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进编织机终于运到了服装厂,然后拉近了车间。
“看着油漆,漆的真亮,不愧是进编织机啊!”副厂长王京扯着大嗓门喊道。
“是啊,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车间主任,还是第一次见进的设备。”一车间主任开
说道。
二车间主任也开说道:“咱们厂现在也有了进
设备,也算是鸟枪换炮了吧!”
李卫东来到王京近前,开说道:“王厂长,抓紧时间调试一下,咱们好尽快开始生产。”
王京却开说道:
“这编织机是进货,我估计咱们厂的
可不敢轻易调试,还得去国棉一厂请工程师才行。”
李卫东这个三产服装厂,肯定没有机械工程师的,厂里懂机械的,就是那两个修理工,平时修一下缝纫机可以,让他们去调试进机设备,就怕设备没调试好,先给弄坏了。李卫东可舍不得让修理工去摆弄进
设备。
李卫东点了点:“说的也是,好不容易花钱买了进
设备,可不能弄坏了,是得找国棉厂的工程师才行。那我一会去一趟国棉厂,请工程师过来,王厂长,你帮忙看着点,在工程师回来之前,谁也不准动这设备!”
“放心好了,在部队的时候,我最擅长站岗放哨了!连军区长都夸我站岗站的好。”王京开答道。
李卫东又挥了挥手,把会计王凯平叫到近前,开说道:“一会去准备一份设备租赁合同。”
“设备租赁合同?你说的是这四台编织机?”王凯平开问道。
“废话,买这四台设备,又没有走咱们厂的账目,是我个出钱,想办法从外国弄来的,没道理让厂里一分钱不掏白用吧!所以这租赁是必要的,租赁合同也是必须签的。”李卫东开
说道。
王凯平犹豫了一下,开说道:“厂长,没必要这么麻烦吧,你是服装厂的厂长,到时候设备租赁合同得你签名,然后设备又你租出去的,这合同上甲方和乙方都是你,左手倒右手的事
,
嘛还得费这一番功夫?”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是脱了裤子放,自找麻烦?”李卫东呵呵一笑,然后提醒道:“难道你忘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固定资产租赁费用是要在税前扣除的!”
“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准备设备租赁合同。”王凯平恍然大悟的点了点。
企业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而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有很多项目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按照规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租赁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租赁费用,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而企业直接购买的固定资产,却不在税前扣除项目当中。
生产设备当然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所以企业租赁设备花的钱,会在税前扣除,相当于是抵扣了部分企业所得税;而买设备的钱,则不能抵税。
因此李卫东买这四套进设备,压根就没有走服装厂的账目,如今服装厂要使用这些设备,就得从李卫东那里租赁,租赁费可以抵扣部分企业所得税。
当然财产租赁所得,也使得缴税的,不过财产租赁所得的税率是2o%,比起国有企业所得税的55%要低得多。
而且在那个年代,对个征税基本上只是说说而已,实施起来很难。即便是放在2o2o年,那些房东真正去缴税的,又有多少?
除此之外,李卫东之前投给服装厂的那五十万民币,也是让会计打了借条,以借款的形式,借给服装厂的,看似是左手换右手,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合法避税的手段。
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贷,只要利息不高于银行同期的贷款利率,那么这笔利息同样能够在税前扣除。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的税收政策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利改税才刚刚实行了没几年,其中的漏也很大。
像是李卫东这种老币,自然有很多合法避税的手段,当老板的哪有不会避税的!这里扣几千,哪里扣几千,最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十几万就省出来了。四舍五
相当于赚了一个亿!
这些手段,八十年代的那些憨憨会计肯定是不懂的,李卫东得慢慢的教给王凯平。
好在王凯平也不笨,稍微一点拨便明白李卫东的意图,然后将账目做的天衣无缝。
当然这也多亏了王凯平是自己,要是换个别得会计,李卫东还真不敢把避税的事
给他。
望着王凯平离去的背影,李卫东呵呵一笑:“又省了一笔,我还真是个小机灵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