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符篆种子
……
出了静室,跟正在打扫房间的家乐打了声招呼,绕出厅堂左拐,走到廊道的尽,徐君明推开了房门。
大约五十平左右的房间内,陈设很简单。
东面临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桌案,上面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右侧靠墙的架子上,放满了道书。
从已经毛楞的边角来看,显然经常被翻动。
西侧角落里放着一张厚木床,床上被褥整洁。
东南角则摆放着一张香案,香案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道’字书画。
香案正中,黄铜香炉中三根长香青烟袅袅。
铜炉左侧,放着一把桃木剑,右侧摄魂铃下压着一打黄符!
香案后侧地上,放着一件青色蒲团!
这间自己住了三年的房间,徐君明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关上房门,走到香案前,抽了三根长香点燃,贴紧额拜了三拜后,
进香炉。
凝视一眼墙上的‘道’字后,在旁边的蒲团上盘坐下来。
从怀里拿出四目道长给的百年桃木,旺盛的灵机令心动,不过如果想物尽其用,尽可能的炼出法符,还需要其它一些材料辅助。
这些材料虽然不像这块‘百年桃木’一样难以寻找,但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力。
另外,他的修为还未至先天,想要炼制法符还要等一段时间。
暂时忍耐心中的渴望,把桃木收起,徐君明的吸了
气,脸上色慢慢松弛下来。
双手叠,结上清印
定!
灵觉沉眉心识海,一片冥冥之中,白色雾气飘
。在识调动之下,白色雾气仿佛灵活的线条,从足开始,逐渐勾画成一个
形。
但就在部将要成型的时候,白色雾气突然颤抖起来,而后迅崩散。
徐君明也不气馁,重新用识勾画起来。
一遍一遍的失败,前后十二次后,他才停了下来。
“可惜还是差了一些!”徐君明心中叹道。
道家讲究命双修,
气三元合一,铸就无上根基。所以除了炼体、练气之外,锻炼
力的观想法,也一样不能落下。
如今他对体魄的锻炼已经足以进阶先天,丹田内气息也完成了大周天搬运,只差力与两者相合,便能
境。
可惜他屡次尝试,力都无法凝聚成
形,始终差了一点!
默咏清心咒,平复心底的焦虑后,识坠落丹田。
约莫亩田大小的气海中,奔涌着淡青色的内息。
正中央是一面掌大小,色泽古朴的青铜镜!
这面铜镜,徐君明从小就带着,是他爷爷从庙里求来给他保平安的,上一世一直挂在他的脖子上。
没想到他重生后,这面铜镜也跟着来了。
更重要的是,这面没有纹饰点缀,普普通通的青铜镜,居然能够增长悟!!
他之所以能在先天之前,在丹田内形成符篆种子,多亏了这青铜镜的帮助。
可惜的是,这青铜镜除了增长悟外,再无其它作用,既不能辅助修炼,也没有攻击或者防御的手段。
这多少有一些遗憾。
围绕着青铜镜,飘这三枚白色的符咒!
形如一团烈阳,带着一阳刚炙热之意的是道家八大咒之一的‘金光咒’!
形如一把长剑,带着一凌厉杀意的是茅山传承的‘斩妖符’!
仿佛一块印章,带着一浑厚、镇压之意的,就是前面令四目道长喜形于色的‘镇尸符’。
三枚白色符篆中隐隐透着蓝光,甚至‘斩妖符’已经有一半变为蓝色。很显然,徐君明对这三枚符咒的领悟已经到了极的层次。
实际上,在青铜镜的辅助下,他完全可以领悟更多的符篆,并凝成符篆种子。但后来他又放弃了。
兵贵不贵多,修道也是一样。
大道三千,每一种符篆都对应着一条大道!
即便是最普通的‘镇尸符’,若是能够领悟,挥出来的威力,也足以惊天动地。
以他现在的修为和境界,这三种‘符篆’已经足够用。
至于其它,有需要的时候再去领悟也不迟。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四目道长现在传授给他的符篆种类不算多,尤其没有他最渴望的雷法!
识催动青铜镜,淡淡的青色光辉散开来。
瞬间,一空灵宁静的感觉直上心
,所有的杂念都被排除在外,再‘看’向斩妖符时,新的感悟逐渐浮现出来。
整个上午的时间,徐君明都在体悟‘金光咒’、‘斩妖符’和‘镇尸符’!
只是如今的他已经把三道符咒领悟到了‘先天白符’的巅峰,想要突到蓝符,即便有青铜镜的辅助也并不容易。
就像四目道长,修道四十多年,丹田中的符篆种子,数量上也不过与他相当,蓝符更是一个没有。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吃过早饭后,徐君明换了身藏青色道袍,把摄魂铃挂在腰间。把供奉在香案上的黄符,装进提前准备好的鹿皮袋,塞进胸。
桃木剑背到身后,又用一个包袱皮,装了些换洗衣服系到身上后,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师兄!”
朝家乐点了点。
“师傅,我准备好了!”
看着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大徒弟,四目道长满意的点了点。
“我们马上就出!”
转过。
“家乐,我跟你师兄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要看好家。”
“知道了。”
“还有,早晚功课不要落下。要是我回来,你的《登真诀》还是现在的熊样,小心我揍你!”
四目道长举起掌,吓得家乐连忙闭眼。
“师傅放心,我肯定努力修炼,不给您丢脸。”
“这还差不多。…记得每天给祖师爷上香。”
“是,师傅!”
答应一声后,色不舍道。
“师傅,师兄,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大手一伸,盖住他的脑袋后,徐君明笑道。
“我跟师傅很快就回来。我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不要跑,要是万一碰到麻烦,记得去找一休大师!”
“那个臭和尚…!”
四目道长嘟囔了一句,不过倒也没多说什么。
“知道了,师兄!”
拍了拍家乐的脑袋,徐君明跟着四目道长走出家门。
来到外面,正好碰到一休大师挑水回来。
四目道长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冷哼一声,便仿佛没看到一样走过去。
“一休大师,我跟师傅要去一趟罗浮山,可能要半个多月才能回来。这段时间,家乐就拜托您看顾了。”
“阿弥陀佛,有贫僧在,尽可放心!”
“天色不早。君明,我们该走了!”四目道长在前面招呼起来。
“大师,拜托了!”
徐君明打了个稽后,辞别一休大师,跟着四目道长离开了山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