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花白,矍铄的老者。
这位辅佐过两代天子的老者,位列三公。
诸位皇子的读书识字,经义功课,都是由他教导。
唯一例外的,大概便只有赵穆。
他自幼囚于冷宫,启蒙多半靠自学。
“殿下,金沙帮那桩大案牵连甚广,继续追查下去,恐怕会引大。”
闻太师躬身低,正声说道:
“老臣希望殿下能唤回黑龙台,好让这场风波就此停歇,以免生出其他事端。”
赵穆眉微挑。
近段时间,朝堂动。
有跪死于东宫门外,有
接连上书劝谏。
可却还没有谁敢当面恳请,说出这番话。
“太师所说的‘大’,是指什么?”
赵穆面色平静,慢条斯理问道。
他倒不觉得,闻太傅是为世家说话,可能更多是出于大周江山的稳定。
登基大典还有一段时,若是
急了,谁知道盘根错节的四大门阀会
出什么事。
“世家门阀乃是朝中基石,杀一可以儆效尤,杀十
可遏制贪腐,杀二十
、三十
可肃清风气。”
闻太师语气诚挚,自内心道:
“但殿下若是杀百,那便会无才可用!若是杀千
……那就是天下皆反!万众所指!社稷动摇!”
“无论金沙帮牵连有多广,系有多大,殿下尚未登基,立足不稳。”
“且不说九边军镇之兵权,就是卫戍皇城天京的二十六卫,也都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手里。”
“这个时候贸然打压世家门阀,殊为不智!”
赵穆颔,并未恼怒。
只是笑了两声,轻声道:
“太傅所言甚是。”
闻太傅老脸浮现惊喜与笑意,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皇储竟然如此通达理,认同自己所说。
“那殿下准备……”
他满怀期待。
“但是,本宫不会召回黑龙台。”
“他们还要继续查下去,直到把范阳卢氏,陈郡谢氏全部拉下水,这件事才能罢休。”
赵穆眸光幽,淡淡道。
闻太傅面露惊愕,似是不解。
据他近以来的仔细观察,这位皇储殿下并非无谋之辈。
外界所说,什么任由后宫专权,导致被阉宦蒙蔽,纯属无稽之谈。
“殿下胸中早有定计?可否对老臣言说?”
闻太傅端正色,冒着被治大不敬之罪的风险,抬看向那位风采过
,俊雅出尘的年轻皇储。
“太傅以为天下二十六州,是本宫的,还是世家的?”
赵穆笑着问道。
“乃殿下与世家共治。”
闻太傅也不避讳,直言道。
“好!本宫再问太傅,为何历代天子皆不能革除门阀,独揽大权?”
赵穆笑意更浓。
“非是不能,而是无益。”
“天子皇权与世家门阀之矛盾,是死结。”
“但凡君掌权,必然会压制世家,乃至于遏制士族。”
“因为他们一旦坐大,便会架空皇权!反之亦然!”
闻太傅畅所欲言,好似辩论一般。
“可即便天子独揽大权,治理天下并非一可行之事,始终还是要依靠士族稳定地方,维系中央威权。”
“要知道朝臣官员,八成来自于四阀,剩下两成则是分润于寒门富户与地方豪强。”
“殿下想要收权,可以徐徐图之,不必如此急切。”
“打压四阀,提拔新贵,再重用寒门。”
“最迟二十年,这些叱咤风云的顶级世家,便不复如今的风光。”
赵穆拍手赞赏,出声道:
“太傅之见,实为刻。”
“可二十年太久,本宫只争朝夕!”
闻太傅一变,他从话音当中感受到了一
强烈的坚决之意。
赵穆声音淡淡,继续道:
“朝臣十之**皆出世家门阀,之所以形成如此局面,无非是因为选官之标准,由他们所定。”
“按照德行,名望……选士,选良才。”
“遵从这样的规矩,寒门之下的农家子,等于绝了踏进仕途的门路。”
闻太傅眉紧锁,感觉有些不妙。
他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囚于冷宫,此前从未见过外面天地的皇储殿下。
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在酝酿着什么。
“殿下,圣经典本就难得,想要读书,想要明理,自是艰难,非一般
家可以供养。”
闻太傅心中紧了紧,言谈之间少了几分随意。
“事实确实如此,可也不应该如此。”
“圣说,要教化万民。何为教化?读书明理便是。何为万民?天下
也!”
赵穆眸光幽,恍如渊海。
无形之中,给莫大的压力。
“圣从未说过,只许世家门阀诵读经典,不让寒门子弟有上进阶梯。”
闻太傅张了张嘴,想要再说些什么,却是无法反驳。
就如同范阳卢氏,自称诗礼传家。
祖父卢垣乃是海内文宗,注释经典,解说圣之言。
何等荣耀!何等声名!
可卢垣之所以能如此,除去自身学问厚,与他是世家中
不无关系。
说到底,还是要看出身。
“那殿下……想要如何做?”
半晌后,闻太傅问出这句话。
他望着坐于上的年轻皇储,视线之中所浮现出来的倒影,并非什么束少年。
而是一条威严隆重,气势骇的庞然黑龙。
张之间,自有吞吐
月的宏伟格局。
“殿下还未登基,天子之气就已经比先皇更盛!”
闻太傅既是欣喜,也有担忧。
“不瞒太傅,本宫欲遴选天下二十六州之英才,废除世家门阀所定下的规矩!”
“自此以后,再也无需凭德行选栋梁,以出身论高低!”
“州府郡县,凡我大周子民皆可参与!”
“主考圣之学,策论经典,以及当下时政!”
“优者选,劣者黜落!”
赵穆轻描淡写,随意拿出治国方略的其中几篇。
侍立于一旁的云漱玉双手接过,款款而行,给浑身颤抖,如遭雷击的闻太傅。
“科举……殿下若想做成此事,便要与天下士族,世家门阀为敌!”
他仔细看了好久,其中阐述极为细致。
将科举分为五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而后,其下还有划分。
关于考试内容,更是全面。
甚至还包括律法、算学、天工,此类被视为技巧的科目。
最令闻太傅感到震惊的,是里面还有适用于幼童的启蒙读物。
什么《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诸如此类。
意思简单,朗朗上,却是蕴含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