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省,泉城。01bz.cc
黄修远带着助理张雷,以及黄伟常,在1月21,就坐高铁北上鲁省。
作为燧公司目前最大的市场,也是投资最多的地区,他这个董事长,于
于理都应该亲自过来视察一趟。
而林百杰今年春节,将坐镇岭南,同样在岭南的各个分公司、子公司视察慰问。
黄修远老爸和老妈,则代表他慰问蓉城分公司。
鲁省分公司的经理赵晓兵,亲自带着黄修远等,对鲁省各地的子公司、工厂进行考察。
来到照的蓝色时代分公司,先考察的项目,是
照海水淡化工厂一期项目。
由于北方冬天的天气影响,导致工厂进度推迟了一些,幸好之前没有下雪之前,就全力开工,完成了地面平整和混凝土浇筑。
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层的主体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层和第三层是钢结构建筑,天气低施工的影响不大。
设备也在6续到位,一部分净水设备,已经在安装调试。
整个照海水淡化工厂,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钾盐提炼区、净水区、粗盐储存区、净水储存区。
净水区的一侧,一条巨大的输水管道,施工了一公里多,最后将延伸到距离海水淡化工厂6.7公里、17公里、39公里外,分别注三个储备水库中。
这里之前是一片盐碱地,被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后,已经在这里储备了大约24oo亩工业用地,为未来的扩建做好准备。
“晓兵,估计照厂什么时候,可以投
使用?”
“黄总,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二月底就可以投使用。”
黄修远又接着问道:“那岛城厂、东营厂呢?”
“差不多,东营那边甚至更加快一些。”
离开照后,又一路向内6的各市视察过去,来到德州分公司。
德州牛养殖基地内。
基地内存栏的牛数量,正随着时间推移直线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五千多
。
喝了一瓶刚刚下生产线的氏
,味道和汕美
牛场的差不多,看了看正在默默吃
牛,饲料是青储料混合
。
“看了养殖户弃养的况挺严重的。”
德州牛公司的副经理方战,给他介绍了一些
况,今年北方地区的
牛弃养
,确实非常明显。
黄修远蹲下来,抓起一把料:“目前养殖成本如何?”
“我们还好一些,公司自己供应燃气、用水,加上员工们去收割,牛
大概每公斤养殖成本12块钱左右,牛
每升养殖成本4.2块钱,主要是饲料太贵了。”方战说到最后,也非常的无奈。
国内养殖行业,饲料成本高达8o%左右,平均每公斤牛中,饲料成本就高达9.6块钱。
而达国家的养殖业成本中,饲料成本才占5o~6o%,例如米国牛的牛
综合成本,就在每公斤1o.5元左右。
别看在一两块钱的差距,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当数量扩大到吨这个级别,每吨成本就相差了1ooo~2ooo元。
国内的饲料成本太高,主要原因是因为粮食供应问题,国内要维持粮食供应的安全,就已经是非常勉强了。
因此只能通过大量进玉米、豆粕,来作为饲料原材料,进
的东西,价格肯定比原产地高,毕竟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而达国家那边,甚至可以采用富余的小麦来喂养禽畜,他们的饲料成本,只有华国的一半左右。
要不是有工费用的抵消,双方成本差距将更加大。
黄修远记下这件事,又给牛场员工,每个
了一个过年红包。
回到中车上。
苍茫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他在笔记本电脑上,时不时敲打着一些内容,对一路视察过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
对于饲料成本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就目前国内的耕地面积而言,国产玉米并不划算。
刚才他在牛基地中,那些青储料,就是从米国进
的紫花苜蓿,是一种蛋白质含量22%左右的优质饲料。
尽管国内引种的紫花苜蓿,因为品种比较老,蛋白质含量达不到进苜蓿的22%,却仍然是一种优秀的饲料。
更加重要的事,是紫花苜蓿可以在盐碱地中种植(产量会下降),对于耕地紧张的华国而言,可以在盐碱地种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另外番薯也是一个替代品,番薯和番薯叶都可以作为饲料使用,替代一部分玉米豆粕饲料。
考虑到紫花苜蓿的国产质量略差,价格在15oo元每吨左右,而饲用番薯,价格则在3oo~5oo元每吨,番薯叶每吨在1oo~2oo元左右。
而进紫花苜蓿,每吨在2ooo~25oo元左右;进
玉米,在每吨15oo~18oo元左右;进
豆粕,每吨38oo~45oo元左右。
这一对比,感觉番薯作为饲料的价比高。
国产苜蓿因为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其实和进紫花苜蓿比起来,明显
价比不行。
只是这其中,还涉及到其他问题,紫花苜蓿和番薯确实不错,问题是如何获得?
总不能燧公司自己去种植吧!
可是自己不种植,那农民也不会主动去大量种植,如果在市面上大规模收购,又会进一步抬高收购价格,让本土优势进一步丧失。
因此必须想一个办法,让农民种植紫花苜蓿和番薯,又要保证价格不会上升。
突然他灵光一闪。
要知道目前的国内种植业中,肥料支出绝对不小,而燧公司刚好生产大量的有机肥、高氮有机肥、钾肥。
那可不可采用肥料补差价?
让农民以番薯、番薯叶、苜蓿,获得低价肥料的采购配额,同时低价肥料,又会进一步压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产生一个明显的价格优势。
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这目前只是一个粗糙的构想,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两者的兑换比例,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如何让农民相信,以及如何管理,和消化这些饲料原材料。
这些况,都必须考虑到。
对于这个方案,他会让蒋海霖带调研,然后完善具体细节。
在初步设想中,实现的可能非常大。
因为紫花苜蓿,单位亩产非常大,还可以适应盐碱地,不占用粮食耕地,在北方地区有推广潜力。
而番薯同样可以不占良田,单位亩产也非常大,在山地面积众多的南方地区,甚至北方地区,都具备巨大潜力。
只要作合理,饲料的原材料成本,就可以获得有效的压缩,进而促进养殖成本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