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们,当你手持权利的利剑刺伤无辜的时候,你就撒下仇恨的种子,虽然慈悲的上帝会把它收集起来, 统一毁掉,然而,一棵种子在焚烧中随风飘落,飘得很远很远,飘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
一
这个村子在大辽河边上,很小,几十户家稀稀拉拉连成一个村落。雨季时,一条叫东大泡子的水沟把村子划开,两边的
家需用筏子来往。西边是村子主体,沟东边的十几户
家被称做东大岗子。汛期过,积水都退进东大泡子,一条低洼的土道又把东大岗子连到村子里。刘家的祖先最早来到这,这个村子就叫刘屯。刘屯的村西还有一条不大的水沟,沟西有他们的土地,没有住
家。
很早以前,从关内过来三兄弟,他们来到辽河边上,看到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平原上满是柳树从,柳丛间有水泡子,水泡子里有打不尽的鱼虾。他们停下来,用手往地里抠,黑油油的泥土带着湿,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三兄弟留在这里,开始圈地,直到认为够种了为止。他们用锹镐开荒,用砍刀伐树,用火把驱走狼狐,用木棍围捕野兔和狍子,用双手在泡子里摸鱼。当窝棚换成土房时,当丰收在望时,当野蛋孵出的小
飞走时,搬来了家眷。
又过了一些年,一位官吏为了家乡免遭水患,把一条河道引到这里,刘屯称它小南河。
小南河从西边流过来,水量变化大,常常泛滥。把刘屯的房屋摧毁,把快要成熟的庄稼卷进大辽河。泥沙和狂风呼应,覆盖黑土地,堆起一个又一个小土岗子。
刘屯重新盖房,房子盖的简单,用泥土抹墙,担上木
,搭上炕就可以住
。就这样,盖起冲倒,冲倒再盖。一代一代
延续,一代一代
盖房子,盖的
多了,村子大了,盖到孬老爷这一代,
们已经记不清他们的祖先过来多少年了。
孬老爷叫刘宏财,在刘屯,知道刘宏财的不多,“孬老爷”却家喻户晓。孬老爷不到五十岁,看上去像七十岁的老
,而且总是那么老,就象从来就没有年轻过。
他的父辈还算宽裕,孬老爷幸福地度过没挨着饿的童年和少年。到了青年,家境差一些,又闹起了胡子,水灾不断,家里时常断粮,几次被抢之后,全家只有用糠菜填肚皮了。孬老爷当家后,把家里能走动的
都赶到地里
活,想用汗水改变家庭的处境,一年下来,还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和孬老爷一样,刘屯都想改变贫困,也演绎很多致富的祥话,有狐仙改变穷
命运的传说,有蛇盘兔辈辈富的故事。孬老爷也有一次致富的机遇,虽然没抓住,却牢牢记在心里。
孬老爷天生胆儿小,树叶掉下来他也怕,风刮大了他发蒙。开春以后,胆大的都到
坟岗子和小南河边上的树行子里捡野
蛋和野鸭蛋,他只在村边的甸子里溜达,收效少,他说省鞋底。
一年夏天,天气还不是很热,爽的微风把齐腰
的柳树条子吹得晃动,绿
泛起轻
。孬老爷在柳丛下的
棵里捡到两个绿皮野
蛋,说了句:“碰上个落蛋
”,又继续寻找,连着找到五个野
蛋。一对野鸭从前面飞起,孬老爷认为前面会有野鸭的窝,窝里会有成窝的野鸭蛋。当他走到野鸭飞起的地方时,抬
看一看,一看不要紧,
发奓起来。
前面是林木较稀的坟岗子,
坟岗子旁边有一棵让村里
生畏的大柳树。
孬老爷顾不得捡野蛋,转身往回走,惊慌地扫视大甸子。突然,目光下出现一对童男童
,都穿着红兜兜,都举着荷花骨朵,互相追逐嬉戏,非常欢快。孬老爷惊中有喜,对自己小声说:“
槌!”
