。”那
子说道:“瓦剌?瓦剌不是一向和我们相安无事,前些
子还遣使
贡的吗?”那青年道:“是啊。朕已经派
去找先生过来,好商议对策。”
文渊和小慕容悄悄接近那亭子,藏在一座假山花木之后,望将过去,但见一座八角亭中,一名男子身穿龙袍,年纪约莫二十二、三岁,满脸烦闷神色,旁边坐着一个锦服子,想是宫中嫔妃,容貌极是娇美,实可称得上是千中挑、万中选,举止之间,神韵动
之至。四名宫
在两
身旁侍奉。
这个青年,便是当今明朝皇帝朱祁镇,年号正统,后世历史上称为英宗。正统皇帝在位迄今十四年,自太皇太后张氏崩逝之后,大权皆由宦官王振掌握,朝政大坏。文渊听了正统说话,暗暗摇,心道:“这皇帝说的先生,多半便是王振。王振玩弄权柄,或有些小聪明,可是未必胸怀实学,当真应付得来这等军机要务?”
那子是正统的一名宠妃,封号慧妃,对那军国大事全无才
,当下只是陪着正统说笑解闷,一边劝酒。正统心烦意
,酒杯举了又放,放了又举,显是不见王振来到,便安不下这颗心。
不一会儿,一名小太监过来禀报,说道:“启奏皇上,王公公到。”正统面露喜色,连忙道:“快请,快请!”那小太监匆匆退下,只消片刻,便见一个中年太监走了过来,神气颇有狡黠之态,正是权倾当时的司礼监王振来了。正统迎上前去,道:“先生,你可来了。瓦剌寇大同,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王振似乎漫不在乎,笑道:“皇上不必担忧,我已有了应对之策。”
这王振少年阉割宫,
内书堂,正统尚为东宫太子时,便服侍他读书,尽心讨好。正统自年幼便喜欢这个
才机巧的王太监,后来更以先生相称,亲政之后,任命司礼监之职。明朝司礼监有秉笔太监一职,要将大臣们的奏章呈给皇帝,宣宗以后,不少太监均在内书堂接受教导文墨,略具才学,秉笔太监经常由这些
担任,有时皇帝竟也让亲信的秉笔太监代为批决票拟。正统年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