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笑了起来,黛玉知道妙玉
子,所以并不为忤。
且妙玉说的,也未见就是错的。
岛上近二年来运来不知多少花魁,在织造工坊劳动改造上半年后,择出各样的才来,或当文员,或当录事,或当启蒙
夫子……
但还有不少,被安排至戏班子。
戏班子里的戏,多是讲旱灾之艰难,多少卖儿卖
,甚至易子相食的悲痛事迹。
对那些灾民而言,根本不用代,那就是他们。
多少看到这些戏都哭的喘不过气来,而贾蔷身为德林号东主,为救同胞,不惜倾家
产出海买粮,和西夷东倭们浴血奋斗,几回回险死还生,终于买回无尽粮米,救活无数百姓。
又开辟荒地,分封给百姓们去种,将愿意做工的送去工坊里做工,谋条生路。
总之,对这些而言,贾蔷就是活命的菩萨。
若是寻常男跑去灾民面前天天
叨叨贾蔷是圣
,多半会激起逆反心理,让
厌烦。
可如今这些宣传员都是花魁,是清倌出身,按她们原本的身份,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男
一辈子都没有接触到她们这个层面
子的机会。
如今不仅在戏台上能见,平常宣传队里,都能见到她们。
那宣传的效果还能差得了?
每一句话都能走心!!
林如海都心惊过这等安排,都快类似邪教了,将岛上数十万宣传成一心,当年黄巾贼也不过如此罢……
总之,岛上不缺兵源。
又有林如海这样的大才在,黛玉心中是真的相信,小琉球万无一失。
在这片土地上,她心中有一种自在,自如的感觉,不似在京城里,有时会隐隐担忧……
但这里不同,这里是贾蔷绝对掌控的地方。
她原是希望贾蔷能舍弃那边,直接来这里,一家高高兴兴的生活在此,岂不受用?
只是没想到,贾蔷如此能折腾,在京城那边成了摄政王。
连贾母和薛姨妈等私下里都说,贾蔷是要坐江山了。
每每念及此,黛玉心中都有些恍惚……
怎会到这一步呢?
她如今还清晰的记得,当初在南下的客船内,贾蔷书写《白蛇传》,她誊抄书写的那一幕幕。
仿佛还在眼前,并未散去……
谁能想到,会有今之盛?
外面的炮声渐渐稀疏,黛玉侧眸看去,遥遥只见一艘艘战舰往港方向缓缓驶来,好似一个个恶狼,张开血盆大
,呲着獠牙,朝岛上咬来……
“娘娘,三娘子派送来这个,请娘娘看一场烟花!”
正当黛玉遐思无限时,忽见姜英阔步进来,手里拿着的东西大家也都认得,是一根单铜管望远镜。
只是这顽意儿不多,以军用为先。
连家里原有的,都叫黛玉拿去送给了闫三娘。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三娘回来了?”
黛玉吃惊问道,周围也纷纷纳罕。
闫三娘不是驾海船出征爪哇了么?
最近戏班子里都是贾蔷运筹帷幄万里之外,调海娘子闫三娘袭西夷,立大秦国的戏。
怎么闫三娘不知鬼不觉的回来了?
探春急道:“先不管这些,林姐姐,快看看怎么样了,西夷罗刹打上来了没有?”
黛玉回过,举起望远镜看了过去,就见七艘大舰,也就是所谓的战列舰,还有不少小一些的战船,缓缓驶向港
。
炮火仍未停歇,不断的向安平城两侧的陪城开着火。
但是岛上的反击炮,几乎没有了。
即便对自家有十足的信心,此刻黛玉心中都不禁有些打起鼓来。
敌炮火之凶猛,每落一弹丸恍若有毁天灭地之威,和青史之上记载的那些冷兵器弓来箭往的,都全然不同。
难怪贾蔷每每同她在书信里顽笑说:大,时代变了……
“怎么样了,脑袋打卷儿的西夷鬼子们撤了没撤?老太太已经开始烧香念佛,求菩萨保佑了。”
宝钗从后面走来,与尹子瑜一并过来,看到黛玉拿着个物什在瞧,开笑问道。
她素来大气,此刻颇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姿态。
尹子瑜自然更平静,好似外面只是在放炮仗。
然而两的大佬姿态并未维持太久,继而就感觉到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动静传来,且极近,好似就发生在跟前一般。
探春、湘云、宝琴并几个丫鬟们都尖叫起来,尹子瑜面色亦变得苍白起来,宝钗更是花容失色,满面惊恐。
独手中握着望远镜的黛玉,和一身戎装的姜英面色未慌。
黛玉脸色非但没有惊怒,反而露出小兴奋来,素手一挥舞,虽也因炮声震的俏脸发白,可还是高兴的跳了跳脚。
盖因海面上最大的那七艘大舰,有三艘当场炸翻,其余四艘也开了花,正在拼命往后逃!
那些小些的舰船则更惨,当场沉默的,炸的更多。
不过也没高兴多久,当黛玉亲眼看到几个活生生的瞬间支离
碎飞向四面八方时,俏脸猛然雪白,弯腰
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