槌就是老
参,极珍贵,上乘的做为皇宫贡品,最不济的也是达官贵
享用,可见价值之高。穷苦
挖到它,会把致富的梦想变成现实。因
槌珍贵,刘屯
给它涂上美丽而又秘的色彩。说老
参成了
,变成童男童
,不能惊吓它,只能偷着观察它,童男童
在哪消失,就在哪里找,找到后先祈求灵保佑,跪地磕
。为防
槌跑掉,在距它两步的半径划圈儿,把边上的
拔掉。挖时更讲究,先用红
绳拴住
槌露出地面的部分,捆得紧还不能损皮叶。不能用铜器铁器,最好用金银制品,如没有,只好用手抠,保证根须完好。否则,挖出的
槌会不值钱,当官的看不上,致富的梦只能泡汤。
童男童嬉闹着,还发出童笑声,看不出一点儿消失的迹象。孬老爷也想到,莫不是村里的孩子来这里玩儿?但立即被他否定:“大晌午,没有这么胆大的孩子会跑到这里,也不可能这么巧,再者说,也没有这么亲密的孩童。”孬老爷揉揉眼,想把童男童
看清楚,又不敢靠前惊吓,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童男童
躲到一丛柳树后。
孬老爷靠前几步,看见两个孩童手拉手,男童好象帮童抹泪,他想:“快了,一会
槌扎根
土,我就把它周围的
拔掉,先圈住它,再回家取红
绳。”
可是,童男童没有就地扎根,又从柳丛后转过来。孬老爷急忙伏下身,看着两个孩童奔小道而去。听上辈
说,一旦
槌接触土道,它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孬老爷想起身把
槌圈回来,他
前的一丛红柳提醒他不能这样做。红柳被刘屯
称做王八柳,它在孬老爷
脑中还有一段不怎么完美的故事。孬老爷从不完美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小声说:“宋家
要不是
急,何苦辈辈有
出格?嘴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还得慢慢等。”
就在孬老爷准备耐心地等下去的时候,传来很重的脚步声。他闻声望去,是二倔子急匆匆地走过来。
二倔子光着大脚板,也光着膀子,满是补丁的褂子搭在宽厚的肩上,一脸怒气地奔向孬老爷。孬老爷只顾留意童男童,没和二倔子打招呼,二倔子主动和他诉苦:“孬老爷,你说我倒霉不倒霉,在河里白忙活了四五趟,一分钱没得着,挨了个大脖溜子。”二倔子的一面脸发红,孬老爷判断他在背河时挨了打,心里责怪:“眼看财到手,被这小子冲撞,你二倔子是丧门星,怨不得挨打!”
孬老爷撩起眼皮问:“你是有不正经的举动吧?”
“没有!”二倔子心发怒,说话的声也响:“老天在上,我要耍一点儿坏心眼儿,天打五雷轰!”
“哎,你小声点行不?说话像打雷似的,也不怕……”孬老爷把后面的半句话留在心里,他怕说出来,二倔子会分享槌给他带来的财运。
二倔子向孬老爷报委屈:“我一大早就去小南河等活,等了小半天,可下来活了,咳,没想到……”孬老爷急着让二倔子走开,没心思听他讲背河的事。二倔子好象不说出来心里受不了,管不得孬老爷听不
听,他是诉出为快。
距刘屯二十里地有个贺家窝棚,一条铁路通过那里,紧挨大辽河,大部分火车在那里加水。建成了两座水塔,也建个火车站点。刘屯周边的
出行,都到这个火车站,通过小南河的
多,背河的行当也兴旺起来。
二倔子的上辈在小南河边留下几亩田地,由于弟兄多,分到手的那点儿地无法养家糊,除了给刘有权和一些富足的
家打短工外,常抽空到小南河捞一些背河的“外快”。他正值壮年,水
又好,称得上背河高手。
二倔子起早就在小南河边上等,快到中午来了生意。过来一男两,招呼他背过河。
要过河的男四十来岁,个
矮,非常肥胖,肚子溜圆,光滑的脑门子像流油。矮男
留着刻意修整的小胡子,背着盒子枪,看得出是个当官的。二倔子对他说:“背河担风险,我总是一
价