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儿牌子就放你这里吧,这五千黑骑是朕最后的底牌,也是我能安心在洛月城最大的依仗,飘飘,你是朕这一生最的
,朕最为放心之
,就是你了,相信有这块儿牌子在你手中,裕儿这里,你也能放心些。”
柳飘飘从袁世信手中接过那块令牌,滑跪在袁世信膝前,伏于他的大腿上无声的哭泣起来。
袁世信的手放于柳飘飘的上,就这么看着她哭。
——————
这次赶往洛月城,袁秉德没有摆他并肩王的车驾。
大晋都亡了,他这个并肩王自然是不能当了。
事进展如此之顺利,是袁秉德始料未及的。
他刚返回扬州,就收到了袁世信派送来的加急密信,不容他多想,便带
再去洛月城。
与他同乘的,是他的儿子,袁承志。
到了扬州之后,左又左率三位师弟返回拜剑阁,而何欤则在袁秉德的邀请下留了下来。
但是何欤提了一个条件。
他要与隋行比剑。
袁秉德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是他私下答应的,而是隋行自己同意的。
隋行还告诉他,今后不再有影子,只有袁秉德身前护卫隋行。
不过隋行也对何欤提了一个要求。
若是何欤输了,则需为袁秉德效命十年。
隋行提的这个要求袁秉德都不知晓。
练剑如痴的何欤答应了。
比剑的经过无得见,对于输赢一事,二
也很默契地闭
不提。
不过在那之后,何欤却和隋行一样,成为了袁秉德身前的近卫。
其实这场比剑,算作以平局结束。
不过何欤却说,是他输了。
他便信守承诺,成为了袁秉德的贴身护卫。
能得何欤诚心效力,不知生何事的袁秉德自然欣喜若狂。
不过他猜得出来,此事定然与隋行有关。
隋行知道,何欤愿意留下来,是为了有朝一能将他一剑打败。
不过隋行也坚信,这一可不会那么容易到来的。
就算何欤的剑能快过他的剑又是如何?
他一样会有别的方法赢了何欤。
这就是他身位玄一门弟子的傲气。
虽然他已经不是玄一门的弟子了。
隋行曾暗暗拿自己与秦斫比较过,虽然心中有所不服,他还是自认为比秦斫略差一丝。
他更擅长于隐匿与刺杀,这却是秦斫所不及的。
马车中的袁秉德开问道:“隋行,离洛月城还有多远的路?”
驾车之正是隋行,而何欤则怀抱长剑,盘坐在另一边。
隋行侧说道:“王上,约么还有一
的路程。”
袁承志轻轻扯了扯袁秉德衣袖,小声问道:“父王,出什么事了?我们不是才回到扬州么?怎么又这么急匆匆的赶去洛月城?连个下都不带?”
袁秉德叹了气道:“志儿,是皇宫出事了,宫内失了大火,你外祖母她老
家已葬身火海了。”
袁承志对这个对自己冷眼相待的老婆子没什么好感,听袁秉德说完,并未露出什么悲戚色,而是小声嘀咕道:“原本就病膏肓了,烧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袁秉德看了眼儿子,揉了揉他的,随后斥声说道:“志儿,这想事
,要学会多想一想。”
袁承志不解道:“父王,您这么急着赶往洛月城,难道不是去奔丧么?毕竟太后母妃的母后。”
说到这,袁承志一拍额,忙问道:“父王,母妃呢?她不会有事的吧?”
袁秉德紧紧握住袁承志的手,将侧向一边说道:“你母妃与皇帝陛下不知所踪,有
说,天后寝宫失火那
,陛下与你母妃皆在太后的寝宫,只怕,只怕……”
袁秉德再也说不下去,用另外一只手挡住双眼,身子开始轻颤起来。
袁承志慌了,忙向袁秉德身前靠了靠,小声说道:“父王,不会的,您不是说了,母妃不知所踪么?母妃吉自有天相,一定会安然无恙的。”
吸几
气的袁秉德将袁承志搂
怀中,低声说道:“希望如此吧!”
说完他拍了拍袁承志的肩膀说道:“志儿,你也不小了,父王希望你能坚强些,你能做到么?”
眼圈儿也已经红了的袁承志重重地点了点,然后低声问道:“父王,您是说我那位做皇帝的表哥也可能被烧死了?”
袁秉德点了点,叹了
气说道:“为此你爷爷也很着急,国不可一
无君,皇宫内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可都盯着你爷爷看呢,毕竟他是相国,一
之下万
之上的存在。”
袁承志眨了眨眼睛,随后抬说道:“那就让爷爷当皇帝好了。”
袁秉德瞪了袁承志一眼道:“怎可如此胡言语,说出这样悖逆的话来,若是叫旁
听了去,可是会给咱们袁家招来祸事的。”
袁承志满不在乎道:“父王,这马车内只有你我二,驾车的隋叔叔与何统领都是您的
,自然不会有旁
听得到。您也说了,爷爷是一
之下万
之上的相国,可眼下这一
被烧死了,爷爷不就是万
之上了么?”
随后他又小声说道:“父王,我不小了,很多事我都懂,您放心好了,志儿一定会给您争气的。”
袁秉德笑了笑,看着信誓旦旦的袁承志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袁承志指了指脑袋说道:“用这里想的啊,再说了,孩儿那些书可不是白读的,孩儿最喜欢读的书就是太史公所著的那本《史记》了。”
袁秉德轻笑一下问道:“哦?说起来,父王还从未检验过你的功课,眼下无事,父王便来考考你如何?”
袁承志点点道:“父王请问吧,孩子尽力作答,不过若是孩儿答不上来,父王可不要打孩儿手掌才是。”
袁秉德沉思片刻说道:“既然你喜欢《史记》父王且问你,太史公点评那位淮侯的话可是恰当。”
袁承志摇摇道:“那篇《淮
侯列传》孩儿熟读几遍,觉得太史公文章写得好是好,可对淮
侯的点评却有些虎
蛇尾之感。”
袁秉德继续问道:“你何以如此认为?让父王看看,我的志儿是信雌黄还是有理有据。”
袁承志不服气道:“父王,我可不是信雌黄,您且听我道来。这太史公是汉臣,皇帝不
听的话他自然不能多言,依孩儿所看,是太史公想言而不敢言罢了。至于那位淮
侯也未必真有反意,最多不过是死于‘功高盖主’这四个字罢了。”
袁秉德再问道:“那父王问你,若你是淮侯又该当如何?”
袁承志想了想说道:“狡兔死,走狗烹,上大夫文种就不及陶朱公聪明了,不过孩儿谁也不当,我是父王的儿子,只有孩儿治,孩儿却不会治于
。”
袁秉德双目微缩,拍了拍袁承志的肩膀。
到底体内流着司马氏的血。
当初袁世信问过他,司马若兰死于不死不影响大局。
可他还是选择把司马若兰带去了洛月城,把她留在皇宫内。
一个而已,比起那张龙椅来,又算得了什么?
前朝公主,如何能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