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文艺展到如今,大部分的和影视的剧都是老套的,无论如何挖空心思编排所谓新故事,最终总能在其中现前
玩剩的老元素。「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如果真认为自己有啥惊世骇俗无比新颖的故事点子,那一定是看的书和影视不够多。
虽然故事都已经很平常,好电影已经不是靠曲折的剧取胜,可苏长青反复回忆后还是现,奥斯卡获奖影片中适合在国内翻拍的作品非常少。
奥斯卡毕竟是个学院奖,获奖影片通常都有浓厚的文化背景,难以移植,而以想象力取胜的科幻、幻、恐怖等类型的电影通常难以获得大奖,只能在化妆、摄影、技术等方面有所斩获。
这也是苏长青这两年一直翻拍韩作品的主要原因,欧美故事容易水土不服,翻出来甚至不伦不类。
他也知道故事并不是电影的全部,镜语言和风格、动
的色调与音乐、以及大量颠
想象力的细节才是一部新电影的迷
之处。
然而离开了故事,这一切都无所依托。
苏长青很喜欢二十年后获得奥斯卡的《水形物语》,却不确定该不该翻拍。
这部片子是个异类,是难得能获大奖的幻类作品,当年横扫了国际主要奖项。
《水形物语》奥斯卡十三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四个大奖,另外也获得了威尼斯金狮等几十个国际奖项。
苏长青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片子的内核虽然颂扬异类的与平等,但剧
太过黑暗重
,国内引进公映了,那个时代的观众也接受了,但不确定二十年前这波观众是否能同样甘之如饴。
这个时代对边缘群的关注远没有二十年后高,更别说理解。
这电影乍一听像讲个鱼之恋的老童话:拥有能力的鱼
被活捉,运到了一个秘密研究所。
哑主是这个研究所的清洁工,在工作空隙跟鱼
用手语沟通、喂他吃
蛋听音乐渐成好友。
后来鱼面临被解剖的危机,哑
主斗智斗勇将其救出,然后也变成
鱼和他一起游走了。
故事很老套,脱胎于古早的鱼公主童话故事,继承美
与野兽的遗志,来了一段
和鱼的恋
。
梅露兰·多拉主动问了:“您刚才说一整天犹豫于两个故事,不知该把哪个剧本化,除了这个《无间行者》,另一个故事是怎样的?”
苏长青很愿意和她说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我考虑得比较成熟,还是以剧本的形式说给你听吧。”
“看来您倾向于这个故事。”
“电影一开始是个浴缸,主躺在温水里,正在拨弄自己的琴弦。”
梅露兰·多拉没听懂:“在浴缸里弹琴,弹的什么琴?”
苏长青一本正经地解释:“这是主的习惯,每天在浴缸自我安慰。”
梅露兰·多拉惊讶地笑起来:“为什么一开始就这个?”
“因为这片子表现的就是这个,异类的与欲望。”
“切点很独特。”
“独特吗?这似乎是很平常的事。”
梅露兰·多拉抿嘴笑着摇:“或许吧。”
苏长青继续说:“主是个弃婴,很小时被扔在海边,脖子上有三道很
的伤,声道受损成了哑
。
她自小残疾,孤零伶仃,但却有着和常一样的欲望和冲动,始终找不到恋
,只好自己和自己较劲。”
梅露兰·多拉嘴抿得更,瞟着苏长青:“看来您在
本待的时间太长了。”
“你看过这类本片?”
“有所耳闻,别忘了我从事文化工作。”
“哦?我还以为你有FBI内部好片子能推荐给我借鉴参考呢。”
“好了,继续您的故事。”
“主在一个秘密实验室做最基层的清洁工作,不固定的
班导致她更难与外界接触
往。
一天实验室送来一个装满了水的大罐子,主震惊的现罐子里关着一个半
半鱼的怪异生物。”
梅露兰·多拉:“一只形的鱼,而且是雄
?”
“没错,他可不仅长得怪异,还有特异功能,这是一只不死的鱼,通过接触能够迅疗愈他
的创伤,甚至复活死去的
,一直被原始部族当作灵供奉。”
梅露兰·多拉缓缓点:“如果真如此,几乎就是灵了,所以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苏长青也随着点:“然后就是
主与
鱼的一系列接触,
换彼此的孤独与生存的恐惧,然后就产生了感
。”
“是与宠物的感
?”
“当然不是,是和男
之间的感
。”
“这有些怪异,感展到什么程度呢?”
“他们生了关系。”
“这……就更怪异了。”
“为什么怪异,美不也
上了狮子
的野兽,
是外星
,身体比钢铁还硬,也与
类生下了后代。”
“那是真正的童话与科幻,暂且不论,所谓野兽是一个被魔法诅咒的王子,而不是一条长成
模样的鱼。”
“可在那个美野兽故事里,美
上的就是一只会说话野兽,并不是王子,这个是掩饰不了的,我的故事里
鱼也会用手语与
主沟通,同样是智慧生物。”
“一个正常怎么会
上真正的
鱼呢,基础在哪里?”
“当然是认同感,主从不认为
类世界是属于她的,她孤独地存在,甚至都不曾完整地存在,这是一个
类的弃子,已被彻底边缘化,于是向往另一个世界的认同。
而鱼长相怪异不能说话,同样被
类世界排斥,甚至认为他是邪恶的,两
处于同样的境地,于是产生了共鸣。”
“这是您又一个悲天悯的故事,焦点似乎在
层面,那为什么不能含蓄点,非要把他们之间的欲望全部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含蓄?我特地拍这样一部电影表现他们的与欲望,遮遮掩掩的话就失去意义了。”
梅露兰·多拉又抿嘴笑起来:“我以为您是含蓄而小心翼翼的。”
苏长青看着梅露兰·多拉喝了苹果酒:“我只是等待时机。”
两凝视良久,梅露兰·多拉突然换了话题:“
听说我同中国朋友一起回的柏林,想见见您,不知明天有空吗?”
外
官显然没有憋到连鱼都不放过的地步,这是继续抻呢。
老德军亲戚想见中国小伙,为什么不见?
为了梅露兰·多拉吃了不少猪大肠,不拜见家
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过两天梅露兰·多拉就回中国了,有些事迟早会生,或许该在德国办了,积累足够的共鸣很重要。
“当然有空,明早咱们一起回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