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后苏长青与李奥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过关大厅的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的传承大典。
没想到八幡晴美才培训了三天,八幡空部就决定举行移典礼,幸好一切早已筹备,倒也不至于仓促。
看来老宫司的身体状况不乐观,稍有起色就急于把事办了。
今天她的打扮很特别,穿着白底金花的大祭狩衣,戴乌纱额当,化了
式淡妆,顾盼生姿,像个
致的手办。
苏长青心中忍不住赞叹一声绝美倾城,而且一倜傥气,竟然可甜可咸。
不过肃穆,看上去好像不太高兴。
或许就是这么要求的吧,职员不该有表
。
虽然换装后变化很大,却逃不过摄影师锐利的眼睛,李奥还是认出来了:“这不是前田信子吗,她在拍什么戏,看起来像新闻似的。”
他不懂语。
苏长青随道:“新闻风格的古装戏吧。”
“哪有新闻风格古装戏,这应该是还原某种典礼的纪录片。”
真是个聪明的摄影师,自己就找到答案了。
这大典全本直播,无疑是个大问题,李奥能认出来,那么看过《移动迷宫》的观众以及八幡晴美曾经的同学、同事,当然也能认出来。
不过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只会惊讶一句:“真的很,前田信子长得很像八幡晴美。”
活音刚落,可能马上就会有说:“只是长的有点像而已,多看几眼好像也没那么像了。”
本
恐怕很难相信她们是同一个
,那太荒谬了,一个是道家族的继承
,一个是初出道的艺
,判若云泥的
怎么能扯在一起。
反而是李奥这样的外国敢想敢说,苏长青这样的外国
敢想敢
。
但难保就没认定她们是同一
,或许后续就有麻烦。
好在现在网络还没有多少社功能,不然早有
帖表示质疑,那就一石激起千层
了。
苏长青一边办手续,断断续续看了点大典转播。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内外可谓山
海,九月初仍然很热,观礼的
却非常多,都穿着传统服饰,秩序井然。
转播镜始终跟随着手持两尺长木笏板的八幡晴美。
在她的两旁,是两大队由扮成的白色仙鹤,一路护送着穿过参道,拾级而上。
这群鹤挺有意思,应该都是男扮的,戴着红顶长喙的鹤形大帽子,翅膀仿真度很高,边走边翩翩起舞。
苏长青看过沈阳故宫清初登基典礼的还原表演,其中也有这样的鹤,据说是某种萨满祝福。
韩国的萨满巫师也喜欢扮成仙鹤的模样,只是装备简陋一些而已。
道显然与萨满教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也像电影,翻拍借鉴很普遍,改换面之后就能在另一个地方以新品上市。
在本殿之前,太鼓震天,上百名巫身披千
,手持乐铃整齐地跳着乐舞。
一个与八幡晴美同款盛装的清瘦中年站在台阶上,身后跟着一群白色狩衣的男
,微微躬身。
这应该就是八幡晴美父亲八幡空部,正携浅间大社全体班子成员,在本殿门欢迎新一届领导到来。
李奥对这些不感兴趣,见苏长青抬看便也跟着看,终于忍不住又问:“锣鼓喧天跳大似的,这是什么纪录片,怎么看着更像像新闻实况转播。”
“或许是某种民俗祭奠吧。”
李奥点点:“看着像,可能是。”
通关花了些时间,去拿行李时本殿外接仪式已经结束了,八幡晴美宫司正在拜殿内高声吟诵祝福祈祷辞。
根据转播主持解说,新任宫司接仪式结束后马上主持了一个祝福祭祷,至于祝福什么
不得而知。
肯定不是刚刚退隐的父亲,他老家虽然身子骨弱了点,怎么着自己也是法力无边的官,用不着别
祝福。
苏长青有些感动。
半个月前在伊豆时,八幡晴美曾经说过,接过宫司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主持一个祈福祭祷:“届时我要让为您祈福的钟声、鼓声、铃声响彻富士山。”
随着祝福祷辞声落,太鼓声再次想起,巫们摇动乐铃高声唱起了歌。
八幡晴美回过身,面对镜,或许是偶然,她凝视了转播镜
两三秒钟。
突然之间感觉特别妙,苏长青隔着屏幕仿佛就与她四目相对了。
“这特么……祭司大
,您这是开了法眼吗,我一回来就现了?”
八幡晴美终于微微一笑,看来也是可以笑的。
“砰”的一下,苏长青感觉心脏的某个部位,又被一枪命中。
太鼓声、乐铃声响彻了富士山,苏长青在喧闹中走出了羽田机场。
这五天苏长青马不停蹄处理了许多事,主要是理顺《送行师》在国内的放映问题。
这片子算本公司摄制,名额有限,想以国外大片的形式引进是不可能的,只能和三年前的《公主的决断》一样,走中外合拍之路。
当年的相关手续都是丁嘉洛搞定的,现在三年过去,政策已有变化,仅仅取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许可证》是不够的。
允许拍未必允许公映,行得有支持。
所以苏长青直接拜访了韩厂长,把四维打算与本野艺能社合作拍摄《送行师》的
况说了,重点当然突出了高仓健主演。
他主动说了收购野,但并未说收购完成,还欠着家钱也的确没有最终结束。
对这种私并购的事韩厂长没有言权,他关心的是合作。
高仓健在国内一直享有相当高的声誉,《无宿》之后拍的每部艺术片子基本都引进了,《远山的呼唤》、《幸福黄手帕》等等,八十年代几乎年年都上映他的作品。
韩厂长看过剧本后对这个合作很感兴趣:“我是支持国内才走出去的,这是很好的一步。”
于是很快谈妥了,最终达成北影、四维、野三家联合摄制,所有手续由北影出面办理。
有了北影参与,基本就不用担心未来国内的行问题,苏长青可以全副力考虑如何按照获奖片的套路拍好电影,多拿两个国际大奖。
杜可可和穆沐一行仍在外地,要跑的地方太多了,这一趟差得出差不多一个月。
黄杨的剧本还没成型,苏长青又提示几个关键点,无非是喜剧中多参些社会内容。
九四年春晚有个小品打扑克,黄宏和侯跃文坐火车,一副扑克打出打出很多讽刺,这两年针砭时弊很流行,不妨放开点手脚。
公司的事安排了一圈,李奥的签证也办下来了,于是一同前往东京。
《殓师》应该尽快开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